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瞬间 党史诗篇》
(组诗)
23. 敌后抗战最难时
文/谢春华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敌后战场的斗争形势日益严峻
1941年到1942年
中国敌后抗战到了最困难的时期
抗战进入了黎明前的黑暗
1941年2月,日本冈村宁次发布军令
要在四个月内把华北的共产党和八路军消灭干净
6月,德国对苏联发动大规模进攻
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引爆太平洋战争
1942年1月,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宣告形成
此时,日本为把中国变成其太平洋战争的后方基地
加紧了对华作战和殖民统治
日军对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反复“扫荡”“清乡”
甚至使用毒气和细菌武器制造“无人区”
大肆破坏毁灭抗日军民的生存环境
此时,敌后抗日力量遭到了重大伤亡
八路军、新四军从五十万减少到四十万人
根据地面积缩小,人口从一亿减到不足五千万人
国民党停发了八路军的军饷和物资供应
还对陕甘宁边区实行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
此时,广大军民不畏强暴不怕牺牲
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有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舍身跳崖
有新四军“刘老庄连”全部壮烈牺牲
有左权、彭雪枫等将领身先士卒以身殉国
此时,为坚持抗战,巩固抗日阵地
党中央开展了延安整风和大生产运动
加强了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
减轻了人民负担,改善了军民生活
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思想和物质基础
24. 鼎力自强整“三风”
文/谢春华
1941年,中国共产党成长到二十岁
从嘉兴南湖到井冈山到瑞金
从长征渡口、贵州遵义、雪山草地一路走来
年轻的党历经了多次的挫折和失败
终于在陕北延安站稳了脚跟
1941年,全国党员发展到八十万人
他们90%是抗日救国时投身革命的新党员
他们政治素质不高,缺乏斗争考验
党内思想忽左忽右,教条主义时隐时现
在延安,年轻的党在查找自身犯错的思想根源
1941年皖南事变,千古奇冤震惊中外
让党再次觉察到教条主义的危害和根源
使党思考尽快改变与共产国际的关系
及时从根源上破除教条化的思想氛围
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在延安拉开
党内反复出现的左倾和右倾错误
主观主义是根源,党八股是文风表现
只有纠正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清除党八股
才能启发生动活泼的革命思想
才能发扬实事求是的革命精神
在延安,毛泽东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
发表了《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演说
在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阐明了革命文艺的发展方向
1945年4月,党中央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使中国共产党走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道路
延安整风,是一次全党范围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
目的是鼎力自强,任务是整顿三风
让党内的学风、党风和文风发生根本性转变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
使全党空前团结并进一步成熟起来
延安整风,破除了共产国际和苏联的教条束缚
确定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
为新中国的社会道德和社会风气
奠定了全新的架构和风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