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推陆羽生于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十年,他开始调查研究茶是在肃宗李享至德元年,完成《茶经》的定稿是在德宗李适建中元年。至今1232年的历史。经过一千多年的积淀,中华民族对茶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并总结出了丰富的经验,概括系统的形成了茶理论,完成了由饮茶风俗向茶文化的飞跃。
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创作命名出了诸多种茶叶,五花八门,千姿百态,数以千计,难以逐述。总归六大类:
<一>按照颜色
按颜色茶叶可分为绿茶、红茶、黑茶、青茶、黄茶、白茶。
绿茶:是不经发酵的茶。即把鲜叶摊晾后直接放入一二百度的热锅中炒,以保其绿。名品种如:龙井茶、碧螺春、黄山毛尖、庐山云雾、六安瓜片、蒙顶茶、太平猴魁、君山银针,顾渚紫笋、信阳毛尖、平水珠茶、西山茶、雁荡毛峰、娥眉娥蕊、都匀毛尖、恩施玉露、骛源茗眉、雨花茶、莫干黄芽、五山盖米、普陀佛茶。绿茶是我国最多一类茶。特点是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按加工干燥方法不同又分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和晒青绿茶四类。全国十八个产茶省都产绿茶。品种之多居世界之首。
红茶是一种全发酵茶,因汤色红而得名。比较有名气的:祁红、滇红、英红。其加工方法是先让鲜叶失去部分水分,然后揉捻、发酵、使茶多酚氧化。红茶主要分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三大类。
黑茶是一种二次发酵茶。堆积发酵时间长。黑茶是藏、蒙、维少数民族生活必需品。品种主要有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广西六堡茶、四川西路边茶和南路边茶、云南的紧茶、扁茶、方茶、圆茶等。因其是毛茶或精制茶加工而成,因称再加茶,包括花茶、紧压茶、液体茶、速溶茶及药用茶。
青茶是一种半发酵茶。是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的一种茶,既有绿茶的鲜浓,又有红茶的甜醇,因其叶片中间为绿色、叶缘呈红色,因有“绿叶红镶边”之称。名茶有乌龙茶、武夷岩茶,铁观音,凤凰单丛,台湾
乌龙茶。
黄茶是堆积闷黄三天的茶。名茶有君山银针,洞庭君山银芽,蒙顶黄芽,安徽霍山霍内芽,湖南岳阳黄小芽、宁乡沩山毛尖,浙江平阳平阳黄汤、黄大茶。
白茶是靠日晒制成的茶。名贵品种有白豪银针茶,白牡丹茶。产地是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建阳等县,有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
<二>按照发酵程度
按照发酵程度即采下的鲜叶到杀青,日光萎凋,热风萎凋,室内萎凋过程中,发酵程度分为不发酵如绿茶,半发酵如青茶,全发酵如红茶。发酵标准是红茶95%、黄茶85%、黑茶80%、青茶15-20%、包种茶30-40%、白茶5-10%、乌龙茶60-70%、绿茶0%。但也有特殊现象,青茶的毛尖不发酵,绿茶之黄汤部分发酵。
半发酵茶叶,即部分发酵(青茶)。又分轻发酵(又称包种茶类)、如屹种茶、宜兰包种、南港包种、明德茶、冻顶茶、松柏长寿茶、铁观音、水仙等。重发酵茶(红茶)如乌龙茶。
全发酵茶(红茶)按品种分为小叶种红茶、阿萨姆红茶(大叶种),按形状分为条状红茶、碎形红茶、一般红茶。
后发酵茶,加工属不发酵茶,再经发酵制成茶,如乌龙茶。
<三>按照焙火程度
按焙火程度茶叶可分为:轻火即生茶中火即半熟茶,重火即熟茶。
<四>按照季节
按照季节,茶叶分春茶、夏茶、秋茶和冬茶。由采摘加工的时间而定。
<五>按照萎凋程度
按照萎凋(杀青前散消水份的过程)程度分为萎凋茶如白茶、青茶、包种茶、红茶、乌龙茶。不萎凋茶如绿茶、黑茶、黄茶。
<六>其它
茶叶主要依据以上五种方法分类。除此以外,还可以依地名去分,如陕青、西湖龙井等;也可以按形状分,如珠茶、银针茶等;更可按历史故事传说去分,如大红袍、铁观音等。另外有药茶、(将药物与茶配伍以发挥加强药效,增强香气,调和药味),如午时茶、姜茶散、益寿茶、减肥茶等。还有花茶(利用茶汤吸收异味的特点,把香加进茶以强其香),如茉莉花茶、桂花茶。果味茶(茶中加入果味,以增茶叶味道,增强饮茶兴趣),如荔枝红茶、柠檬茶、猕猴桃茶。保健茶。用饮茶以强身健体,如杜仲茶、甜菊茶、减肥茶。近年来还出现各种茶饮料,用水浸泡茶叶,经抽提,过滤,澄清制成茶汤,或在茶汤中加入糖、果汁、香精、酸味等,调制加工成饮料,使茶叶具有独特风味,茶叶的天然茶多酚、咖啡碱等有效成份能充分被利用,兼营养,保健、清凉解渴,为人们所喜爱。总之,随着时间的推移,茶叶的品质将会有更大提升,茶叶的种类将会有更大增加,中华茶文化将会有更长足的发展。
茶叶的功效:排毒增强抵抗力,清除人体自由基,保护细胞,增强细胞活力,袪署生津,疗病,提神养神。
中国茶叶十大名牌: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都匀毛尖、六安瓜片、信阳毛尖、君山银针、武夷岩茶(大红袍)、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
红楼梦中提到的枫露茶、普耳茶、女儿茶、龙井茶、漱口茶、六安茶、老君眉茶七种茶,名列十大名茶有二,就是龙井和六安茶。红楼中
只讲到龙井,未讲是什么地方,我想应该是西湖龙井,就其渊源价格等因素,贾府是用得着、喝得起的。
(二)灯谜和诗谜
灯谜和诗谜,都是智力智慧的比赛游戏。灯谜是把谜语写出来,贴挂在灯笼上或悬挂灯笼之下;诗谜则把谜底隐于诗中。中国人自古就以灯、诗谜为乐,特别是元霄节赏灯猜谜,已是民族之传统。
红楼梦所写灯谜,集中在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趁:预言、预兆)语》一回中。
贾元春差小太监从宫里送出一个灯谜,并让大家猜着了写出来送回宫去,由元春验证是与否?宝钗看了是首七绝,心中猜中并不说出,口中只是称赞,只说难猜。宝玉、黛玉、湘云、探春都已猜中。后将贾环、贾兰传来参猜,然后各人拈一物作成一谜,写出来,着小太监送回待元春评判。后有太监传谕:“娘娘所制(灯谜),俱已猜着,惟二小姐(迎春)与三爷(贾环)猜的不是”。后对猜中者每人颁赐宫制诗简一个,茶筅(显:刷洗茶具)一柄。众娣妹所呈灯谜,元春看了,唯贾环所作的:“大哥有角只八个,二哥有角只两根。大哥只在床上坐,二哥爱在房上蹲。”不知是什么?众人都看了,都不知是啥。贾环向太监解释大哥是枕头,二哥是房脊上的兽头。
元春送出的灯谜是: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应是八)方恐,回头相看已化灰。——爆竹。
贾迎春送元春评判的是: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通。——算盘。
贾探春: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更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怨东风怨别离——风筝。
林黛玉: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两无缘。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焦首朝朝还幕幕,煎心日日夏年年。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更香。
贾宝玉:南面而坐,北面而朝,象忧亦忧,象喜亦喜。——镜子。
薛宝钗: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竹夫人。
贾母为和合元春兴致,也出一条:猴子身轻站树梢。——荔枝。
贾政出一条: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砚台。
再就是五十回“芦雪庭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春节将止,贾母让大家做灯谜。
李纨:观音未有世家传(打《四书》一句)——虽善无征。(四书乃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虽善无征是《中庸》中的一句)。
李纨:一池青草草何名——浦芦。(也是《中庸》中的一句)。
李纹:水向石边流出冷。——山涛。(人名、魏晋文人,“竹林七贤”之一)。
李绮:萤(打一字)——花。(花上是草头下是化。古人以为萤火虫是草变的)。
史湘云:溪壑分离,红尘游戏,真何趣?名利犹虚,后事终难继。——耍猴儿。(此条未说打什么,众不解,宝玉猜中)。
以下三首诗谜,无谜底,难知曹氏何想?
薛宝钗:镂檀锲梓一层层,岂系良工堆砌成?虽是半天风雨过,何曾闻得梵铃声。
贾宝玉:天上人间两渺茫,琅玕节过谨堤防。鸾音鹤信须凝睇,好把唏嘘答上苍。
林黛玉、騄駬何劳缚紫绳,驰城逐堑势狰狞。主人指示风云动,鳌背三山独立名。
再有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胡庸医乱用虎狼药”中薛宝琴怀古十首,说是暗隐俗物十件,也没有谜底,读者可以去试猜,但无十分准确把握,不要公开以防误人子弟。
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
交趾怀古
铜柱金城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戌羌。
马援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烦说子房。
钟山怀古
名利何曾伴女身,无端被诏出凡尘。
牵连大抵难休绝,莫怨他人嘲笑频。
淮阴怀古
壮士须防恶犬欺,三齐位定盖棺时。
寄言世俗休轻鄙,一饭之恩死也知。
广陵怀古
蝉噪鸦栖转眼过,随堤风景近如何?
只缘占尽风流号,惹得纷纷口舌多。
桃叶渡怀古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
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青冢怀古
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拔尽曲中愁。
汉家制度诚堪笑,樗栋应渐万古羞。
. 马嵬怀古
寂寞脂痕积汗光,温柔一旦付东洋。
只因遗得风流迹,此日衣裳尚有香。
蒲东寺怀古
小红骨贱一身轻,私掖偷携强撮成。
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彼同行。
梅花观怀古
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
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从网上打开《红楼梦》吧,众说粉云,有署名贾化字时飞(和红楼梦中贾雨村同名同字)者,说辟谷多日,绞尽脑汁终猜出十首怀古诗的谜底。《赤壁怀古》,谜底是荷花灯。《交址怀古》——呜金(战场上用的击鼓呜金)、《钟山怀古》——皮影戏、《淮阴怀古》——打狗棒、《广陵怀古》——柳树、《桃叶渡怀古》——神荼(传说中制伏恶鬼的神)和郁垒(传说中驱凶化恶的神)、《青冢怀古》——墨斗(木工用具)、《马嵬怀古》——香皂、《蒲东寺怀古》——绣花针、《梅花观怀古》——纨扇。清朝初期有个《蕉园诗社》成员有四十六人。有人说:宝钗、宝玉、黛玉的三首诗和薛宝琴的十首怀古诗暗隐诗社参加者的名、字、号是与否,可去查对考证。人人都有分析的权利,个个都可猜想,首首都有可讨论的空间,但只是要有根有据。
一百一十八回“记微嫌舅兄欺弱女。惊谜语妻妾誎痴人”中,贾惜春立意出家脱俗,谁也劝阻不住,唯宝玉说是“好事”。大家很不理解,以前姐妹中有出嫁的,宝玉哭的死去活来,这回却表情自若。就在大家疑惑不解之时,宝玉又念出了一首诗:“堪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惜年
妆。可怜绣户候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因为在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时,宝玉看过“金陵十二钗”各自的命运的预言诗,因而他觉得惜春出家是早定了的,是自然的,但对其他人来说,是个谜,是个永远解不开的谜。但这个谜不是谜语,不是让人去猜的谜语。
编后语:本期连载到这,未完待续。请注意查阅下期012《我以我血艳红楼》之[红楼十二"和"](三)俗语和歇后语、(四)"隐喻"和"谐意"。



作者简介:拜东涛,网文名商山更夫,一九四八年十一月生,陕西省商洛市人。一九六八年二月入伍,历任排长、副政指。一九七九年元月调陕西丹凤县武装部,历干事、参谋、部长。一九八六年六月随武装部改制退役。一九九O年上省党挍,毕业后任商洛市文化局副局长、调研员。二O0八年退休。作品:《我以我血艳红楼》、《我以我歌颂石头》,另有少部分诗词及文章。

编者简介:笔名汉上沙,原名陈大清,出生于一九五八年十一月,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人,中共党员,一九七六年入伍,服役于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工兵第十四团,一九八O年退役。乡镇公务员退休,现为汉中百利原盛财税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国风社陕西分社认证编辑,居住地陕西汉中。饮酒花树下,诗自成两行。

编审简介:张富贵,男,汉族,1955年8月8日出生,甘肃省泾川县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先后从事教育、军旅、公安和青海石油党群、职业技能鉴定、人事服务等工作,退休后定居西安。作品见《中国培训》《中国石油》《青海石油报》等纸刊及网络平台。诗观:抒心志,言真情,以诗歌为载体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现为国风社陕西分社副社长、副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