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作家群体中,他属于另类“老作家”。
其实他不老,1969年生人。
所谓“老”,源于他的不修边幅所致。他穿着极不考究,喜欢自行车代步;说话嗓门大,属于人未到声音先到的那种。
他更为显著的特征,一年四季,头顶上总是扣着一个灰不溜秋的帽子,帽檐忽高忽低,似乎总是戴得不正。摄影者想要拍到一张他与会时帽子和脑袋配合默契的照片,得累死。
左起:陆远、王振羽、育邦、何同彬。
《龚自珍传》作者王振羽。
熟悉他的人,都说这个人学识渊博,儒雅大气,上下五千年那些事儿张口就来,且绘声绘色,像说书似的。他肚子里有货,是具有史学家能耐的作家。
他就是国家一级作家、评论家王振羽先生。
2021年6月26日下午,他携新书《龚自珍传》在南京新街口新华书店做新书分享会,与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教授陆远,《扬子江文学评论》副主编、文学评论家何同彬,《雨花》副主编、作家育邦展开对话,同时与读者交流。一起走进历史长河,回眸龚自珍的半百人生。
新街口新华书店常务副总林清福、副总王星台前幕后给力分享会,满腔炽热。
彼时,观众席坐满了人。团结社视频号、当当网、抖音号等镜头对着他,同步微直播。
《龚自珍传》责编李可。
这回他的帽子总算戴得恰到好处,摄影记者可以从容摁下快门。
30多年来,他出版有《龙飞光武》《瓶庐遗恨》《诗人帝王》《天低吴楚》《三垂岗》《绛霄殿》《烟柳逝水》等专著近20部。
他还主编有《读书台文丛》《六朝松文库》等。对《史记》《后汉书》《新五代史》《旧五代史》《宋史》《明史》《清史稿》等国学史学经典,有一定涉猎,在多家媒体开设专栏。
他是高产史书作家,毋庸置疑。岁岁年年徜徉在浩瀚的历史中,貌似他的状态也或多或少地有了沧桑感。
《龚自珍传》系“大神”级的团结出版社出版。团结社在皇城根下,谋划史学著作是其所长。
互联网大行其道,出版业竞争亦趋激烈。团结社推出《龚自珍传》,自信可以大卖。新书南下金陵推广,虽为作者主场,但他们也没有掉以轻心,委派总编辑助理、《龚自珍传》责编李可携一众人马呼啸而至。
王振羽属于能写会说之人,论道龚自珍,他如数家珍且风趣幽默。文学评论家何同彬现场放话:若他早年进了曲艺界说相声,或许今天就和郭德纲有一拼了。
龚自珍,一个具有人文思想解放性质的象征符号。他是清代著名思想家、诗人、改良主义先驱;他胸怀天下,批判封建统治的没落腐朽,呼唤改革风雷;他著书立说提出疗救之道;他的思想是中国思想史发展到新阶段的序幕。
分享会现场。
王振羽,一个对龚自珍有着深厚感情的文史学家。他潜心20年,深入研究龚自珍诗文,反复体会龚自珍寂寞心境,重新梳理龚自珍的成长轨迹,深度审视龚自珍的思想脉络,修订再版《龚自珍传》,新意迭出。
《龚自珍传》以龚自珍一生经历为线索,涉及龚自珍家族和友人的交往,全面反映了龚自珍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等政治主张。龚自珍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深刻揭露了清朝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
相隔180年,当代王振羽评说清代龚自珍,史料翔实,论据充分,令人叹为观止。
同样让人爱不释手的是,《龚自珍传》飘金硫酸纸护封、芸萱特种纸内封;烫金、烫黑工艺;80克纯质内文纸。团结社别具匠心。
《龚自珍传》出版伊始,便引发关注。著名作家苏童评论说:“与振羽认识多年了,他原来在机关,后来去了一家出版集团。身份虽变,读书、写作却一直坚持,不离不弃。他眼中的龚自珍,怨箫狂剑,才气逼人,见识高远,思想深邃;他笔下的龚自珍,胸有丘壑,忧心社稷,心雄万夫,拓古开今。”
著名作家叶兆言说:“振羽爱读书,很勤奋,文章越写越好,每次遇到我,都会滔滔不绝,说他正读什么书,又有什么新发现。他研读龚自珍,出版过他的传记,如今又要修订再版。振羽笔下的定庵先生,别具一格,较少香艳情事,更多考场挫败和仕途蹭蹬,既愤世嫉俗,又赤诚待人。”
《龚自珍传》小读者朱禹臣。
当日分享会,王振羽先是有条不紊地设问,然后娓娓道来。他讲述了龚自珍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是否是文人无行的一个典型,是否有自己的思想体系,如何看龚自珍所处的时代,当下言说龚定庵有何现实意义,等等。
他认为,龚自珍是时代的预言家,他看出了时代的危机与困境。因循守旧,敷衍塞责,尸位素餐,一潭死水;他是有真才实学的思想家,诸多见解,针砭时弊,一针见血。他的经世致用思想,他的与地之学,他的人才观,他对科举制度的深恶痛绝,振聋发聩,超越时代;他是才情卓越的大诗人、文章家。他的诗,不是无病呻吟,不是伤春悲秋,不是寻章摘句,而是器具开阔,言之有物。
他总结了当下研读龚自珍的意义:他不是书斋里的冬烘文人,而是忧国忧民的猛士;他不是一位牢骚满腹的穷酸文人,而是有真知灼见有建设性意见的志士;他不是沉迷于交友混吃混喝的所谓名士,而是的确才华洋溢的一代大家;他不是游谈无根指手画脚的粪帚文人,而是渊源有自有真才实学之人。
新街口新华书店迎来了门市旺季。
他振臂高呼:“龚自珍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颗启明星。”
听他分享《龚自珍传》,太多人的情感会不由自主地被他带着走。鼓楼实验中学初中学生朱禹臣和妈妈一起逛书店,与分享会不期而遇。小小少年毫不怯场,径直上台朗读龚自珍诗作:“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赢得满场掌声。
目睹这一幕,王振羽会心大笑。
王振羽祖籍河南,30多年前定居南京。至今讲话,语速稍快时,乡音就会流露出来。
他给读者签名,也基本不用本名,落笔皆为“雷雨”。这是不是因为说话总是下意识地如雷贯耳,有自嘲的成分?旁人不得而知,唯其心知肚明。
不过,在“雷雨”这个笔名一笔一画的路径上,肯定留下过跋涉者历经风雨的步履印痕……
摄影/范素丽
作者简介
新闻从业35年先后供职于《扬子晚报》《周末报》《金陵晚报》和《南京日报》,先后担任部主任、专刊主编以及《文化徽商》杂志总编辑。策划《百家湖》《中国钱币邮票》等期刊创刊号。
著有《央视春晚纪事》(报告文学)、《我所知道的马季》《姜昆家事写实》《冯巩眼中的南京》、《邓在军传奇》《可以披露的聂卫平尘封往事》《<中华之剑>摄制始末》《近观刘洪》《大国良医》《向往百年》等书作、报告文学。开辟过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新闻专栏《梁平爆料》,迄今发表新闻、文学作品500余万字。
先后获得江苏省、南京市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当选南京报业集团“感动人物”“十大读者喜爱的记者”。获得60余项国家、省、市各类新闻奖。其新闻、文学作品除刊发所供职媒体外,还发表在《人民日报》《羊城晚报》《家庭》《知音》和香港《文汇报》等数百家媒体。目前系央广网、新浪网、凤凰网等主流网媒特约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