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博物馆协会和中国移动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主办,南湖革命纪念馆承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决赛于2021年5月24日在中国革命红船启航的圣地浙江嘉兴举行。来自全国28个中央单位、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0名选手登场竞技。在历时3个月的时间内,3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近千座博物馆的2000余名选手参与了初赛、半决赛。经过一天的决赛,大赛评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据初步统计,当天观看决赛直播的人数达3113.8万。作为本次大赛决赛的组织者和见证者,谈点自己的体会与感悟,供未来参赛选手参考。
一、坚持以内容为王,精心打磨讲稿。一个选手获奖,最根本的是讲述的内容要吸引评委、触动评委、感动评委。因此,一篇好的讲述稿应做到“三心”:
一是讲述的切入点要“用心”。只有用心用情,才能巴心巴肠。开口切入点小,才能深入递进。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王慧君讲述的《百万三峡移民的金色奖杯》以该馆基本陈列《壮丽三峡》展出的2002年中央电视台奖给131万三峡移民感动中国特别奖的金色奖杯切入,娓娓道来,层层递进,具有很强的带入感和画面感,给评委以轻松自然、清风拂面之感。选手的讲稿要选最具亮点、焦点、看点的人物、事件或者物件切入,切忌抽象、笼统、模糊的平铺直叙,讲解大赛需多用白描或者”素描”,不宜夸张,要把讲解大赛与演讲大赛本质区分。
二是讲述故情节要“走心”。走心才能入脑入魂。”走心”就是语言要像一股电流直抵评委的心,要像一缕青风吹拂评委的脸,要像一泓清泉给评委沁人心脾之感。重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王慧君在《百万三峡移民的金色奖杯》里讲到:“93岁的郑英章是巫山县年龄最大的外迁移民,她18岁嫁到大昌镇,从一头青丝到满头银发,整整75年从未离开过。为了支持移民工作,她主动申请搬迁到广东。在离别的那天,老人同朝夕相处了70多年的灶台、木门槛,还有关于大昌古镇的所有记忆一一告别,她走近那棵和她同岁的枣树前,默默地停了许久.....洋河村支书郑昌省为了劝说移民迁坟,他一路护送灵柩到新的安葬地,双腿跪下、磕上3个响头。全村搬迁38座坟,他就戴了38次孝,下了38次跪,磕了114个响头”......担任本次大赛评委的故宫博物院果美霞博士对我说:“三峡博物馆王慧君的样子我已经没有深刻印象了,可是她讲述的郑英章老奶奶故土难离和移民干部郑昌省为动员移民迁祖坟,披麻戴孝和磕114个头的情节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真是刻骨铭心,让我感动!”
三是讲述遣词造句要”精心”。精心才能精到,精到才能精准,只有找到不可替代的语言才能最大限度地感染、影响、左右评委的打分。讲述要求语言清新脱俗、朴实无华、自然流畅,但并不排除对讲稿精心打磨,唯有语句精炼、清新才能扣人心弦,给评委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艺术感染力。三峡博物馆王慧君在《百万三峡移民的金色奖杯》中的结尾中讲到:”三峡移民的故事,虽然是百万平凡人的故事,却讲述了一段不平凡的历史。它体现了“顾全大局、舍己为公、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三峡移民精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执政能力和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如今,这座熠熠生辉的奖杯正在中宣部主办的百年建党大展中特别展出,它将代表131万移民继续讲述三峡工程建设的故事,这些故事从来都没有结束 ,它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书写更加壮丽的篇章!“中国博物馆协会秘书长李金光深有感触地说”这个结尾不仅有思想高度,而且有情感高度,达到了画龙点睛、首尾呼应、提神鼓劲的效果。”
二、讲述的语言表达要精准,基本功要扎实。
语言表达是讲解员的基本功和看家法宝。好的稿子,如果遇到一个嗓音条件差,语言表达能力差的人,讲出来也会大打折扣,讲得既无没生机,也无激情,毫无吸引力。而稿子一般化的,可是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人一讲,立即会让听者耳目一新,眼前一亮。因此,精准的语言表达,应坚持三点:
一是发音要准,吐词要清。讲解员的普通话必须字正腔圆,如行云流水。平时多练习绕口令,多练吸气、闭气,增强气息自由转换;要区分翘舌音、平色音;要区分前鼻音、后鼻音;所谓翘舌音就是卷舌音zh、ch、sh、r,平舌音就是z、c、s。千万不要把老虎念成老fu,不要把十念成四,不要把飞机念成hui机。不要把三念成山,把是念成四。
二是形成共鸣,声音圆润。讲述前要漱口,清除口腔异物,保持口腔干净;讲述时,要把口腔的开阔度外扩,也就是开合度要大,声母的清晰度要强,韵母的圆润度要高;要气存丹田,学会用丹田之气上扬发声,尽量不过度用嗓子干吼,影响嗓子的圆润度、清脆度和持续耐力。
三是精力充沛,情绪饱满。赛前选手要保持足够的睡眠,才有旺盛的精力和轻松状态参加比赛。讲述时,选手要像打了鸡血一样亢奋,要有初恋般的激情,始终保持昂扬锐气、蓬勃朝气、浩然正气。情绪可以感染人、传递人的。也可以把评委的关注点、兴奋点、预期值调动起来。既然激情可以打动评委,选手就必须保持一种高度亢奋、自我陶醉的投入状态。
三、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以最佳状态精彩展示。
真正的力量,首先发自内心,也就是心胜的力量。毛泽东当年在井冈山就发出史诗般的预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靠什么?靠对中国国情的深刻了解,靠强烈的历史自觉。无论精神的力量,还是信仰的力量,都表明心胜的力量。心胜的力量,就是要有有泰山崩于顶而面不改色的强大定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应做到三点:
一是前期准备要充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家深有体会,凡是我们准备充分的,往往就有足够的底气和自信。赛前要把稿子背得滚瓜烂熟、倒背如流;赛前要把视频、PPT对应文稿,按照规定的时间提前15秒录制视频、制作PPT;赛前要到比赛场地去熟悉场地,大约几步走到台口中央,几步转身面向评委和观众,都要提前去走才能心中有数,特别是要走到离台口相对靠评委近的中央停下,面带微笑,鞠躬,自我介绍;对于参赛的服饰,尽量着制式、亮色一点的衣服,可以佩戴胸针或者党徽等加以适当点缀,切忌着过于艳丽和珠光宝气的华服,因为毕竟是讲解大赛,而不是模特大赛;关于化妆,也是应该把头发盘好固定,不要披头散发,更不要把头发搞成大波浪、大卷发或者染成金黄、棕色、红色,应该保持本色,才显得庄重大方,口红不宜过浓,面霜也不要涂得太厚;站立姿势应该是丁字步,女士要穿与服装身材匹配的高跟鞋,鞋跟切忌过高;男士应该着西装、系领带、穿皮鞋、扎腰带,切忌身着西装,脚穿一双很不匹配的运动鞋或者网球鞋。无论男女,应该昂首挺胸收腹,两眼平视,切忌勾腰驼背,斜吊肩膀,眼睛要学会适时与评委交流,切忌既不看准备的PPT或视频,也不看评委,只盯着舞台干讲;选手上台讲述时,切忌背对评委和观众,应该侧身30度面向视频、PPT,随着讲述内容的变换,自己的站住要及时调整,尽量正面面向评委,评委才能看清选手的面部表情与情绪变化;选手台上身子转动幅度不要过大,应该平缓地转身调整自己的站姿,切忌在台上随意站立和频繁挪动。
二是保持心态平衡。
平衡的目的关键是身心平衡,目的是稳定。首先是心态平衡,如果心态不平衡,身心就难以平衡。选手切忌盲目攀比,也不要自我过多加压,比赛时按照规定准备,在台上进行适当发挥,切忌到台上临时调整讲述内容,因为不熟练而卡壳或砸锅,得不偿失。保持平衡,不要被前面选手所干扰,不要被舞台的灯光和台下的摄像机、照相机和评委的对视而乱了方寸,那一刻,你完全可以在比赛规则以内,自由发挥,淋漓尽致地自我展示。
三是适当运用技巧。俗话说,熟能生巧,巧能生辉。其实,巧不但能生辉,而且能生智,那就是当比赛遇到突发问题,比如音响发出异样声,你的耳麦或者话筒突然没有声音了,千万不要回头,不要慌张,你可以继续讲,也可以幽默地说,可能我的气场太强大,加之观众的掌声太热烈,把音响和话筒震哑了,没有关系,我的分贝高,大家一定能听见我的特色原音。如果上台紧张,可以深呼吸,拳头握紧松开,反复几次,紧张的情绪就会得到缓解。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见到评委乐自然的微笑,大声地说,各位评委和同仁,大家好,我是谁,我给大家讲述的题目是什么?这时,不但成功地介绍了你自己,而且还成功地调试了胆怯的心理。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有的选手因为精力太过于集中,而且把名次看得过重,导致赛前失声,或者忘记讲稿内容的也有,对此,建议选手不要惊慌失措,你可以继续往下讲,因为评委并没有时时刻刻看你讲解的内容,他所关注的是你的流畅度、情感度、投入度、表现力,还有你的协调性和完整性。只要你是完整流畅的,你就是最棒的。选手讲的过程中,不要总是一个声调,那样没有跌宕起伏,容易让评委产生听觉疲劳;选手讲述时不宜太快,特殊情况可适当放慢或者瞬间停顿,也就是适当留白,这既是制造悬念,也是让评委产生期待。特别是讲到一些数据时,可以适当放慢,把数据讲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目的是让单调而枯燥无味的数据变得有气息、有温度、有弹性张力,调动评委的时空感,吸引评委的视觉和听觉,增强评委的注意力。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王慧君在《百万三峡移民的金色奖杯》讲到:”据统计,三峡工程175米水位线,涉及重庆22个区县和湖北4个市县,淹没城市2座、县城11座、乡镇116座,需要迁移人口131万人。”当时,她就有意做了适当停顿,没有像念天气预报一样软绵绵,也没有像念普通数据一样急促,而是用包含深情的语气讲数据,那一会,随着她的讲述,加上视频中的移民分布地图的醒目呈现,那一组组枯燥的数据变得很鲜活、很有气息、很生动了,那一组组数据极大地彰显了131万三峡移民的分布构成和他们远离故土做出的巨大牺牲有了画面感、时空感,彰显了国家行动的巨大力量,从而给评委留下选手记忆力好和131万三峡移民可敬可亲的深刻印象。
综上所述,通过见证今年5月24日在嘉兴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灵魂得到极大的洗礼。同时既为全国的60名选手的精彩呈现而感染,也为他们在青春芳华里的努力拼搏、精彩展示而心生钦佩。每一个经典都是不朽的传奇,每一次感动都会热泪盈眶,每一次的生命绽放都会有因花期过短而留下遗憾。诚然,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是圆满的。但是,比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为只有更好,我们才会永不停息地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去尽可能地弥补我们成长的遗憾。从唯美和更高更好更美的标准看,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也存在一些瑕疵和疏漏。但是瑕不掩瑜,这丝毫不会动摇中国文博界走追求卓越、永攀高峰、改革创新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只要我们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就砥砺前行,就会赢得更多的灿烂辉煌。
(雷学刚 重庆市博物馆协会秘书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