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七一,画稿溪文学社社长、总编小苏爱心出资筹办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专刊,刊物已经按原计划抵达最偏远的作者手中。本次出刊是为了献礼建党百年庆,为了向党和外界展示我们的立场,为了展现文学社和刊物的风采,并形成浓厚的创作氛围。本专刊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顺利出版。投稿《文学中国》杂志请联系小苏:17738013139(手机微信同号)。
蜀南叙永儿童文学专辑
责任编辑:靳朝忠
〖编者按〗
叙永儿童文学发展简介
提起叙永儿童文学,不由想到省内外有关专家的评价:“叙永儿童文学,占了四川儿童文学的半壁江山。”
叙永儿童文学起步早,团队人数多,创作实力强,成绩突出,儿童文学的各种体裁都有涉猎,叙永儿文作家团队意识强,创作勤奋,勇于突破,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四川举办了“巴蜀儿童诗会”。三十多家报刊在每年六.一儿童节前后,辟出版面,刊发儿童文学作品。现叙永作家协会主席靳朝忠当年在叙永师范学校任教语文,成立了“星苑”文学社,在靳老师的带动下,一批文学爱好者便把创作方向瞄准儿童文学,发表了不少作品。特别是靳朝忠老师,每年创作数十篇儿童文学作品,发表在《红领巾》《四川文化报》《西南商报》等三十多家报刊。1993年,他还把“巴蜀儿童诗会”发表作品汇集,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书名为《花船》,首发6000册,一抢而空。
叙永作家协会共有会员四十余人,主要从事儿童文学创作的有近二十人。儿童小说、散文、儿童散文诗、童话,儿童诗,童谣......方方面面都有人涉猎。而且发表作品数量多,档次高,几乎发遍了中国儿童文学所有大刊,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如李莉、熊开艳、叶科霞、楼政、陈会、陈奕西、陈言熔、刘光富、黄国锋、蒋安贤、许庭杨、靳朝忠等等。《儿童文学》、上海《少年文艺》、江苏《少年文艺》《中国校园文学》《东方少年》《海燕儿童文学》《金色少年》《中国当代小作家》《文学少年》《少年月刊》《红领巾》《华夏少年》《小溪流》等儿童文学名刊都有叙永儿童文学作家频频登陆。
2012年泸州儿文旗手肖体高(曾在叙永工作二十多年)的散文《童年的最后一缕阳光》荣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带动了叙永等县的儿童文学创作。2013年,靳朝忠的儿童散文《颤悠悠的小木桥》和刘光富的儿童小说《老树下的快乐时光》同时荣获“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一时惊艳了四川儿童文学界;2015年,陈言熔的儿童小说《左耳的声音》再次荣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刘光富,陈言熔的作品还拍成了微电影并获奖。2017年,叙永儿童文学再度辉煌,靳朝忠的儿童散文《乌蒙苗乡校园采风》和叶科霞的儿童散文《丢失的香包》同时荣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靳朝忠已是两度获此奖)。2020年,楼政的散文《落叶坝下的黄昏》再度荣获此奖。短短几年内,一个偏远的小县城五人六次获此大奖,在全国绝无仅有。
叙永儿童文学现象,一时引起了全省、全国儿文界的注目和重视。2017年“叙永•中国儿童文学笔会”在叙永召开,迎来了《中国校园文学》、上海《少年文艺》、江苏《少年文艺》、《儿童文学选刊》等大刊主编,这些重量级的大刊编辑亲自为叙永儿童文学作家授课,并把脉叙永儿童文学创作。叙永儿童文学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2019年,四川“农民工文学征文”拉开了帷幕,叙永儿文女作家熊开艳以散文《长胖的窗帘》一举夺得儿童文学头奖。叙永儿童文学再度风光。
叙永儿童文学创作能取得这些成绩,首先得到了市、县宣传部和市、县文联的正确领导和支持,才使叙永儿童文学作家们有了巨大的动力和活力;另外,省、市作协的关注与指导,给叙永儿童文学作家的成长带来了春风雨露;再有,叙永儿童文学的成长也与兄弟县市,甚至全国各地的儿文作家的广泛交流、相互学习分不开的。叙永作家协会成立了“中国儿童文学之乡”QQ群,县内外、市内外、省内外的儿童文学作家们在群内经常交流作品,切磋技艺,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儿童文学气场。
叙永儿童文学必将一年一个台阶,取得更大的成绩,一定会在全省、全国产生较大的影响。
丹丹和乌蒙苗乡的孩子们 (儿童小说)
文/靳朝忠(四川叙永)
丹丹是一朵花,像她的名字一样红艳。十八岁高中毕业,回到蜀南乌蒙山脉偏远的苗乡,办起了苗村第一所民办小学。教室设在竹楼,椽子、瓦沟都是楠竹块儿。充满童趣的世界里,丹丹依然罗曼蒂克。那釆山舞,对亲曲,那幽谷小溪吹响的芦笙恋歌浪漫而动人。一对对傻乎乎的眼睛,一个个精致细绣的书包,惹人喜爱。春天,寨前的油菜花金灿灿的诱人。是天使?端着金色的颜料,向着苗乡尽情泼洒;和着嗡嗡的蜂声,漫山遍野地流淌。
“丹丹老师,你看!”
丹丹循着胖仔的手指仔细看出去,几只金黄的蛱蝶翻飞在菜花丛中。闪烁摇曳,时隐时现......
“啊,胖仔!好熟悉的一幅图画......”
胖仔瞪着大眼睛,望了望丹丹老师,又转头望了望菜花丛中隐现的蛱蝶,兴奋地跳了起来:“我知道了,我知道了!这不就是老师昨天教我们的那首古诗吗?“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丹丹激动地抱起胖仔:“太聪明了,太可爱了!”丹丹第一次享受到了当老师的甜蜜和喜悦。眼前,哪里是一幅画,一首诗,分明是脉脉摇荡的一壶酒。丹丹陶醉了,她牵着胖仔和几个苗村孩子,在开满油菜花的田间小道奔跑着,追逐着,仿佛追进了一首熟悉的古诗。
三月,川北飘来一个放蜂的小伙子。一辆马车,驮着几十箱蜂,驮着一支悠悠的歌。
山寨热闹了。田间地角,蜂暄蝶舞。苗家孩子围着放蜂叔叔,问这问那,才知道天南海北,好多好多的花儿都能酿出甜蜜。整个苗村浸泡在甜滋滋的新奇里。
“放蜂叔叔,放蜂叔叔,我好羡慕你的生活呀!一年四季,追逐花讯,日子总是那么美美的,甜甜的......”胖仔和同学们端着一杯杯蜂蜜水,馋馋地围着丹丹老师和放蜂叔叔。孩子们像有问不完的问题,品不尽的新奇。
丹丹老师深深地吸了一口飘着花香的清新的空气,舔了舔红润的嘴唇:“孩子们,这也是课堂,教室不光在竹楼里;田边地角,菜花丛中,才是世间最甜蜜最诗意的课堂呀!”
黄昏,蜂儿归巢。竹楼的小油灯下,飞出笑语,飞出甜蜜的笛声。孩子们的作业本上,出现了异样的笔迹。
丹丹好羡慕放蜂生活。江浙早春的菜花,古都新郑的槐花,乌蒙的桕树,秦岭的秋花,河北长城的荆花……洒一路芬芳的脚印,采撷四季的花讯。而放蜂哥总是摇头,说这叫流浪。他喜欢幽幽的苗村,尤其是竹楼的黄昏,这是停泊流浪的港口。
菜花谢了,放蜂哥要走。丹丹有些依恋,叫他明春再来——明春好遥远呀!丹丹叫他经过川西平原时,捎上一本语文参考书来。
苗乡孩子们把放蜂叔叔送到村口,胖仔含着泪水哽咽着:“叔叔,明春一定要来呀!我们等着你讲养蜂人甜蜜的故事。”一辆驮着蜂箱的马车,轱辘轱辘,消逝在开满野花的苗村小道尽头。
翌年春早,放蜂哥来得也早。一辆马车,驮着一支甜甜的歌。
丹丹是一朵花,小伙子是一只蜂。多少流浪的倦意,酿成甜甜的情愫,淌进苗村酽酽的春夜。
……
放蜂哥又要走了。临行,向丹丹吐露一个秘密:他孑然一身,来蜀南乌蒙边地寻访失散多年的亲人。
第三年,丹丹的春梦做得很早。心儿已是流蜜的季节了,丹丹梦 见放蜂哥捧着她的期待,痴痴地摇啊,摇啊……心儿摇成一轮黄澄澄的蜜月。放蜂哥竟没来,丹丹的春梦破了,破在菜子花开的季节。
丹丹办起夜校,想把全生命的爱奉献给苗村。
课堂里,丹丹含着笑,把纯真美好的祝福放飞进孩子的世界。丹丹也是苗村的放蜂人了,她把一只只蜂儿放飞山外,采集新奇。苗村也有摇蜜的季节,十年青春,十年心血,涓涓摇进苗村的每一扇窗棂。
苗村的小竹楼里,终于飞出了一批又一批小学毕业生。胖仔和他的小伙伴们,一个个都飞进了山外苗乡的中学,最幸运的是胖仔,在一位不留名的叔叔的支助下,跨进了城市中学。胖仔的学习成绩很优秀,不时还给丹丹老师寄来各种奖状。
丹丹没缘分跨进大学校门,她希望胖仔能实现她的梦想,更希望胖仔能考上师范大学,毕业后重返苗乡,作一名教师,让更多的孩子飞向山外。
丹丹最喜欢唱的一支歌是《隐形的翅膀》:“我终于看到,所有的梦都想开花。隐形的翅膀,让梦恒久比天长。”
丹丹能盼到梦想开花的季节吗?有谁,又能为丹丹插上一双追梦的翅膀?丹丹有时也挂念着放蜂哥。他失散多年的亲人找到了吗?放蜂哥是一只蜂,他一定会飞回苗村。苗村的孩子们思念着他。
十年,花开花落,叶荣叶枯。丹丹的心血化作蜡泪,淌进苗乡的土地。一个个日子,化作皱纹,爬上丹丹的眼角。
丹丹坚守着她的校园。丹丹瘦了,瘦成了一株紫藤;紫罗兰色的花瓣,飘飞在孩子们求学的日子里。
......
那年,春天来得异样。风寒相逼,谢了桃李,落了桐花。苗村最美的一朵花凋谢了!苗家数百双温暖的手,捧化了一场春雪,却没捧住那凋零的季节。丹丹得了什么病?问遍苗山药草,草儿无语。记起弥留之际,丹丹的脸色苍白。丹丹,你把最后一滴血,染红了临终的梦。
梦是丹丹的遗言:留下三千元积蓄,给苗村办一个蜂场。
丹丹的梦,是一首朦胧的诗。要把苗村孩子们放飞到广阔的天地,去采撷人生的真谛么?
苗村父老读不懂含蓄与朦胧,真的办起蜂场。三月,丹丹的坟前,开满金黄。
苗家儿女尝到亲手摇出的蜂蜜了。当他们偶尔发现苗村的小路上,躺着一只、两只僵死的蜂儿,便怀念丹丹,想起埋在路旁的那颗摇尽甜蜜的苦心。
那一年,胖仔师院毕业,选择了回乡创业的道路。胖仔的爷爷也是养蜂人,他让孙儿投资苗乡的蜂场;短短的时间里,蜂场规模越办越大,已有几千箱蜂了。
一个晴朗的日子,油菜花铺天盖地,一片金黄。嗡嗡的蜂声漫山流淌,流进了胖仔心中的向往。他沿着油菜花间的阡陌小道,走向那片躺着丹丹老师的芳草地。一座朴素的青冢。一块墓碑,像蜜蜂煽起的翅翼。碑的左侧刻着丹丹父母的名字,还有几个格外醒目的字:苗村父老乡亲和孩子。
一方饱含深情的墓碑啊!胖仔把一路拾起的僵死的蜂儿,捧放在丹丹的冢上。这是丹丹给胖仔的托梦吗?一只只蜂儿,是丹丹最美的陪伴了。
胖仔深情地立在冢前。“丹丹老师,我发迹之后,一定会在苗村建一所像样的学校。”一栋栋教学楼,一间间教室,能像蜂房一样整齐有序,该有多好!苗乡的学龄孩子们,能住进一间间甜蜜的教室,能飞翔在一望无垠的花间,这是丹丹老师最美的心愿,最美的梦。
“丹丹老师,您静静安息吧!”
......
多少岁月从丹丹的青冢流过。又逢菜子金黄,苗村的路口,轱辘轱辘的马车,驮着一支苍凉的歌。
一位白发女人,在丹丹的坟前立了很久。临别,把一个红包转给苗村。
一纸嘱托,裹住两万元现金:在苗村新建一栋学校。
马车的轱辘声远逝。一段苦涩的传奇,挂在苗村的竹楼,挂在乌蒙苗乡孩子们深深的怀念里。
据说,放蜂哥离开苗村那年,在陕西汉中遭了车祸,临死,还念着丹丹和胖仔的名字,还挂念着苗乡的孩子们。又有人说,放蜂哥断了双腿,至今还活在人世。
【作者简介】靳朝忠,四川省叙永县第三中学退休语文教师。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叙永作家协会主席。儿童文学田野上孜孜不倦的守望者。两代人皆酷爱儿童文学,希望在儿童文学田野上,永葆初心,收获快乐,收获宁静。
梦中的红杜鹃 (儿童小说)
文/陈会(四川叙永)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我们唱到一半就泪流满面了。高考终于结束,我抱着书本走出了教室。
老槐树尽情地舒展着自己的枝丫,一片片碧绿的叶遮住了火辣辣的阳光。记得高一那会儿,我经常和几个好伙伴在槐树下乘凉、做游戏,欢乐的笑声传遍整个校园。
高考,把我的中学生活画上了句号,终于要走了,我要把这三年来没有睡足的觉都补起来。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感觉从未有过的轻松。小伙伴们都在感慨,这三年过得太沉重了,整日埋头书山题海里。做不完的作业,背不完的书,考不完的试……
“我爸说了,如果我考上重本就带我去北京旅游。”李瑞得意地说着。谁不知道他家里有钱,经常在我们面前炫耀。
“我妈说我考上二本就买一台笔记本电脑给我。”玲玲开心地说道。
“我爸说只要我考上大学,不管是重本还是二本,在这个假期里都给我报一个古筝培训班,我一直想学古筝。”彭霞说着高兴地笑了。彭霞的父母都是教师,对彭霞的教育一直都很上心。
“你呢,会儿,你成绩这么好肯定能考个好大学的,你爸妈会送什么礼物给你呢?”小雅问我。
“我爸妈没有说,我回去问他们。”
其实,我没有多大奢望,我只想有一支像彭霞那样的红钢笔陪伴我的大学生活。她用红钢笔考出了多次满分;一次美术课上,她还用那支笔神奇地勾画出漫山遍野的红杜鹃呢!
爸妈平时都忙着打工挣钱,很少过问我的学习,自小我都是乖书自读。爸妈打工挣钱供我和弟妹读书不容易,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我怎么好意思向他们要礼物呢?
伙伴们还在讨论爸妈的礼物,我没心情听下去了,快步走回了家。
回到家,父亲正坐在家门口抽山烟。“吧嗒、吧嗒”。父亲用粗糙的大手卷着山烟,我偷偷看了看父亲,发现父亲真的老了。我看见父亲额头上深深的皱纹,黄土般憔悴的脸色,还听到父亲沉重的叹息声。父亲紧皱着眉,好像在思考什么?
“回来了啊,考得咋样呢?”爸爸放下山烟问我。
“爸,你放心吧,我一定会考上的。”
一个月后,成绩出来了,我考了600分。看到自己成绩那一刻,我热泪盈眶,终于可以给父母一个满意的交代了……成绩出来不久,一张南京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穿过县城,穿过我上学走过的山路径直飞进我的家门。
“爸爸,我被南京师范大学录取啦,等我大学毕业了,挣到第一份工资就带你和妈妈去看百里杜鹃,那里的杜鹃花可美啦。”我把录取通知书递给爸爸。
“闺女争气,咱陈家出大学生了”。
爸爸眯起眼睛翻来覆去看着我的录取通知书,好像手里捧的是一件稀罕的宝物。爸爸饱经风霜的皱纹似乎在这一瞬间舒展开来,一双眼睛早已眯成了弯弯的月牙……
“来,女儿,爸爸买了一支钢笔送你。”
啊,我一阵惊喜。这是一支红色的钢笔,杜鹃花色般的红艳。爸爸早已预料到我能考上重点大学呢!
离家入学报到的期限一天天逼近了。
多少个日子,爸爸上班挺早,很晚才回家。我看到爸爸时常拿着一个笔记本放在抽屉里,那笔记本有啥密秘呢?等爸爸休息了,我悄悄地打开了抽屉,拿出笔记本。小心翼翼地翻开,第一页写着:女儿被南京师范大学录取,我好开心。我买了一支红色钢笔送给女儿,希望女儿书写出美好的未来。
我翻开第二页:今天借到大哥子云2000元、二哥子林1000元、借到工友张明500、邓宁1000……女儿的学费还差一千,前几天在精准扶贫会上听领导说,决不能让村里考上大学的孩子失学,明天我去找领导给女儿申请贫困生补助。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我合上了笔记本。拿出父亲送我的那支红钢笔,捧在手心……
我握着红钢笔入睡了。我梦见了百里杜鹃,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竞相开放。一簇一簇,激情如火;一片一片,红似云霞。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动人的歌声,把我从梦中惊醒。窗外,仿佛有一只杜鹃鸟儿,哼着带血的离歌。
【作者简介】陈会,女,西南大学汉语言文学系毕业,儿童文学作家。泸州市作协优秀青年作家,四川诗词协会会员,《少年诗刋》特邀编辑。
戴花环的月亮(童话)
文/李莉(四川叙永)
莲子是个喜欢说话的小姑娘。做完了农活的爸妈一回到家,她就像个小尾巴似的跟着爸妈,把一天发生的事一股脑儿地讲出来。
可是,不管她讲什么内容,爸妈都在忙着手中的事,表情平静,“嗯嗯……”地应答着。哪怕是很好笑的笑话,他们都不会大笑。难道他们根本就没有听自己讲?莲子有了疑惑。
“今天我跑步得了第一。”莲子对着正在洗碗的妈妈说。“嗯。好。第一好。”“今天我的作业得表扬了。”“嗯,好。”“今天我摔了一跤。”“嗯。好。”莲子一下愣了,“妈,刚才我说什么?”“说什么?哦,我想想,一跤什么的。”妈妈不好意思地笑了,“莲子,你的话太多了。我真没有认真听。”
莲子撅起嘴,默默地走出家门。她皱起眉,瞅着天上的月亮,嘟哝着:“月亮,我妈妈不认真听我说话,好难过哦。”一片乌云便罩住了月亮,显出很沮丧的样子,同莲子的心情很吻合。
啊?你能听懂我的话吗?莲子惊讶地张大嘴,欢喜地笑了。“那我同你讲讲吧……嗯,我讲个笑话给你听,认真听哦。”
故事一讲到搞笑的地方,月亮就像拉开的弓,变得很弯很弯。像笑弯的眼睛,又像笑弯的腰。皎洁的月亮还微微泛红,肯定是它笑得脸都红了。哈哈,月亮,你原来喜欢听我说话,你是我的知音。莲子绽开了笑容,决定以后同月亮多聊聊天。
一天,莲子考试考差了,觉得自己真没用。她伤感地对月亮说:“我现在特别难过,真想得到一个拥抱。”月亮上出现了一抹红,就像一个人很着急,突然涨红了脸一样。着急也没用啊,莲子很理解月亮,你又没有手,怎么能拥抱我呢?
第二天放学后,莲子在小河边的草地上编织着花环,心情仍然很低落。突然发现前面小河上漂来了一只船。船儿洁白无瑕,还散发着淡淡的光晕,映得河水也亮了。小船飘飘荡荡而来,正好停在了她的面前。
她走到船前,见到小船里堆着一团团大大的棉絮,白白的,像云。这是谁的船呢?坐上去一定很舒服吧?她忍不住脱掉鞋,小心地迈进船里。那棉絮便包裹住她,软软的,暖暖的,像一个大大的拥抱。
船儿随风漂荡,旋转,舞蹈。暖暖的风携来阵阵花香,撩动着她的头发,她在船里尽情唱歌。那些不快乐便随风捎走了。
玩得尽兴的莲子下船后,把花环放在了船头,说道:“小船,谢谢你。这是送你的礼物。”
那晚,村里的人都奇怪地看着天,说今天的月亮很特别,月梢上有一圈五彩的光晕,就像戴着一个花环,真美。
【作者简介】李莉,女,知名儿童文学作家,儿童小说、童话数十篇发表在《儿童文学》、上海《少年文艺》、江苏《少年文艺》《中国校园文学》《东方少年》《故事大王》……等刋物。
萤火虫(儿童诗,外一首)
文/许庭杨(四川叙永)
总在漆黑的夜晚
才把自己点亮
带给世界飞翔的欢乐
却看不到你的翅膀
多么美的流动画面啊
夜色里小小的亮光
比城市的霓虹灯
更打动人的心房
你从草丛、树林里起飞
身上有大自然的气息
光亮虽小
却聚集了最多赞美的目光
月亮
月亮在天上好孤单
星星和它相距很远
月亮努力使自己更亮
想走近星星
却挡住了星星的光线
星星生气躲开了
让月亮一个人在夜空高悬
【作者简介】许庭杨,男。曾在《中国作家》、《诗刊》、《星星》诗刊、《四川文学》、《红岩》、《青年作家》、《西南军事文学》、《北京文学》、《绿风》诗刊、《飞天》、《阳光》、《五月文学》、《大地文学》等文学期刊,《人民政协报》、《中国气象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中国环境报》等报纸发表过诗文作品。现为文艺内刊专职编辑。
画(儿童诗)
文/陈奕西(四川叙永)
陶土罐里
插着一枝美丽的杏花
马尾辫的小姑娘
哼着小曲儿 翻阅着绘本
滴滴答答 滴滴答答
墙上的时钟响了——
合上书页 小姑娘换上芭蕾装
迟迟走出家门
……
春风亲吻小姑娘的绘本
亲吻端正清秀的字迹
我不想跳舞 我想画画
画出爱插花的爸爸
画出花仙子妈妈
滴滴答答 滴滴答答
时钟 你能停住吗
她正静静沉浸在
童话般的时光
静静地 描摹
诗情画意的一家
【作者简介】陈奕西,大学美术系毕业,彝家女诗人。泸州市作协会员,四川诗词协会会员,儿童文学作家。
妈妈走了(儿童诗)
文/叶科霞(四川叙永)
拉着重重的箱子
妈妈的腰弯成了龙虾
我像只可怜的小蜗牛
迈着艰难的步伐
跟在妈妈的身后
那个百宝箱里
装着妈妈买的一大堆东西
牙膏毛巾衣服袜子
真是应有尽有
甚至包括,一个可爱的小闹钟
把我送到托管老师家
妈妈就要出发打工去了
妈妈临走时的叮嘱
我一句也没听清
但她说话时的样子
像天上的月亮
每个夜晚,都出现在我梦中
砰,重重的关门声
吓坏了蹲在门前的那只猫
它大声地提醒我——
妈妈真的走了
捧着心形的小闹钟
我躲到浅蓝色的窗帘背后
隔着厚厚的玻璃窗
偷偷看着妈妈的背影
渐渐走远
我一遍一遍
拨弄着闹钟上的指针
直到拨出满脸的泪花
却不知道怎么才能
拨到妈妈回来的时间
【作者简介】叶科霞,四川省泸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在《中国校园文学》《少年文艺》《东方少年》《少年诗刊》等刊物发表散文、小说、诗歌多篇,作品入选多部儿童诗集。
童谣二首
文/蒋安贤(四川叙永)
画祖国(童谣)
小小蜡笔穿花衣,
画幅画儿送母亲。
先画花,再画云,
最后画座天安门。
画盏红灯门前挂,
画面红旗空中飘。
画只鸽子咯咯咯,
一飞飞到彩云间。
各色彩笔一起画,
画座祖国大花园。
向日葵(童谣)
树上鸟儿叫喳喳,
我在家园种葵花。
春风吹来叶儿茂,
春雨细细忙浇洒。
我学葵花向日倾,
党的阳光暖心葩。
【作者简介】蒋安贤,泸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彝家女诗人,数十篇作品发表于《少年诗刊》《西南文学》等名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