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河文学》编委:
名誉主编: 华晓 春 姚化勤
主 编: 一骑红尘
小说.散文编辑:在路上
古诗词校对:长思瀚宇
古诗词编辑:蓝天白云
美术编辑 : 冰清
执行编辑: 兰 子 刘均生
校 对: 雨 寒
副 主 编: 雪 儿 冰 波
编 委:雨寒 一骑红尘 蓝天白云
刘均生 兰 子 高山峻岭 在路上 冰清
冰波 雪 儿 长思瀚宇 冬 雁
(以姓氏笔画为序)

本期上刊作者:兰子 范友军 刘西安 廖诗军 一骑红尘 雨寒 观澜 刘
均生(排名不分先后)

◎散文坊
◎我的厨房生涯
文/兰子
小时候只操心吃饭,不操心做饭,长大后听信了一句格言“你活着是为了吃饭,我吃饭是为了活着”,于是,成家后,我的厨房就成一个乱七八糟的世界。
我记得许多厨房里的第一次经历。第一次做蒸豆角,没蒸熟,重新放锅里炒吧,一炒,有点糊,加水吧,于是越炒越粘,后来粘成了浆糊,趁没人看见,扔了。第一次做咸稀饭,是用煤火炉上,火口小,上层生面糊,下层糊锅了,一搅拌,一锅半生半糊,趁没人倒了。第一次炸鱼,油温不够热,鱼一直不漂,搅一下吧,以防下面的糊了,一搅不当紧,鱼肉和鱼骨头轻松分离,舍不得扔,自己偷偷地吃了。第一次蒸馍,切得馍个头太小了,装几锅才蒸完。第一次擀面条,薄的地方透明了,厚的地方手指厚,两岁的小外甥用手掂着说:“大泥鳅!”
母亲曾经说:“不学会做饭,看到你婆家不挨打受气!”但我并没因为这句话就害怕,就认真学做饭,因为我真不喜欢做饭,也对吃饭没兴趣,只要能吃饱,什么饭无所谓。
成家后,当家的对我做饭也大跌眼镜,曾经不止一次,用心良苦,让我站在他身边学。可是,用不了五分钟,已经抬头看天了,因为天上的云很好看,蓝天白云,把眼睛勾过去了,天上的鸟很好看,叫的也好听,所以眼睛从云儿家又拐弯到鸟儿家串串门儿。至于厨房里发生了什么事,下次再看吧。为了让我有做饭兴趣,当家的还特意做了独有的厨具,但,那都是这个白费心机。
也许一个称职的母亲最起码能给孩子做出可口的家常便饭,可我不能,一直都不知道生熟,不知道咸淡,不懂火候,更不会翻着花样哄孩子吃饭,所以孩子们都不愿意吃我做的饭。
漫长的岁月里,连家庭主妇就做不了,我不知道我能做什么!想到这一点,心中充满愧疚感。今天,怀着赎罪的心里走进厨房,用心去做一顿早饭,结果如何,只能等结果出来,但愿能及格吧!

◎我的父亲
文/范友军
父亲最爱在院落里的菜地里转转。父亲姊妹们四个,他排行最小。爷奶待他很娇。过惯了简朴生活的父亲,常常嘱咐着子女要珍惜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父亲的一生很坦荡的,无私的。他曾救过八路军伤员,参加过豫东游击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解放后,放弃组织安排的工作,回村参加劳动,一干就是几十年。岁月染白了他的双鬓,日子塑造了他不屈的性格。面朝着黄土背朝着天,穿梭在田野里,用炽热的爱呵护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丰收和喜悦挂满了他的脸庞,面对鲜红的党旗,他总念叨着,幸福是党给的,人要懂得感恩……
日子在岁月里流淌。八十多岁的父亲身体特别硬朗,过惯了俭朴生活的父亲,总把儿女给的零花钱不舍的花,攒起了交党费和捐给村里的小学。他不止一次地告诫我们,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多做好事和善事,内心活得才更踏实。
从孩提时就知道,庄稼地里的活父亲样样都很精通,扶镂,锄地,耙地,跺跺,打场,刻砖坯子,烧窑……用父亲的话来说,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着咱咋着,只要肯下劲,没有学不会的东西。大哥曾说那时最累的活就是去西乡用架子车徒步给生产队窑场拉煤,父亲一周可跑二趟。尽管累,生产队给的工分高,有了工分,可分点粮食,家里人也好填填肚子,不至于让人饿得大白天两眼如见星星一般。
父亲说,那段日子的确锻炼了人,磨练了人,从那时走过来的父辈们每根血管里流淌的是刚直不阿,顽强不屈的血夜,如今身体都特别硬朗。
生产队解散后,土地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制,父亲在院落里开垦了一片小菜园。他说家里的菜园地一定要种好管理好,自家种的菜不仅吃起来放心,而且一年算下来光买菜的钱能省多少,况且菜园里的菜也可方便左邻右舍,何乐而不为呢。
有雨的日子里,父亲在村里是闲不住的。村前村后坑洼不平的路他拉着架子车垫个不停,用父亲的话来说,要想方便自己,首先要方便别人,没钱修路,咱自己修,也为上学的娃的做点好事,将来他们成才了,有出息了,肯定不会忘了乡村,村里的路一定全是平坦的水泥路。
后来,日子富裕了,村落里的路也真应了父亲的话,宽宽的,厚厚的全铺成了水泥路。每一次父亲望着明光发亮的水泥路时,总激动和兴奋地念叨着,这福,可都是享的是共产党给的福,到啥时都不能忘了党的恩情……
父亲的话很对,父亲的话很真。他的话一直影响着我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尽心尽责,不忘初心,完成使命,真正做到了无愧自己,无愧人生。
春去了,夏来了,蛙鸣叫着,荷花开了,蝉在村西头的桐树林里欢唱着,日子在每一天的朝霞里越过越富有,世间明朗,万物生机勃勃,呈现出锦锦向荣的新景象。
夜深人静,月儿当空,夏风拂起。此时,仿佛我闻到父亲的菜园里散发的股股清香,直浸人的心窝。

◎ 诗苑天地
◎致李兰娟(诗歌)
刘西安
17年前抗击非典
留下一个英雄的名字李兰娟
新冠病毒 肆虐武汉
是您慷慨激昂、大义凌然
向国家献言
武汉必须封城
您第一个向新冠病毒宣战
长江有意化作泪
抛洒愁绪展笑颜
长长的梦里
您的目光越过了千山万水
心系大武汉
几多不平几多心酸
白天和黑夜交替
您只睡了三个小时
四天三夜您经历了四季的冷暖
润物无声地眼泪
您将黑夜拧成春风细雨
巾帼绽放青春的花期
您就是当代的花木兰
抗击疫情建奇功
年过古稀不缷鞍
是您把春风飘在黄鹤楼上
是您把春天立洒江汉口岸
您的名字满含人生的希冀
用心灵点燃生命的灯
用坚强编织美丽的彩虹
李兰娟
我们的母亲啊——
您是中华儿女的骄傲
在灵魂深处喷薄着芬芳的温暖
大爱无疆
鞠躬尽瘁为人民
您就是老百姓的救星李兰娟

◎割 麦
文/廖诗军
烈日
在天空中闪烁
汗水
从炙热的脸颊上滚落
躬起身
像一把镰刀
在浩瀚的海洋里收割
擦把汗
眺望着金色的麦浪
直起身
舒展下酸疼的骨骼
岁月的沧桑
刻满了黧黑的面庞
甜蜜的笑语
溢出了腮边的酒窝
握起沉甸甸的麦穗
捡起一首首丰收的歌
这就是您啊
我的父老乡亲
辛苦换来的收获
欢快地端上了餐桌

◎白云拥过我的头顶
文/雨寒
朝霞看着我的影子
蓝天听着我的脚步
一片片白云好像玉兔
在偷偷对我关注
迈着轻盈盈地脚步在行路
我望着天上的白云
好像草原上的白羊
有的静卧有的奔跑
还有的正在吃草
真想去天空抱一抱
河堤上杨柳青青
水里映着天上的星星
小鸟在天空掠过
呼着白云叫不停
低云徘徊
拥着我的头顶
呼喊着我的学名
你轻轻地走轻轻地来
也不用匆匆就走开
风牵着你的裙摆走过来
一堆堆故事入你怀
一片桑麻吻你腮

◎致离我最近的树
文/兰子
我是一粒飘浮物,
孤独无依,
随时被风驱逐。
我努力将你依附,
渴望你的庇护。
没有我,
你空虚孤独,
没有你,
我六神无主。
相遇,
没有碰撞的音符,
但,从此,
雨来我们同歌,
风至我们齐舞,
岁月不再是无谓的虚度。

◎古风清韵
◎七律·夏荷
文/观澜(内蒙)
一池荷叶碧连天,玉立花婷红俏妍。
蝴蝶飞塘痴蕊舞,蜻蜓超水戏莛绵。
划波蛙叫陪溪客,降雨珠玑拨綠弦。
风动如潮飘丽影,净莲月下韵生泉。

◎夏至(外一首)
文/马学令
芒种忽过夏至忙,青苗绽叶麦归仓。
日光直照复节季,阳气亦足时最长。
土蝉初鸣高音起,连雨蛙声如海浪。
从此炎热寻绿萌,人生苦短夏嫌长。
◎抗旱浇地
四野环顾农田黑,芒种过后浇瓜夜。
刚收麦子又抗旱,以后劳作忙连月。
沙地播种萌新苗,银河仰望星明灭。
一声吆喝回家了,地头鼾声如雷裂。

◎夏至 晴望
文/刘均生
一年一度昼最长,万物勃勃生机昂。
麦后两场及时雨,青苗遮盖麦茬黄。

《兰河文学》征稿
《兰河文学》是一颗闪耀的明星,在豫东大地冉冉升起,
《兰河文学》立足河南面向全国,欢迎各位有志之士加入《兰河文学》队伍。《兰河文学》以“高雅,唯美,国风”的理念,精心为正能量艺术爱好者提供抒发情怀、展示才艺、学习交流的园地。
《兰河文学》属微刊,主要收录诗歌小说、散文,文学评论。
对稿件要求:
一、作品立意要新,内容健康,积极向上,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拥护社会主义。杜绝政治敏感问题,一旦发现,永不录用。
二、《兰河文学》微刊开辟如下栏目:(诗苑天地) (古风清韵) (小说园地) (散文花絮),现代诗每首限制20行以内,力求精简,思想健康,富有意境、内涵和跳跃性;格律诗平仄押韵符合要求,用新韵要注明。
凡是在《兰河文学》发表的作品,择优推荐到《文学百花苑》《暮雪诗刊》《中国乡村》杂志发表。
《兰河文学》从创刊即日起努力朝纸刊方向发展。欢迎各位文学爱好者、作家踊跃投稿。
本刊暂无稿费,不开通赞赏。
另外招募主编、副主编,诗策划若干名。
联系电话:13283719267(微信同号) 投稿邮箱:1760277215@QQ.COM
投稿须知
一、作者在投稿之前认真检查作品,对错字、错误句子进行修改后方可投稿。
二、投稿可以通过邮箱投稿,也可以在《兰河文学》交流群贴稿,投稿时标准“投稿”字样。
三、稿件要求原创首发,禁止一稿多投

点击二维码 关注兰河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