6月28日,杨利伟的文章《太空一日》入选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书在网上引起刷屏,飞天过程中的一些惊险经历,很多人也是第一次听闻。
央视新闻频道今天也推出《中国航天员面对面》节目,揭秘了杨利伟经历的生死26秒惊险时刻。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搭载着杨利伟成功发射,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进入太空。在电视画面上,我们看到的是杨利伟神情自如的形象,但背后是谁也没有预料到的生死考验。这篇文章的第一个小标题是“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引起网友感慨。

那么当年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时听到的所谓的“敲门声”,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人们对此一直都很好奇,难道真的是外太空生命吗?事实上,真正的奥秘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么科幻。后期杨利伟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进一步的回应了这个问题,也帮助人们揭晓了谜底。
杨利伟回应听到的“敲门声”
对于当时的情况,在杨利伟的自述中写道,称在飞船中,他听到了一阵时不时传来的敲击声。杨利伟形容所听到的声音,像是木头锤子在敲击铁桶的咚咚咚的声音。更让人不知所措的是,这个声音不像是从外面发出的,也不像是飞船内部的,反倒像是有什么在外面敲击着飞船的船体。
杨利伟表示,敲击声从白天一直持续到了黑夜,而且没有规律可循。不过,这并不能说明是真的有什么在外面敲击着飞船。杨利伟指出,在对情况逐渐了解下,他开始确定,之所以发出这样的声音,是因为飞船在接触地面时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太空环境本身是属于真空的,但不排除结构会发生一定变化的可能性。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飞船传来了一些让人听起来感觉很奇怪的声音。
另外,杨利伟还表示,其实不管是不是飞船,很多物品在上天的过程当中,都会因为大气压封而在泄压的过程当中,发出一定的声音。所以相对来说,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因此不值得大家多么的好奇。对此,“月宫一号”的总设计师刘红教授也指出,称飞船的密闭舱室是会随着外部温度的变化,而受到一定的影响。温度不断变化,舱室的压力也发生变化,从而使得舱体内壁出现变形。听上去像敲击声,但都属于正常现象。

杨利伟为何没再执行过太空任务?
众所周知,杨利伟在进入外太空之前,国家对于此次航天任务,并没有十足把握,一旦出现意外,那么杨利伟就将永远的献身于他所热爱的航天事业。所以,关于各方面的准备,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充分。一部分不可控的因素,完完全全影响到了杨利伟。虽然最终杨利伟顺利的渡过各种难关,进入外太空。但是用于气压等因素的不断变化,让杨利伟承受着非常可怕的生死考验。
作为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杨利伟的成功帮助了中国航天发展迈入新阶段。所以关于杨利伟,国家自然是希望他可以带着自己的经验,多多为国家航天发展提供指导性意见。但自进入太空返回地面之后,杨利伟就再也没有登陆过太空。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他自身条件已经不允许了。在第一次进入太空的过程中,杨利伟的身体就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人们看到的杨利伟,是安安全全回来的杨利伟,但后期经过医生的全面检查之后,医生发现他身体的很多部位,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这些损伤让杨利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必须要好好休养,并且坚持做康复训练。但就算是身体逐渐恢复,也免不了一些后遗症的存在。所以,就算是杨利伟的身体素质过硬,就算是国家航天技术已经有了飞速的发展,国家也不希望杨利伟再次执行航空任务了。而这也就是为什么他明明能力出众,却只执行过一次航天任务的原因了。

杨利伟的近况如何?
虽然没有办法再一次的实现太空梦想,但是杨利伟也并没有放弃。现在的杨利伟,仍然从事着自己喜欢的航空工作,帮助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宇航员。曾担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主任,杨利伟一直都在坚持帮助国家关注第三批预备航天员的选拔工作,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经验,帮助国家打造出一个更加优秀的宇航员队伍,以便于帮助国家更全面的执行好航天任务。
尽管亮相公众的镜头并不多,但杨利伟也没有停下过脚步。现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的杨利伟,目前仍然从事着关于载人航天工程的相关管理工作。全力投身于他所热爱的航天事业,他必然会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去发挥出最大的岗位作用。在此向所有航天人用生命追星逐月的勇敢致敬!
综合来源:网易网 环球网 中国小康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