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上期008[红楼十二"说"]之六:红楼用品说。
(七)红楼哲理说
红楼中有很多哲理性的论述,有些虽古朴、直白但包含朴素的唯物史观。
一回(3页)“……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循踪,不敢稍加穿凿,至失其真”。这种严谨的作风和求实的态度,是作者人生观的反映,是尊重客容规律和事物本来面目的体现。
一回(6页)甄士隐梦幻中,到了太虚幻境,看见一座大石牌坊两边的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是一付哲理性很强的对联,说的很恳切。如果把假的当真的,那么这个“真”其实还是假的;如果把没有当有,那么这个“有”还是没有。这里提醒人们,生活中要善于辨别真假,不能把“假冒”“伪劣”当“真实”“优秀”;同时也要求读红楼时,要弄清“真”与“假”,“有”与“无”不能不分青红皂白,无中生有凭臆想,牵强附会去索引,猜想,以至在研“红”道上误入企途。
一回(11页),跛足道人唱的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子贤孙谁见了。”“……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得了”,并通过甄士隐之口,对“好了歌”进行了注解:“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缘纱今又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
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霄红绡账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梁,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至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好了歌》虽含消沉的人生无趣的情绪,但也在劝人莫恋功名、金钱的积极向善的一面,名、利、妻、儿,人生难以抛舍,但不宜过份去追求,无休止的去谋取,无限度的去索要。名太高了反而是麻烦,钱太多了反而是负担。“好”和“了”的辩证关系,阐述的很明确,无须赘言。甄士隐对《好了歌》的注解,当然有退废的情感,人生易老,时光易逝是客观存在,人生若短,任何人都回避不了。但有一点说得很透彻。就是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随时间空间的变化,好与坏,强与弱,兴与衰,成与败,尊与卑,主与仆,都在变化,或相互交替。因而顺境要想到逆境,强时要多想衰弱。不要欺负微弱的人,掌权时多想失权后,在台多想垮台时。
二回(20页),贾雨村告诉冷子兴:“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余者皆无大异;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大恶者则应劫而生,运生世治,劫生世危”……“大仁者修治天下,大恶者扰乱天下。清明灵秀,天地之正气,仁者之所秉也”。“应运”“应劫”带宿命色彩,但仁者代表正气,恶者代表邪气,仁者治世,恶者乱世,都是地道的真理。
九回(107页),宝玉上学了,袭人劝其:“只是念书的时候想着书,不念的时候想着家,虽说是奋志要强,那工课宁可少些,一则贪多嚼不烂,二是身子也要保重”。这里明显告诉宝玉学习尽管要立志下苦功夫,但要量力而为,不可贪多,宁少勿乱,否则面面俱到,最后是什么也搞不出明堂;同时也把学习和身体的关系说清了,身体搞坏了,学的本事再大也无用。而今人望子女成龙成凤心切,狠不得把全世界装到孩子肚子里,孩子在母体内搞胎教,出生后搞学前教,幼儿时学舞蹈,上学后
全都要、书法、绘画、围棋、象棋、游泳、球类、戏剧、外语各种辅导班全都把名报,不知自己孩子长了几个脑袋。作业越来越多,玩的时间越来越少,身体状况咋样,无人研究探讨。封建社会一个丫环都明白的道理如今被人忘掉了。悲呼,古人呼、今人兮!
十回(125页),秦可卿病重,冯紫英向贾珍推荐医生张友士。张珍脉后说:“……大奶奶是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但聪明太过则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则思虑太过……”。这里实际上有个“度”的问题,聪明、灵利、思维敏捷,想问题全面,处理事情周到是好事。但要适度,过了则会把事复杂化,出差错。聪明反被聪明累,聪明反被聪明误就是这个意思。
二十五回(296页),宝玉和凤姐着魔发疯,宝玉“拿刀弄杖,寻死觅活,闹的天翻地覆”,凤姐手持刀“见鸡杀鸡,见犬杀犬,见了人,瞪着眼就要杀人”。贾政怕哭环贾母,阻拦贾赦不要寻僧觅道时说:“儿女之数,总由天命,非人力可强。他二人之病,百般医治不效,想是天该如此,也只好由他去”。“命由天定,尽管有宿命论之误”,但“非人力可强也只好由他去”,蕰含自然规律不可违和顺其自然的哲理。人之生老病死是不可能改变的,人必须服从其按照其规律去办。长命百岁,可以争取,长生不老是永远办不到的。
十三回(145页),秦可卿临终前梦告凤姐:“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登高必跌重、乐极生悲”、“树倒猢狲散、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盛延必散”。这些名句,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三十一回(380—381页),史湘云和丫环翠缕的对话,湘云:“天地间都赋阴阳二气所生,或正或邪,或奇或怪,千变万化,都是阴阳顺逆;……”。翠缕:“……从古到今,开天辟地,都是些阴阳?”湘云:“……况且“阴”“阳”两个字,还只是一个字,阳尽了,就是阴;阴尽了就是阳;……”。翠缕:“……什么是阴阳,没影没形的?……”。湘云:“譬如天是阳,地就是阴;水是阴,火就是阳;日是阳,月就是阴”。阴阳学
说,自古有之,它揭示了事物的对立统一性,阴尽即阳,阳尽即阴。任何事都在向其反面发展,是事物变化的规律。
七十六回(992页):中秋夜、大观园赏月时史湘云对黛玉说:这山上赏月虽好,总不及近水赏月更妙。可见当日设计大观园的人有学问,山的高处设堂叫“凸碧”低洼近水处建馆叫“凹晶”“凸”“凹”两字用作轩馆之名,新鲜脱俗。一上一下,一明一暗,一高一矮,一山一水都因玩月而设。爱山高月小的往这里来,爱浩月清波到那里去。把“凸”“凹”二字含意,说得一清二楚。
七十九回(1043页),薛蟠之妻夏金桂问香菱,名字谁起的,香菱告她,是宝钗时,金桂不以为然道:“菱角花开,谁见香来?若是菱角香了,正经那些香花放在那里?可是不通之极!”(八十回1045页)香菱道:“不独菱花香,就连荷叶、莲蓬,都是有一般清香的。但他原不是花香可比,若静日静夜,或清早半夜,细领略了去,那一股清香是比花都好闻呢,就连菱角、鸡头、苇叶、芦根,得了风露,那一股清香,也是令人心神爽快的”。(八十四回1045页)。在此,金桂是出于忌妒之故,认为“菱不如桂”,而香菱却是从客观事实出发,对香作了阐释,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站在不同角度,放在不同环境,用不同标准,去观察认定,会有不同结论。香菱是说出了事实真象,丝毫没有以为自己比金桂“高”、“香”,让薛蟠近自己远金桂的意思。比如芦叶,用来包粽子,只有在端午节,它的香是众所周知,不过那种香除了是闻出来的外,更多是通过味觉器官“舌”尝出来的。还有一种“香”是大脑思维感知的,是人的视觉看到某种颜色、现象,心里特别舒服,也有香甜的感觉,而且这种感觉很广泛。因而,说菱角,鸡头、芦根等“香”是有一定道理的。在陶渊明的心目中,莲之“香”在“出于污泥而不染”,因而写出了《爱莲说》。在宝玉的眼中,女孩儿的“香”在她是“水做的骨肉”,因而在晴雯死后,他撰写了《芙蓉女儿诔》。
八十六回(1131页),作者借算命先生之口说“……就像那好木料,
愈经斫削,才成大器……可惜荣华不久(指元春);只怕遇着寅年卯月,这就是比而又比,劫而又劫,譬如好木,太要做的玲珑剔透,木质就不坚了。”弃去生辰八字决定穷富尊卑之外,好木要经斫削方成大器,过于追求小巧,玲珑却使之失去坚硬的一面。这就事物的双重性,不经砍磨,打削难成有用之材,反之过份要求精致,好看又失去了牢固耐用的好处,这就是其中的哲理。
九十四回(1223页),怡红院的海棠树,枯而又荣,探春看了,心里想:“必非好兆。大凡顺者昌,逆者就亡,海棠枯荣;……”什么兆头?姑且不论,但顺应客观规律就成功,违背客观规律就失败,是古今哲学界公认的。
一百四回(1344页),借众人之口说:“真是真,假是假”真与假,善与恶,好与环都是矛盾着的两个方面。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不应混淆。但事实上并非真假分明,好环明显,让人一看就清楚。假的东西往往是以真掩盖其本来面目,坏的东西靠美丽漂亮的包装,加之“广告传媒塞,名人邦着吹”,就把伪劣鼓吹成了“真”“优”这样就上当受骗。卖牛奶的前一天把牛奶倒在浴盆中,两口泡澡,第二天去卖,这样的牛奶是真是假?你能看出来吗?做食品生意的,为防食物腐变,放入甲荃,这样的食品是优是劣?事实清楚,但难以发现,当然这不单纯是个哲理问题,还有良心,道德问题。
一百十六回(1481页),宝玉梦中到一地,见牌楼两边一副对联:“假去真来真胜假,无原有是有非无”。这是“假作真的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演义。这里不必再复述。
一百二十回(1543页),贾雨村在急流津觉迷渡口草庵中面会甄士隐时,当雨村提问宝玉下落时,士隐道:“宝玉,即宝玉也。那年荣宁查抄之前,钗黛分离之日,此玉早已离世,一为避祸,二为撮合。从此夙缘一了,形质归一。”甄士隐说的宝玉(人)就是宝玉(石),二者是一回事,最终归结到形质归一。形与质是外表和内在的关系,也是形式和
内容的关系,以及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它们是统一体。无外就无内,没有形式也就没有内容。数是质的演进,质是数的积累。这些都体现着宝玉和“宝玉”的内在关系。
红楼哲理性的东西很多,远不至此,有待进一步探讨。

(八)红楼地名说
《红楼》中写了很多地方,分类表述如下:
一是省、洲、县、城、庄(堡)、街(巷)、府。江西省、贵州省、浙江省、云南省、广东省。杨州、平安州、大如州。太平县、知机县、孝慈县。长安城、姑苏城、石头城、南京、金陵(石头城、南京、金陵可能是一个地方)。皇粮庄(皇帝名下的田产)、田庄、凸碧山庄、紫檀堡。十里街、兴隆街、宁荣街、仁清巷、小花枝巷。宁国府、荣国府、应天府、北静王府、锦乡候府、大同府、锦衣府、临安伯府。
二是园、宫、楼、轩、阁、斋。有会芳园、赖家(赖大)花园、西天大树园。凤藻宫、寝宫。天香楼、鼓楼。凝曦轩。登仙阁,枕霞阁(贾母小时玩的地方)。梦坡斋、绮散斋。另外还提到阊门、外西垣门、北邙山、维杨、花溆的萝港、月台、芍药栏、白彩定窑、茶舫、胡同、急流津觉迷度口、海疆、昆陵驿、化人厂等。
三是寺,庙、庵、观、堂、祠、馆。有智通寺、铁槛寺、水月寺、尼佛寺、玄墓蟠香寺(妙王原修行地)、散花寺。玉皇庙、达摩庙、破庙(不知名),家庙(提到贾家和一个大官的家庙)、姑子庙、天齐庙、寝庙(元春死后停灵之地)、葫芦庙。馒头庵、善才庵(在长安)、水月庵、栊翠庵、地藏庵、水仙庵。清虚观、玄真观。栊翠庵禅堂、水仙庵禅堂、宁府祠堂、晓翠堂、丛绿堂、祠堂(未及名)。牟尼院(妙玉到京临时住地)。
外藩公馆,另外还有道院。
四是大观园。把大观园未列入二类(园),原因是大观园是红楼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场所,建筑特殊,设施齐全。有省亲别院,蒲湘馆、怡红院、蘅芜院、梨香院、稻香村、凸碧堂、凹晶馆、浣葛山庄、沁芳桥、蜂腰桥、沁芳亭、沁芳闸桥、嘉阴堂、藕香榭、秋爽斋、暖阁、月洞窗、滴翠亭、大观楼、缀锦阁(在大观楼上)、紫菱洲、荇叶渚、暖香坞、船坞、榆荫堂、芦雪庭(有称芦雪亭)、红香圃、大花厅、敞厅、栊翠庵、蓼凤轩、牡丹亭、芭蕉坞、含芳阁。
五是太虚幻境。它是作者构架的一个虚无之地。写到的有: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灵河岸、三生石畔、离恨天、灌愁海、放春山遣香洞、痴情司、结怨司、朝啼司、幕哭司、秋悲司、薄命司、赤霞殿、空灵殿。

(九)红楼花果说
人的生活是应当丰富多彩,简陋单一有害健康,不利长寿。瓜果可餐,花卉可赏,它们虽然都不是生活必须品,但可激发食欲,提高情绪,增加生活趣味。
红楼中提到的瓜果有西瓜、倭瓜、桃、杏、梨、石榴、荔枝、柚子、葡萄、莲蓬(又名莲子肉、藕头、水芝丹、莲蓬子、莲实、莲肉)、朱桔(桔子的一种,皮呈红色故名,是江陵特产)、黄橙(桔子:芸香科柑橘属植物的果实又称黄果、柑子、金环、柳丁、)橄榄(橄榄科橄榄属乔木植物。别称:黄榄、青果、山榄、白榄、红榄、青子、谏果、忠果)、鸡头果(芡实的成熟种仁,其果实形似鸡头故名。芡实是睡莲科一年生草木植物)。菱角(菱科菱属。又名腰菱、水菱、风菱、乌菱、水栗、菱实、芰实、芰)干果(果实果皮成熟后处于干燥状态的果子分为裂果和闭果。含蛋白、维生素、脂肪。常见的有板栗、锥栗、霹雳果、榛子、腰果、核桃、瓜子、松仁、榧子、白瓜子、南瓜子、花生、巴旦木(蔷薇科植
物的果子,可预防便秘、护肤健脑,巴旦木产于新疆天山以南喀什绿洲。)这些瓜果,我们见过吃过,甚至常食。但干果中的榧子(又称香榧、赤果、玉山果、玉榧、野杉、柀子、羊角榧、细榧、属红豆杉科植物的种子。它有润肺止咳通便作用),夏威夷果(别名昆士兰栗、澳洲胡桃。属常绿乔木,双子叶植物)。两种不常见,可能很少吃,也可能没吃过,因为它们不是产于外地,就是生长于国外。榧子产于浙江昌化、临安、江苏、福建、湖南、安徽等地,夏威夷果产于澳大利亚昆士兰洲和新南威尔洲,现在美国、肯尼亚、南非、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巴西也有。我国1910年引入: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四川、福建等地。
红楼中写到的花卉有:荷花、海棠花、白海棠花、桂花、金桂、菊花、水晶球白菊花、牡丹花、茉莉花、红梅花、腊梅花、玫瑰花、蔷薇花、桃花、杏花、兰花、芙蓉花、金银花、芍药花、水仙花、单瓣水仙花、金凤仙花、茶縻花。并蒂花、月季花、宝相(蔷薇花的一种)、蓼花(多年生植物、花小、白色或浅红色)、藤花(蝶形花科紫藤属下的一种,大型落叶木质藤本)、楼子花(多为荷花。称重台、外形象楼房一样一层一层的,如荷花中的重台莲,它多为人工选育,娇贵且易退化)、木樨(桂花、木樨科常绿灌木或乔木、包括丹桂、金桂、银桂、四季桂)、薜荔藤萝(攀缘性木质藤本、属药、可归花草)、杜若(别名地藕、竹叶莲、山竹壳菜、鸭跖草科、杜若属、多年生直立或上升草本)、蘅芜(菊科下属的一些植物,多为草本,古人称香花香草为蘅芜)、苣兰(兰草的一种)、金葛(属园艺栽培品种,是室内观叶植物),金登草、玉蕗藤(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紫芸(芸香属植物,多年生草本,因其下部为木质故又称芒香树)、青芷(伞形科多年生草本)、丹椒(花椒)、靡芜(一种香草、又名斩茝、薇芜、江蓠。别称山鞠穷、香果、马衔、雀脑芎、京芎等)、风莲、蕙草(古代著名香草、因多产于零陵、故又叫零陵香有药用价值)、岁寒三友(指松、竹、梅经冬不衰。红楼中说岁寒三友鲜花可能指梅花、
墨梅和雪梅)、玉堂富贵(指玉兰、海棠、牡丹、桂花)、香草(指香荚兰,可作香料)、碧桃花(蔷薇科落叶小乔木、是桃的变异,只花不果)、女儿棠(蔷薇科苹果属,又名小果海棠、海红、子母海棠。传说原产于女儿国)、芙蕖(即莲花,多年生水生植物)、芭蕉、佛手、仙草(一年生草本宿根植物。又名仙人草、凉粉草、可入药)。奇花异草、四季芬芳,把红楼装点得更加漂亮,让红楼不时的喷放芳香。
特别是大观园美景难尽述,毫尽笔墨只能说五六成。楼阁亭榭,山水桥洞,树木花卉,鸟虫蝶蜂。不难想象,春季百花争艳,夏季荷葱池清,秋季霜叶映天,冬季雪恺松青。园艺家笔下神仙境,此园不负大观名。
编后语:本期连载到这,未完待续。请注意查阅下期010《我以我血艳红楼》之[红楼十二"说"](十至十二)说。



作者简介:拜东涛,网文名商山更夫,一九四八年十一月生,陕西省商洛市人。一九六八年二月入伍,历任排长、副政指。一九七九年元月调陕西丹凤县武装部,历干事、参谋、部长。一九八六年六月随武装部改制退役。一九九O年上省党挍,毕业后任商洛市文化局副局长、调研员。二O0八年退休。作品:《我以我血艳红楼》、《我以我歌颂石头》,另有少部分诗词及文章。

编者简介:笔名汉上沙,原名陈大清,出生于一九五八年十一月,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人,中共党员,一九七六年入伍,服役于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工兵第十四团,一九八O年退役。乡镇公务员退休,现为汉中百利原盛财税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国风社陕西分社认证编辑,居住地陕西汉中。饮酒花树下,诗自成两行。

编审简介:张富贵,男,汉族,1955年8月8日出生,甘肃省泾川县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先后从事教育、军旅、公安和青海石油党群、职业技能鉴定、人事服务等工作,退休后定居西安。作品见《中国培训》《中国石油》《青海石油报》等纸刊及网络平台。诗观:抒心志,言真情,以诗歌为载体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现为国风社陕西分社副社长、副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