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庙村纪实文学报告
陈洪林 杨歌
常言道“一方一俗”不是不无道理。
偏远僻静双庙小村落,从荒无人烟的原始森林走过来,五百多年繁衍生息的历史,谱写了一曲绿色生态文明文化的赞歌。古时是一片原始森林,李姓最早徙居此地,开荒垦地,兴家立业。相继陈姓、谢姓、宋姓、卢姓移民而来,圈地而居,但睦邻和气相处,一方山水养育了一方人。古时地道的草耕文化,他们用肩扛石铺起了通往乡场的林间石板路,小木桥,泥巴路,乱石堆。“小桥流水人家”,炊烟伴鸟语。牛耕扒地,草木灰作肥,春暖花开,一派繁忙的农耕景象。

“改土归流”属忠路土司管辖,杨家坝等地覃姓土司建有土司墓, 杨家坝深基墓遗址

深基墓葬(深井坟)
直到民国时才被李某友毁掉,并把大石条抬回作修房的“連桑石”用。“改土归流”后划归为忠路里二十六保二甲。 同治版《利川县志》记载“榨坪忠二十六保”几百年来,勤劳朴实双庙村人用自己的双手描绘了一幅绿色生态的美丽画卷。四合院吊脚楼古建筑文化四合院是土家人居住的民俗遗产。全村有宋家院子、谢家坝老房子、陈家老房子、青冈树梁李家院子、窦家山古宅的四合院尚在,它兼有土家吊脚楼的民俗特色。

四合院分两种格式,一种是不全封闭。如果前面向山陡峭,古称“青龙”或“白虎”山,于是修建时空一间或前面不封闭,并且在大门上方挂上一个楠木制作的辟邪物“吞口”,以佑平安,例如宋家院子、陈家老房子属于这类建筑格局。
宋家院子四合院 丶谢家坝老院子四合院 丶青岗树梁李家院子四合院

下图是汤家坪四合院遗址: 
陈家老房子四合院航拍图另一种是前面向山开阔,修建的格式为全封闭,堂屋的正前面建有大“朝门”,窦家山古宅属于典型的全封闭建筑形式。这些古建筑群的主要特点一是以姓结群居住;二是建筑格式基本一致,造型矮塌,多选用尖栗树、马桑树等杂木树造屋;三是在院落周围大都种植有象征性风水树。窦家山古寨前的古银杏正是这座四合院的守护神。

窦家山古宅的全景及航拍图 乾隆初年(1753年)由湖南湘西迁徙来的陈氏一脉,第二代陈绍荣在茶园(即现陈家老院子)建不全封闭四合院开始定居,分左右两半封闭四合院,中间一长天井连接,前面有一排吊脚楼(已毁)前门有石梯砌成。第三代陈承题携祖、父,率子奔窦家山新建家业。祖孙三代共同打拼,置产业上百亩。1850年开始修建四合院,用了不到二年时间(陈承题于1850年开始修建,第二年病故,由第三子陈大芳承建1851年建成。)成功完成了修建,占地十余亩,七石朝门五天井,门窗艺术雕刻,门面前排一字土家吊脚楼,楼上设读书房,绣花楼。正堂屋两侧设可容纳百多人的接待和就餐大厅,两旁分别有上天井和下天井。右厢房下为马厩,左厢房下为猪牛栏圈。吊脚楼下和晒谷场砍用人工大成的大条石砌成。其规模当时当地为之最,实为土家吊脚楼的典范,2015年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建筑。二年时间(陈承题于1850年开始修建,第二年病故,由第三子陈大芳承建1851年建成。)成功完成了修建,占地十余亩,七石朝门五天井,门窗艺术雕刻,门面前排一字土家吊脚楼,楼上设读书房,绣花楼。正堂屋两侧设可容纳百多人的接待和就餐大厅,两旁分别有上天井和下天井。右厢房下为马厩,左厢房下为猪牛栏圈。吊脚楼下和晒谷场砍用人工大成的大条石砌成。其规模当时当地为之最,实为土家吊脚楼的典范,2015年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建筑。

前侧石门,正侧门已毁 正面朝门 左右四石门对称,出入马厩和猪栏 窗的雕刻艺术这些古建筑不仅记录和见证了双庙村人世代的兴衰史和他们迁徙繁衍的年代,体现了这里的土家人勤劳朴实的土家本色和聪明的智慧,创造了双庙村特色的土家文化。绿色生态文化古时的这里的土家人很讲究居住环境的绿色生态文化。古寨周围种植珍贵树木和花草。水杉树,落叶乔木,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特有树种。20世纪40年代,中国科学家发现的一种从古代植物保存下来的“活化石”,它是只有中国才有生长的古代孑遗植物,所以人们称它为“中国的国宝”、“植物界的熊猫”。双庙村应该说是未被发现的古植物活化石古水杉树群的所在地。谢家坝、卢家坝古水杉树成片生长,全村国家挂牌的古种树就有一百多颗,腰围3—5米,树高15—20米,亭亭玉立,枝叶繁茂,遍布全村,它是被遗忘的特殊自然景观。 
谢家坝的古水杉树群 卢家坝的古水杉树群 青岗树梁的古水杉母树 陈家老房子的古水杉树 汤家坪的古水杉树群银杏 又名“白果树”或“白果”,属银杏科,为落叶大乔木,最早出现在几千年前,是第四季冰川运动遗留下来的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有“活化石”美称。生长较慢,寿命较长,自然条件下要二至四十年才结果,所以又称它为“公孙树”,树中的“老寿星”。因此双庙村人多种植它作为家族的“风水树”,寓意代代成为百年长寿的老寿星。全村现存有四颗古银杏,树龄都在三百年以上,它们分别生长在宋家院子、谢家坝、陈家老房子、窦家山古宅前。窦家山古宅前古银杏春、秋各一色,以它娇艳的身姿。优美的体型伴随着它的“主人”——窦家山古宅成为网红,吸引了上万游客。

宋家院子的古银杏
谢家坝的古银杏
陈家老房子的古银杏、水杉树、三百年杉树 窦家山的古银杏老祖先们扎根就种植珍贵树种银杏、水杉,不仅记录他们繁衍生息的年代,而且象征祖先们追求珍贵,向往平安和谐的情怀。他们寄谕后人世世代代高风亮节,枝叶繁茂,耕读传家,健康长寿。“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里用当代著名诗人余光中的诗写给我和我们的乡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