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卯农历七月六日下午,好不容易偷得半日闲。为了散开一段时间以来郁闷繁乱的心情,独自一个人走在宁江河堤上,这也是我一直想只身前往,给心放假要去的地方。
沿着缓缓而流的宁河水一路行来,沿途特有的景致直入眼帘。可能是我第一次接触这个地方的缘故吧,把我的思想感情带到那“若知人间春色梦,且探气爽伴秋高”的美妙境界。此情此景,无论是谁都能深深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犹是一曲大平盛世的动人乐章!
以往我只是从报纸刊物和电视上看到宁江风情,或者听人传说宁水流长的传奇故事,而这次亲眼看到了宁河两岸风采美不胜收。看,一望无际的绿色田园,与偌大繁华的城市以及具有规模的工业园区三大板块,以宁江河为楚河汉界从中分开,让人一目了然。如果站在高处远望,更是一幅完美的农、工、商立体画图,令你尽收眼底。
傍晚,来河堤上散步的人们越来越多了,无论男女老少,都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秋风色景。就在太阳即将落山的瞬间,心中禁不住对彩霞满天的喜悦,有感而发地吟为“夕阳照青山呈金色,清风吹翠竹凤尾摇”的诗句来,可笑自己对诗人夕阳西下“晚霞喜笑风一家”的古意理解甚浅。阵阵秋风吻面,使人心旷神怡,此时,我的心花开了,梦也长成了美丽的风景,醉在晚风旋律中,使我想起《香江秋月》“柳风轻梻人间梦,百态民生百般香。常慕雅楼知己晤,吟笺嘱托雁北回”。那情景,好象人们都泡在绿色的怀抱里,舒展的心情,开阔的眼界,完全沉浸在“展翅望神州,风华难尽收”的诗情画意之中。
我漫步走着走着,便被迎面小山上的一处景物吸引住了。本来是河风竹影绕着绿林小山,可使人观赏“山不转水转,水不转风在转”的奇景,却偏偏在半山坡上出现一个白色坟墓十分刺眼,这使我想起很多地方人居附近的坟墓群。那种不雅观.不协调的人文环境缀丑,不得不使人去考虑应该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
这时,突然听到前面有女人发出尖利的声音,“我就死给他看!”的凄厉蹙语打断了我的思绪。抬起头来一看,前面几十米处的半坡上有三个女人扭在一起,拉拉扯扯。但是,来来往往的人们只顾自己时下的风情景观,象是旁若无事,没有一个人走前去问津。事后我反复琢磨当时的情景,感悟那“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看他人瓦上霜”的贤文含意。我很快反应过来,不由自主地说:“不好!有人要去跳河寻短见,”便加快脚步走上前去。那时,也有几个人跟在我的身后,看到两个姑娘一人一边紧紧地拉着一个约40多岁妇女的手不让她去跳河。我正想上前去探个究竟,有个干部模样的本地妇女即走在我的前面。以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问:“你们是那里人?这是怎么回事?”其中一个姑娘说:“我家在安徽,在制衣厂做工,她是我妈,这是我妹妹.我爸嫌弃我妈没有生下儿子,两人整天吵架”。干部模样的妇女扠着腰说:“哦!原来是这样。”对那妇女说:“你怎么会那么傻呢?为什么要去死?你老公要儿子,你可以叫他离婚,让他再找个女人为他生嘛。你现在把两个女儿带好,以后还有很多好日子过哩!好了,回去吧!不要再做傻事了”接着,围上来的一群妇女们你一言我一语劝得更热闹了。这个说:“如果是我,赶现在还不老,把两个女儿带走,何必要对他死呢?”那个说:“我才不同他吵,也不用走,与他离婚,两个女儿一人一个,家产一人一半,没那么便宜给他。”还有的说:“如果是遇到我,叫小舅子狠狠的揍他两下,看他还敢不敢放肆”……。
也许是“人得理处心无愧”。那个妇女从地上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的泥迹,向那个干部模样的妇女点了点头,又向大家点点头,感激地说:“谢谢大姐!谢谢大家!”大家对她异口同声,“带着女儿回去吧!好好过生活,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接着被两个女儿扶着回去了。
在返回的路上,晚风阵阵吹起河面圈圈微波逗人兴致。那个干部模样的妇女乾乾语言在我脑海里回荡。一路想来,这个社会大家庭,多么需要“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