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咖啡,自古以来都以神密的身份存在着,只是在外国小说中经常看到,只知道能够喝咖啡的都是一些有钱人和达官贵人,成为出入社交场所的奢侈饮品。在我所生活的圈子里,很少有人喝咖啡的,改革开放以后,商店的橱窗里有放着包装精致的咖啡,价格是一般茶叶的很多倍,虽然有些神秘兮兮,只是看一眼却不敢问津。
最初接触咖啡确实被吓一跳,在南京工作时候,有个陈同学在机关处室工作,一次去机关办事,办完事就跑到陈同学那里去坐坐。机关办公室看上去比基层单位有品味,也阔气得多,一进门,坐下后,陈同学递给我一杯黑褐色的饮品,我望着面前的饮品不知所措。陈同学说:“这是咖啡,很好喝的。”听他这么一说,我才从升腾而上的热气中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味,我顺着扑鼻而来的香气,端起杯子喝了一口,味道虽然有些苦涩,但非常可口,还有些甜甜的豆香味。陈同学说:“怕你喝不惯,多加了几块方糖。”我连连点头:“好喝,好喝!”陈同学不以为然地说:“咖啡在我们这里是当茶喝的。”由此使我想到了外国小说中的达官贵人。
说来也巧,不久,陈同学搬到我家隔壁,一个人住一套房,我和陈同学走得更近了。休息天,就会从陈同学家里飘来一阵一阵咖啡的清香味,闻着感觉神清气爽。过一会,陈同学端着热气腾腾的咖啡壶倒一杯给我喝。陈同学手里的咖啡壶是耐高温的玻璃烧壶,壶顶有个滤芯,滤芯里放满咖啡粉。陈同学告诉我:“喝咖啡比喝茶有味道,外国人都喝咖啡。由于不好意思经常喝陈同学送来的咖啡,就咬咬牙,去买来一个铝制品的咖啡烧壶,又去买来散装的咖啡粉,消息天自己也在家学着烧咖啡。看陈同学只在杯子里放一块方糖,方糖贵,我就放很多白砂糖。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家里也有了一整套的咖啡用具,光是调制咖啡的长调羹就买了十多把,煞有介事地变成一个咖啡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