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受成功
文丨冯超
今年暑假,我随爸爸妈妈到安徽黄山旅游,充分领略了“江山如此多娇”以及“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真正涵义,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引用优美的诗句,开门见山,点明主题。)

乍到黄山,美丽的景色、旖旎的风光便使我流连忘返。那千姿百态的黄山松、那嶙峋突兀的奇峰怪石,那缥缥缈缈、朦朦胧胧的云海,那神秘而又有着神奇疗效的温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被誉为黄山四绝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在猛烈地扣击我的心扉。(描写黄山的美景,为下面写自己攀登莲花峰作铺垫。)

攀登莲花峰,是我这次黄山之行最自豪的事。这莲花峰是黄山第一高峰,海拔1864米,峥嵘挺拔,直插云天,它比黄山驰名中外的天都峰整整高54米!

爬呀,爬呀,仅仅爬了半个多小时,我便挥汗如雨,腰酸背痛,脚上起泡了。原来兴致勃勃,嚷着要登上黄山之颠的我,现在却像瘪了的皮球——泄了气。我想乘缆车登山,可是莲花峰上不通缆车;我想像有些老弱的登山者一样坐民工抬的竹椅子上山,但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不好意思开口;我想偃旗息鼓,回转身去攀那些不那么高、不那么陡的山,又怕爸爸妈妈笑话我。(写自己爬山过程中的心理活动。)

这时候,一个坐在对面岩石上休息的挑山工出现在我眼帘。他长得不高,也不很强壮。黑黝黝的皮肤上闪映出生命的顽强,似乎他刚从大作家冯骥才笔下的《挑山工》中走出。父亲上前去同他攀谈。“你这担子有多重?”“二百多斤。”“每天都挑吗?”“恩。一天两次。”“这么重的担子,挑得很累吧?”“对,一天挑下来,骨头好像要散架,这里酸,那儿痛,可慢慢地就习惯了。”他告诉我们,他由于家里穷,儿子上不起学,只得干这行。每次上山的时候,他都想着坚持就是胜利,成功就在眼前,就这样一次一次地登上了山顶。

听到这里,我很感慨。一个挑山工,一个普普通通的挑山工,硬是凭着顽强的毅力和坚强的信心,取得了似是平凡而实际不平凡的成绩。他为我们作出了榜样,激励我们前去登攀。于是,我们昂起头,大踏步地向山顶爬去。在我面前,一个妇女搀着一个七八岁的孩子也在爬山。那孩子戴着一条红领巾,显得朝气蓬勃。“孩子,这山太高,我们回去吧!”母亲说。“不,我不回去,我一定要爬上山顶!”孩子的态度很坚决。听到这里,我只觉得脸上一热,爬起来轻快多了。(写路途中遇到的挑山工和小朋友的精神感染了我。)

终于,我们爬上了莲花峰。在这黄山之颠,我们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伴着弥漫的山岚,我们全家在莲花峰上合影留念。这时候,我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因为我成功了。(写自己登山成功的快乐。)

感受成功,使我走向成熟,走向辉煌。(结尾点题,深化主旨。)

【薛老师点评】文似看山不喜平。有故事的文章才吸引人。本文写自己攀登黄山莲花峰时感到累了,是负重攀登的挑山工和一个只有七八岁却在努力爬山的孩子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动了“我”。于是,我也昂起头,努力向上攀登,感受了成功的甜蜜。本文选材好,立意新,叙事具体,描写生动,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注:冯超同学的中考语文和高考作文都是薛汉忠老师指导的。他高考语文129分(总分150分),考取南开大学,是德国马尔堡大学法学博士。他爱好阅读,勤于写作,已发表几十篇文章,是一个颇有前途的有为律师。
薛汉忠老师简介】
全国文学社团十佳名师、中国校园文学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十佳中学生文学社首席指导老师、叶圣陶杯全国优秀指导老师特等奖获得者。曾在北京、山东、河北、江西、浙江、江苏南京等地介绍作文教学经验或上公开课。
坚持40年与学生一起写同题中考、高考作文。撰写或主编书籍近100本,多家刊物发表各类文章近2000篇。主要精髓在《作文指导快捷通》(想提高作文水平的同学,欢迎关注“薛老师作文助考平台”微信公众号)。培养出5名市作家协会会员,学生发表文章2000多篇,6名学生出版个人文集,9名学生经北京现场决赛荣获“叶圣陶杯”“文心雕龙杯”等作文大赛“全国十佳小作家”称号。
一些学生通过☞《作文指导快捷通》的系统指导,考取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名校。浦江同学是市中考语文状元。赵玲芳同学中考语文150分,得分146分。伊铭同学(北京)中考语文150分,得分146分。唐卓涵同学高考理科语文160分,得分135分。冯超同学高考语文150分,得分129分,是德国名校马尔堡大学法学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