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黄冈》特约记者 田树兵 胡均星 发自湖北武穴
编者按:为发挥校长的示范引领作用,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引导广大师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推动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凝聚起武穴教育办学特色全国争一流、高考成绩黄冈争第一、综合考核黄冈保第一的强大合力,中共武穴市教育局党组开展“校长讲红色故事”活动。今天推出刊江中心学校校长曹崇斌讲述红色故事《最后的嘱托》。
最后的嘱托
大家好!我是刊江中心学校校长曹崇斌,今天我给大家讲述首任红十五军军长蔡申熙的党史故事。
蔡申熙,1906年2月12日生,1924年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0年6月,被调往武汉军委办事处和党的长江局军委工作。为了扩大革命根据地,壮大红军力量,10月有6日在黄梅县考田山冲吴祥村,召开了万人群众大会,宣布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正式成立,有战斗员2000余人。
11月初,形势急剧变化,蒋介石调集九个师约10万人的兵力,正从东西南北四面向鄂豫皖根据地猛扑,开始了对鄂豫皖苏区的第一次“围剿”。红十五军离开蕲、黄、广家乡,长途转战,来到黄麻地区时,人困马乏,弹药十分缺少,平均每人子弹3发,时已寒冬,许多指战员身着单衣、脚穿草鞋。就在这种情况下,蔡申熙率领全军,以机动灵活的战术,紧密配合地方武装,避敌锋芒,攻其虚弱,打了不少胜仗、予敌军以重大杀伤。
1932年6月,蒋介石调集30余万兵力,另配4个航空队,开始对鄂豫皖苏区发动第四次反革命“围剿”。10月10日上午,部队三面被围,情况十分危急。蔡申熙在阵地上指挥部队与敌人打了整整半天,相持到中午。他已经一天一夜没吃饭了。战士们乘枪声停止的间隙,强拉苦劝地把他拉进工事,让他吃饭。刚端起饭碗,枪声又响了。他扔下饭碗就往指挥岗位上跑,命令主力向新阵地转移,自己则率领小分队阻击敌人。警卫员见敌人快扑到跟前,几次要求他退下火线。他坚定地说:“队伍还没全部撤到安全地带,我不能走!”就在这时,一颗子弹射进了他的小肚。他咬着牙齿,捂住伤口,坚持指挥战斗,最后昏倒在地。警卫员将他抢救下来。他苏醒后,躺在担架上,仍不忘指挥战斗。
妻子曾广澜得到军政委的通知赶到他身边,蔡申熙已经昏迷过去了。等他渐渐清醒过来,看到爱人泪流不止,便劝慰她说:“广澜!别难过,你……要永远跟党走,……坚持下去!”他疼得不能再说话,用深情而坚定的目光望望这些并肩战斗的妻子和战友,然后闭上了眼睛,时年不满27岁。
“永远跟党走”,这是蔡申熙在生命弥留之际跟妻子说的最后一句话,作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把这种红色精神深深地融入到教学当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创造教育的美好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