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歌子-夏日心灵的震憾
——观建党百年上海图书馆万种红色文献展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
6月24日,上海图书馆珍藏红色文献展开幕式暨《上海图书馆藏革命文献总目·书目编》《上海图书馆藏革命文献总目·图录编》首发式在上海图书馆举行。

红色文献是革命文物的重要形式,是承载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上海图书馆馆藏红色文献展开幕首日,游人如织。万种珍藏红色历史文献原件诉说源于上海的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奋斗历程,让每位观展游客心灵震撼,泪润双眸。

上海图书馆是全国少数几个设有革命历史文献专藏的公共图书馆之一。早在1949年以前,以老馆长顾廷龙先生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在白色恐怖的环境下,积极搜集、保存了一大批革命(红色)文献。1949年以后,上海图书馆继续大力征集、收藏革命文献图为《共产党宣言》初版(图左)与《共产党宣言》再版(图右)。值得一提的是,书名误印为“共 党 产宣言”的1920年8月初版《共产党宣言》目前已知的国内收藏仅12本。

目前,上海图书馆共收藏有各类革命历史文献原件近万种,1万5千余册(件),其中部分文献属海内孤本。由于历史原因,革命历史文献的出版、发行、保存都极为困难,传世稀少,留存至今的革命历史文献,其珍贵程度不言而喻。

这些革命文献时间跨度约近半个世纪,主要包括了记录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和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产生过影响的文献;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并将马克思主义应用于各不同学科领域的文献;各革命根据地出版的各种文献。

除常见的图书、期刊、报纸等文献类型外,上图馆藏革命历史文献又有照片、传单、地图、手稿等类型、甚至还有请柬、席位册、证 件等档案资料。图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理论性机关刊物《布尔塞维克》。1927年10月在上海秘密创刊,先后用《新时代国语教授书》《中国文化史》《金贵银贱之研究》《虹》等9个伪装封面。

在《上海图书馆藏革命文献总目·书目编》收录了上述各种图书及非书资料,总数近9千种,全部条目按分类编排,不再区分文献类型。而《上海图书馆藏革命文献总目·图录编》在馆藏的近万种红色革命历史文献中,选取近500种文献,其中中文图书400余册,传单、布告、钱币等非书资料50余种,另有期刊、报纸、外文文献等近30余种。

据了解,本次展览的文献均精选自馆藏中具有代表性、珍稀性的红色文献,共展出1915年至1949年的各类文献63种,97件。

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希望广大读者们能够通过这些馆藏红色文献,管窥先进思想在中国大地传播发扬的过程,也能看到百年来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前赴后继的奋斗历程。

据悉,本次展览在上海图书馆第一展厅从6月24日展出至7月7日。展出期间,上海图书馆的各主要新媒体将持续推出围绕上图珍藏红色文献的展品介绍与展览导读。

笔者首日观毕,特赋《南歌子》为评为纪。
心与灵对咏,
情同月互流。
百年红色秘藏楼。
夏日上图开馆、客人稠。
淞沪初源地,
沧浪驾赤舟。
文书孤本岁痕悠。
激荡风云再现、润双眸。
——2021年6月25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新上海诗社副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