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久红,祖籍湖北蕲春,出生地新疆阿克苏,居住地山东东营。教书育人三十载,闲暇时舞文摄影。出版过散文随笔集《流年碎影》,文章散见纸媒和公众号,偶有获奖。

无意间看一个电视节目《绝密档案》,正好说的是蒋碧薇和徐悲鸿,以前也略知一二,但没有认真去读他们的故事。这几天,查了可以查到的资料,简单梳理,站在女性的角度,以一个活着的平凡的女子的身份来评析一下一位逝去的出名的女子------蒋碧薇。

一、叛逆、勇敢。在十七岁的年纪,敢于违抗家里的订婚,和一个几乎没有深入了解的男人私奔。其实,在我看来,当时的蒋碧薇和徐悲鸿只是彼此的欣赏更多些,谈不上刻骨铭心的爱恋。所以,碧薇是大胆的。一个名门闺秀,走这一步,是冒险的。也许是骨子里的逆反细胞,让碧薇走上这条不寻常的路吧。不管后来的生活如何,至少当时,她是抗争的,是独立自主的,是勇气可佳的。
二、名流、颠簸。跟着徐悲鸿这样的男人,注定这一生是要不平凡的。碧薇可以说是从此登上了上流社会的阶梯。尽管,曾经有过捉肘见襟的窘迫。那时的他们,虽然物质贫乏,精神上还很富裕。徐悲鸿的事业慢慢起色,碧薇在社交圈里如鱼得水。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她的叛逃应该是完美的。可惜命运弄人。
三、分离、背叛。在出现裂隙时,徐悲鸿选择了逃避。一个风华正茂的艺术家,很容易得到女性尤其是女学生的青睐。徐悲鸿移情别恋了。他倒是坦诚了,碧薇做出了大部分女性都会做出的举动,哭闹。结果是徐悲鸿和孙多慈苦恋八年未果,也让徐悲鸿和碧薇公开撕破了脸皮。如果,碧薇像张道藩的妻子苏珊那样地处理婚外情,那命运估计是另外一个样子了。可是,碧薇是碧薇,不是别人。命运的悲剧往往是性格造成的。碧薇遭遇了小三,后来自己也当了小三。
四、苦恋、悲情。遭遇事实婚姻不幸,碧薇终于接过了张道藩递来的玫瑰花。在断然离开徐悲鸿的时候,碧薇要了一大堆的补偿,包括现金100万和很多字画。这些够她后半生衣食无忧了。她居然还是选择做张道藩的情人。
在50岁的时候,舍下一双儿女,跟随张道藩去了台湾,公开做张道藩十年的情人。那十年,他们是你浓我浓,光是情书就写的2000封,可见情感之热烈。张道藩无视妻子的哀求,甚至放弃立法院长的认命,就要和碧薇在一起。所以,他们之间是有真爱的,为此也做出了一些牺牲。如果一直这样,倒也是个完美的爱情故事。命运又一次弄人。
五、回归、孤寂。再浓烈的爱情也经不住岁月的沧桑。十年之后,张道藩浪子回头,回归家庭。碧薇黯然退出。男人是不可思议的动物,在冷落妻子那么多年之后,回头还是回归家庭。在张道藩的回忆录《酸甜苦辣的回忆》中,居然只字未提碧薇,对自己的妻子赞誉有加。苏珊是应该得到赞誉的,守着空壳的婚姻等待浪子回头,碧薇难道连提都不值得提吗?最后,在张道藩的眼里,碧薇是什么?是一个让他避之不及的怪物吗?碧薇最大的悲剧莫过与此了。小三永远斗不过正室。张道藩选择了满目青山空念远,不如怜取眼前人。
六、原谅、怀念。不管碧薇和徐悲鸿如何决裂,甚至对薄公堂,在碧薇的卧室里,永远放着徐悲鸿给她的画像《琴课》,在徐悲鸿去世后,发现他一直在身边珍藏着碧薇在巴黎时给他买的怀表。这大概就是最好的原谅和怀念了吧?人世间的爱恨情仇,莫说外人,就是身处其中的人,也难以名状。说不清道不名啊。碧薇是个幸福的女人,爱她的男人都很优秀,也让她品尝了真爱的滋味,有些女人终其一生也未能享受到爱;碧薇又是个不幸的女人,爱过,恨过,空了。
一生都没有得到一个女人最看重的婚姻。她是徐悲鸿的第二任妻子,是事实婚姻,没有法律手续。徐悲鸿登报申明和她解除的是同居关系。她是张道藩的情人,十年的共同生活,抵住各种非议,最后,还是退出张道藩的生活。然后离群索居,写了自传《我与悲鸿》,《我与道藩》上下两部。

这又显示出她矛盾的性格。和徐悲鸿28年的事实婚姻,一本书就够了;和张道藩十年的同居,要写两本。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和张道藩的婚外情更让她刻骨铭心吧?
徐悲鸿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女性中,也许廖静文是最大的赢家。她陪伴徐悲鸿七年,陪他走过人生的最后阶段,她可以理直气壮的以徐夫人自居,可以享受名家给与的光环。笑到最后的,不一定是最爱的,一定是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方式出现的人。
叹息!碧薇,你出现的有些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