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苏辙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
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
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
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
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
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书法: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译文
离别多长久,相聚于七年后的中秋。去年独在东武,望明月,惆怅无限。难意料,今朝会于彭成山下,泛舟汴河,同去凉州。有雅乐助兴,惊起岸上鸿雁,舟中客人,衣着华丽。明月无情正当空,不肯为人留下而西沉。今晚以酒待客,何其快哉,明夜又得独守孤舟,离愁依旧。害怕如同王粲,难以相聚,只能登楼相望。
赏析
“蜀中多才子,三苏天下奇”,苏轼、苏辙、苏洵父子三人在北宋文坛声名远播,有“三苏”之称呼,他们更是位居唐宋八大家和宋六家。苏轼写下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千古绝唱,其弟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也是文采斐然。
该词上阙直抒胸臆,回忆过去的别离,感叹今日相聚不易,泛舟古汴河,雅乐助兴,何其快哉,下阙则是笔锋直转,“相机时难别亦难”,相聚短暂,分别长久,明日又要一个人以孤舟为伴,只得举杯邀明月,以茶寄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