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身勇斗三汉奸
●文/ 李文通
李学思(1922—2006),临沭县玉山镇大黄峪村人。出身农民家庭,为了谋生,从小与父母一起闯关东。由于人生地不熟,生活艰难,三年后妈妈病逝,弟弟饿死,姐姐被卖给人家做童养媳。剩下爷俩,无依无靠,只好返回山东,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
1941年,李学思白天为人干活,晚上学习武术。他聪明好学,悟性快,通过学习,熟练地掌握了多种拳术,俗称“四门斗”。这一年,沭水县石河区建立新政权,李学思拥护抗日政府,积极参加革命工作,加入民兵,于1942年加入党组织,1943年任区武工队副队长。
夏天,区武工队去敌占区新集子执行任务,返回时路过小河,发现一群日本鬼子兵在河里洗澡。李学思突发奇想,鬼子洗澡一定把武器放一边,不如趁机夺取枪支,捡个便宜。于是,他令大家爬行前进,靠近河边枪支。谁知日军洗澡时布置了暗哨,哨兵发现了武工队的意图,立即开枪射击。被敌人发现,武工队只好撤退。但敌人的机枪封锁路口,把武工队压在水沟无法撤离。
这时,老四团有一个排在周围执行任务,听到机枪响,便知有战斗,迅速向出事的地方跑去,看到武工队无力反击,立即投入战斗。遭到重火力打击,日军立即调转枪口对付八路军,趁此机会,武工队撤离水沟,向远处跑去。这时,洗澡的鬼子也已出水并进行追击,但在八路军的火力支援下,武工队终于脱离危险,跑回解放区。这次有惊无险的战斗,学思深感盲目行事,个人英雄主义是造成夺枪失败的原因,他认真向上级检讨错误,吸取无组织无纪律的教训。
不久,区领导对李学思说:“现在前线战斗激烈,八路军战士有很多人受伤,由于药物奇缺,致使很多伤病员因无药治伤而牺牲。因此,党组织决定由你赴敌占区新浦购买盘尼西林(青霉素),你机智灵活,又会武功,担当此任最适合。去时以贩卖粮食为掩护,联系地下党组织,坚决完成购买药品的任务。要知道,青霉素属紧俏药品,路上严格盘查,严禁此药流入根据地。你要依靠敌占区地下党,决不辜负上级的希望!”同时交代了接头地点和暗号,并再三嘱咐要大胆谨慎,切记盲目。李学思说:“请领导放心,我坚决执行上级命令,保证完成任务,决不辜负党组织对我的信任,一定把药物搞到手,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把药物安全带回根据地。”
就这样,他推上木轮车装的地瓜干出发了。到了新浦,变卖瓜干,买上黄豆,找到地下党秘密联络站,把盘尼西林和喹宁装进盛黄豆的麻袋。新浦的地下党同志为了安全告诉他:“这一支盘尼西林(20万单位),价值一袋50斤的面粉,可见药物的珍贵,重点是不允许私自带出,路上严查,千万小心行事。”然后小心谨慎,把学思送到城外才返回。出了城,学思一路行走,既怕抢劫,又怕日伪军盘查。天热路远,提心吊胆,白天不敢走路,多在晚上行进。
李学思巧妙躲避检查,出了新浦经门河、墩上、沙河、欢墩等关卡,过了欢墩就到了解放区。他正高兴地准备踏进解放区时,突然从路边窜出三个大汉,声称是治安团的(汉奸队),肩背枪支,要强行检查违禁物品。学思惊出一身冷汗,但他故作镇定地说:“各位老总,我贩卖黄豆,是为了做豆腐维持生计,属小买卖,请网开一面,我将感恩不尽。”三人不依不饶,其中一个虎背熊腰,人高马大,强行上前夺走小车,推走黄豆。李学思掏出身上仅有的十块大洋递过去,但他们却推托道:“我们不要大洋,你这两麻袋黄豆,就值这几个大洋?我们怀疑你的袋子里有违禁品,要回去严查,否则,休想过关!”
李学思见来软的不行,必须来硬的,吼道:“今天撞到你们手里,不是鱼死就是网破,光天化日之下,竟敢抢劫我的黄豆,我给你们拼了。”说时迟,那时快,他突然抓起顶车棍,挥舞槐树木棍,“嗖”的一声,对准大个打去。大个猝不及防,“哼”地一声倒在地上。另两个汉奸看到学思身手不凡,立即端枪射击,谁知学思出手更快,没等他俩勾动枪机,一棍打倒一个,一脚踢倒一个,随后转身把倒在地上的那人制服。提起那人的双腿,扔向路边水沟。然后推上车子向前赶路,他忽然想起了汉奸的枪支,连忙回头缴获三支步枪,放在木轮车上,迈开大步向解放区奔去。
天亮后,学思来到解放区,胜利完成了任务。领导询问路上的情况,他说:“那三个汉奸,其实都很蠢,如有一人先开枪,我的小命就没了,再说我学的武功派上了用场,三下五除二,解决了战斗,完成了任务。没有辜负上级首长对我的期望。”
领导对学思完成的任务的情况向县委汇报,上级决定为其召开庆功会,李学思只身一人顺利完成了任务,还打死两名、打伤一名汉奸,缴获三条枪,机智勇敢,胆大心细,成绩显著,滨海区为李学思荣记三等功一次,并披红戴花,颁发证书。
抗日战争胜利后,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对受害国家进行救助,南京政府成立中华救济会,山东成立分会,李学思任临沂分会委员,负责登记,分发世界各国捐助的资金、粮食、布匹、衣物、药物、军用物资等物品的发放工作。对工作一丝不苟,大公无私,未曾拿过一针一线,受到上级好评。
建国后,李学思任玉山区区长,区党委书记,离休后享受正县级待遇。于2006年去世。享年84岁。

作者简介:李文通,1954年生,中共党员,临沭县围里村人,初中文化,专科学历,1972年12月参军,任工程兵建筑第一0二团安装连战士、班长等职。197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春天,由郭副政委带队,组成慰问团赴老挝前线慰问主力部队。1980年退伍,先后任临沭县水利局办公室职员、保卫干事、保卫科长、后勤办公室主任、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安全办公室主任等职。

编辑简介:蓝馨小筑,本名王丽,女,生于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现居住于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八零后,国风社沂蒙分社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