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人物传记随感录316
任继愈
任继愈(1916年4月15日~2009年7月11日),字又之[1],山东平原人。著名哲学家、佛学家、历史学家、国家图书馆馆长、名誉馆长。师从汤用彤、贺麟。
1942年至1964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先后讲授中国哲学史、宋明理学、中国哲学问题、朱子哲学、华严宗研究、隋唐佛教和逻辑学等课程.并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课程。
1964年,负责筹建国家第一个宗教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任所长。致力于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佛教史和中国哲学史。专著有《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中国哲学史论》、《任继愈学术论著自选集》、《任继愈学术文化随笔》、《老子全译》、《老子绎读》等;主编有《中国哲学史简编》、《中国哲学史》、《中国佛教史》、《宗教词典》、《中国哲学发展史》等。此外,还主持《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中华大典》等的编辑出版工作。
2009年7月11日4时30分,任继愈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3岁。
读《任继愈离世,国学如何热?》有感
他把总结中国古代遗产
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与使命
他是传统文化的守望者
主持整理和编纂的古代文献的字超过了10亿整
在中国这片深厚的土地上
他探索研究国学的脚步永未停
毛主席曾评价他是“凤毛麟角,人才难得”
他的老师熊十力也说他是“诚信不欺,有古人风”
他主编的《中国哲学史》作为高校教材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哲学工作者
他著作等身大家风范赢得了学人的尊敬
他为人低调从不张扬
但他的“三不主义”却在社会上有着强烈的回应 1
国学原本只是象牙塔中少数学者研究的纯学术
只因有了他的贡献学界民间才突然掀起了一股强大的国学热风
他有说做如一的学术品格
他一贯提倡“沉潜笃实”的学风
他虽然永远离我们而去
但他的精神品德却永远值得后人学习与传承
注:三不主义即不出全集、不赴宴请、不过生日。
作者简介:
陈宝田,笔名龙山石,男,1949年2月出生,山东肥城人,中共党员,中学教师,诗人,书法家,毕业于泰安师范专科学校。一生热爱文学,尤其喜欢诗歌创作,有作品见诸报端,为首届感动中国文化人物得奖主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