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深圳行
作者/周锦辉
深圳行,缘于深圳大学之行。
2009年9月,女儿入读深圳大学。报到的第一天,我们夫妇驾车从佛山三水出发,沿广深高速行驶,过了南头收费站,不远处,靠近深圳大学正门。
女儿第一次到深圳,看到闻名已久的腾讯高楼,耸立在深圳大学旁边,喜出望外。校园里有文山湖风景,百年柳树,桂花飘香,桅子花开,鲜艳夺目。女儿格外兴奋,路上的疲惫烟消云散,“儿行千里母担忧”,虽然不太远,但这是女儿第一次远离父母。
往后的日子,我们也不定时来深大看望女儿,逐渐熟悉了深大的校园,也熟悉了女儿的同学,同时也关注了深大的趣事奇闻。据说前任深大校长,为了方便师生沟通,设置了学生信箱,学生事无大小都可以直接向校长反映。有一次,前任校长章必功看到一封毕业生反映就业的信件,说某银行发出招聘广告,非211或985大学的学生不在招聘之列。当时的深大还不属211大学,章必功校长一方面鼓励学生去应聘,另一方面通知学校财务部,如果某银行不招聘深大学生,就撤销在该银行的所有资金账户。消息传出后,某银行立马更改招聘信息,给深大的学生开通了招聘绿色通道,完美解决了学生就业的后顾之忧。够霸气!这就是深圳大学,敢为人先!作为父母,我们明白了当时女儿毕业后,执意选择留在深圳工作的原因之一。

十年磨一剑,砥砺前行。女儿在法治的道路上施展才华,勇于进取,现已成长为粤港澳大湾区深圳的优秀律师,这是深大的骄傲,也是我们的骄傲。前任校长章必功曾在毕业典礼上说过的一句话,令我至今仍记忆犹新:“找一份工作,安一个家”,这是父母对儿女的叮嘱啊,朴实无华的语言感动了无数家长。“常回家看看”,满满的情感,毕业的情景令学子动容,天地为之感动。
现在女儿有一个温馨幸福的家,我们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帅哥外孙。亲家、亲家母的精心呵护,小外孙快三岁了,也很慬事,在幼儿园托幼班读书了。女儿、女婿选择师资优质的学校地段购买了学位房,落户深圳南山区,靠近深圳大学,小外孙今后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入学的学位问题也顺利解决了。我们也经常来深圳,小外孙也成了我们唯一的牵挂,毕竟我们的血脉相连,并在深圳延续。相聚的日子,聪明伶俐的小外孙拉着公公、婆婆的手,这一刻的感觉是无法形容的,幸福、开心、快乐!
每一次深圳之行,对于这片热土,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平凡人变得不平凡,人生变得富有挑战,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我们听着春天的故事而来,唱着夏天的歌,沐浴着秋天的风,经过了寒冬而收获了春华秋实。
梦,从这里开始,也在这里圆梦!
2021.6.25
注:1.同村兄弟的子女今年参加高考,向我咨询选择大学和专业,为此,我写这篇文章以告之并供参考。
2.值此表达对女儿的母校~深圳大学的感恩之情,同时对奋斗在深圳经济特区的年轻一代表示崇高敬意。


作者简介:周锦辉,1964年4月生,广东佛山三水人,中共党员,现从事保险业务工作。热爱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