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偶遇地震幸存者
文/张兆松
上个月28日从菲律宾回国,因为海上的时间也算隔离,在京唐港附近的宾馆只隔离了两天。代理叫了出租车带我们离开隔离点。去唐山火车站,有100多公里。司机师傅年龄有点大,但是很热情,健谈,高兴起来还会哼唱一些80年代的歌曲。如:殷秀梅的“幸福在哪里,朋友啊告诉你……”,关牧村的“珍贵的灵芝森林里栽,森林里栽……”我没被病毒感染,却被他深情的歌声感染了,他说老歌有味道。
他自报家门50多岁,但不显丝毫的沧桑,我倒觉得他很有内涵,像一壶老酒,愈久弥香的那种。
一路上,他海阔天空,侃侃而谈。并非他好为人师,而是他顺着我们的询问一一答复。我们聊“唐山”名字的渊源;聊那场震惊世界的里氏7.8级大地震。想不到他竟然是那年大地震的幸存者。那年他8岁,懂事了,其记忆犹新: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53.8秒,唐山市丰南区上空一道蓝光划过,大地颤抖了。突如其来的灾难共造成24万人失去生命,16万人重伤,4204个孩子成为孤儿,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0亿元人民币。途经大地震纪念公园,师傅特意将车子开慢许多,好让我们多看几眼公园里刻有若干罹难同胞名字的纪念墙,还有刻着灾难发生时间的大石钟。
虽然师傅娓娓道来显得平静而轻松,却让我陷入了深思: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多么的渺小啊,但是,历史上没有哪一场灾难可以压垮我们的中华民族,因为“众志成城”“人定胜天”的精神已经深入人们的骨髓。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唐山,您不仅是一座现代化的国家文明城市,而且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人们都说,出租车公交车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从这位自强不息、积极乐观的司机身上,我看到了唐山这座城市的未来和希望。

作者简介
张兆松 兴化市兴东镇原小张村人,国际海员,轮机管理工程师,业余爱好文学、摄影、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