湮没半个世纪的“斧头将军”
——记中央红军先锋团长黄开湘
路福贵
【前言】:在土地革命战争年代,闽浙赣苏区威震敌胆的“斧头将军黄开湘”;红军长征时期创造翻越夹金山、勇闯大草地、飞夺泸定桥、智取腊子口经典战例的“红军先锋团长王开湘”,就是同一位红军英雄——“斧头将军黄开湘”。“黄”“王”未分,以讹传讹,致使“斧头将军黄开湘”湮没历史长河半个世纪。
(1)
杨成武将军题写的“腊子口战役纪念碑”。
黄开湘当团长、杨成武当政委的紅四团,是中央红军长征中的“开路先鋒团”,那是中央红军长征铁流中的一把永不卷刃的尖刀,无坚不摧的开路先锋。
紅四团创造了血战青杠坡、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勇闯大草地、智取腊子口的五大经典战例。
这个红军长征先锋团的团长黄开湘和政委杨成武,就是被毛泽东高度赞誉的“斧头将军”和“模范团政委”。
杨成武功勋卓著,后来是开国上将,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中国著名的军事家。
而红军先锋团主官王开湘(黄开湘),在长征胜利结束后,就很少有人知道了。不仅如此,而且英雄黄开湘在他的家乡竟然蒙尘三十年。
这里深深蕴藏着红色英烈文化资源。
敌军闻之丧胆的“斧头将军”
黄开湘(1901-1935),1901年12月出生于江西省弋阳县漆工镇湖塘村,兄弟姐妹7人,黄开湘是家中长子,下有四个弟弟、两个妹妹。他从小作木匠、箍竹桶为生。
黄开湘的母亲方尚香,是赣闽粤苏维埃主席方志敏的堂姑。
黄开湘与方志敏、方志纯感情深厚。
1925年8月,方志敏受中共江西省委的派遣,到弋阳县开展农民运动,黄开湘协助方志敏在漆工镇近百个村子建立了秘密农民协会。
1926年秋,由方志敏、黄镇中介绍黄开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11月参加了弋阳、横峰6万农民年关大暴动。
1929年初春,黄开湘陪同方志敏出席德兴县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时,从弋阳磨盘山出发,手里提着扁担、斧头,看起来好像是上山砍木料的。
当他们走到白马岭时,被反动靖卫团围住。有一个人惊叫起来:“他就是方志……”“敏”字还没说出口,黄开湘一斧头就砍倒一名敌军,同时一把抓住另一名敌军头目,枪口指在敌人胸口,端了敌军一个哨所。
此后,“一把斧头端了敌人一个哨所”的威名远扬。黄开湘当选为县苏维埃军委主席。
1929年4月,黄开湘担任上饶临时县委书记。后任赣东北独立团政委。
7月4日,奉命攻打景德镇。他们抓获几个哨兵,换上保安团的旗号,6日凌晨抵达景德镇城门。
守城敌军开门时,几个俘虏兵突然大叫:“快关城门”。扮作敌团副的黄开湘迅速将一把斧头插进城门的缝隙,使城门不能关闭。
后续同志向门缝内投进手榴弹,轰、轰几声,炸死敌兵,打开城门,迅速攻入景德镇,俘敌400余人,缴获长短枪500余支,缴获黄金2000余两、银圆50万元,还吸收了一大批煤矿、瓷业等产业工人加入红军队伍。
“斧头将军”大名不胫而走,更加传播四方,获得中革军委表彰。

1930年,中革军委任命黄开湘为红军第十军参谋长。
1930年7月21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成立,中革军委任命黃开湘為红十军参謀長。
8月1日,贛東北苏區工农兵代表大會召開,成立了贛东北特區革命委員會,方志敏任主席,黃开湘當選為執行委員。
9月,紅十軍又攻克鄱陽、湖口、都昌3座县城,紅十軍主力由3个团扩编為3個旅,成立赤色警卫師,黃開湘任師長。
雪中送炭,受到中央表彰
1933年春,赣东北苏区与中央苏区联成一片,中央电令闽浙赣省红十军赴中央苏区参加第四次反"围剿"斗争。
黄开湘匆匆告别母亲和妻儿,随政委邵式平、军长周建屏奔赴中央苏区。
这次闽浙赣苏区带给中央苏区的礼物计黄金2000两、银圆100多万元、药品40余箱,这对经济极为困难的中央苏区无异于雪中送炭,解决了燃眉之急
。周恩来、王稼祥、朱德在接见红十军领导人时,夸奖赣东北苏区为中央解决了大问题,并亲切地称黄开湘是“斧头将军”。

朱老总听说黄开湘喜欢用斧头肉搏,立即把自己的手枪解下来送给黄开湘说:“今后不要用斧头肉搏了,这支枪就送给你了”。
黄开湘看到这支乌黑锃亮的左轮手枪,不好意思接。
朱老总笑着说:“这枪不好吗,是从张辉瓒手中缴获的,德国货。”
黄开湘立刻敬礼接下了朱德的礼物。
周恩来也笑着说:“你们给中央送来这么多黄金、白银,中央也没有什么东西送你们。这样吧,我这块表送给你,给你这个斧头将军装备装备”。
1933年9月,中革军委任命赵尔陆为总供给部部长、黄开湘为总供给部政委。
但是,在博古、李德左倾冒险主义指挥下,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形势越来越严峻。
根据地日益缩少,按照当时的供给标准,机关工作人员每天只有0.8斤粮食,博古为了讨好这位“洋顾问”,特意关照供给部负责李德的物资供应。
他一天要抽去一铁筒高级香烟或雪茄,天天晚上都要吃夜宵。
黄开湘对李德的所作所为憋了一肚子气。有一次,李德又到供给部要牛肉、要罐头,管理员向他解释没有这些罐头,是否先领一些鲜蛋回去。
李德又叽哩呱啦地骂开了。这事被黄开湘撞上,黄开湘指着李德说:“你这个绝三代的东西,少在我面前充爷老子”(弋阳土话)。李德很生气,但是对他毫无办法,只能说:“公牛,好斗的公牛”。
黄开湘找到周恩来,要求上前线。
1934年春,军委命他接替谭政,任红一军团一师政委。
他与师长李聚奎率部参加了广昌保卫战、石城阻击战、老营盘穿插战等。
(未完待续)
后记:本文作者路福贵,笔名“路明”,我称他“路叔”。河北丰润县人,1933年出生,资深中共党员。1949年随大军南下,是当时最年轻的干部。
六十年代担任过地委第一书记的秘书,被称为“邵阳两支笔”的第一笔,文笔特别好。路福贵同志还担任过绥宁、邵阳两个县的县委书记。
后担任湖南环保局副局长。离休后被湖南省委特聘为党史联络员。现在居住在天津市。
他称我“小王”,言必称“看着我长大”。因此我们为忘年之交。编发这组革命回忆录事先征作者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