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家*千家诗《七夕/杨朴》
未会牵牛意若何,
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
不道人间巧几多。
🌹数风流人物:杨朴(921~1003)北宋布衣诗人。字契元(一作玄或先),自号东里野民。世居新郑东里(郑韩故城内),好学,善诗,天性恬淡孤僻,不愿作官,终生隐居农村。常独自骑牛游赏。见到草茂林密幽僻的地方,就卧伏草中冥思苦想,每得妙辞佳句,立即挥笔成诗。曾独自带上手杖进入嵩山险绝处,构思成文100多篇。

[玫瑰]源远流长:诗人别出心裁,借乞巧立意,通过写人间奇巧己多,表现出,对世上尔虞我诈的所谓技巧愤激之情。
[玫瑰]天文地理:新郑,位干河南中部,新郑在上古称“有熊”,轩辕黄帝在此建都,帝喾时代,新郑为祝融氏之国,西周时期称为郐国,新郑素有“露天博物馆”之称。馆藏文物之多,轩辕故里,白居易故里,裴李岗文化遗址,后周皇陵,始祖山文化区等古迹。

[玫瑰]琴棋书画:《汉宫乞巧图》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为明人仿仇英之作,虽非仇英真迹,却也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和艺术价值的大型明代风俗画卷。七夕乞巧是古代画家热衷描绘的题材,流传至今的历代画作亦有多卷,《汉宫乞巧图》是其中年代较早、尺寸较大、保存较为完好的设色图卷,颇具代表性。探究七夕乞巧与古代女性的密切关系,描绘出中国古代女性的生活图景。随之岁月的更新,文化也随之更新,《七夕图》已非闺秀祈求美好姻缘的主题敬像,是现代男人祈求功名富贵的祈福图像。
[玫瑰]万花筒:七夕,是相隔于天河两侧的牛郎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此时民间少女们要陈设瓜果,朝天礼拜,向织女祈求智慧和巧艺;相传织女是织造汉锦的巧手,所以七夕夜空下的云彩特别好看;农家妇女自幼以纺织为女红,长辈口传手授,晚辈心领神会,这就是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由来。
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留传中国民间。而“七夕乞巧”节日便是由此而来,充分体现了中国丰厚的传统文化和独到的手工技艺,由于“七夕乞巧”的存在,中国传统文化在源远流长,由于“七夕乞巧”的美丽传说,大家也感受遥远的浪漫爱情。
早安吉祥,周五快乐🙏 🙏 🙏
2021/06/25重庆四面山晴[太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