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采中华流花诗社美刊
第2021023期
总0000023期
承载新诗梦想,聆听香草时光;故事十年委婉,流花一水悠长;驿路风中有你,辞章亦可飞扬。流花诗社欢迎广大新诗爱好者光临。
——社长: 康俊英
风采中华流花诗社第23期命题
出题人:王谷丰
一、本期主题: 本期作业,词主题不限。现代诗以夏天为背景,题目《端午之殇》,《五月》。
二、现代诗:字数限二十行内,内容积极健康。
三、词牌为《荷叶铺水面》 ,用钦定词谱康与之体。
四、每人跟贴限投合计2首,禁止一稿多投。
1.鲤鱼常看
文/康俊英(吉林德惠)
怡人几度,清茶更满壶。
当时谁道此心孤。
白云识我意,认取夏花似最初。
临风一卷书,红尘感慨那,
万事也似空无。惆怅亦何须。
不若对湖波,看鲤鱼。
2.荷塘月色
文/王谷丰(安徽枞阳)
团团翠扇,临风月下摇。
花如出浴贵妃娇。
带烟挽皎洁,涤暑暗香冉冉飘。
垂杨几树高。
蝉嘶一阵阵,尽付夏夜逍遥。
恍惚入琼瑶。
濯锦梦悠然,鱼在遨。
3.晴晖晕雾
(用康与之词韵)
文/高新平(山东青岛)
晴晖晕雾,青灵艳藓苔。
辉光紫气映虹开。
涧花养蝶性,早恋野香久寄怀。
松烟绕树裁,游云隐崮脉。
约约绰绰峰回,黛媚俊无埃。
碧彩鬓云斜,簪似钗。
4.盈盈叠莲翠
文/梁旭清(四川广元)
波光滟滟,红莲绿藕香。
蜻蜓点水影萧狂。
小楼水叠翠,柳岸夕阳璀璨光。
凭窗玉女芳。
盈盈浣水帝,对影亦醉箫郎。
雾里又迷茫。
此去问浮云,何事伤。
5.荷塘月色
文/杨彩芹(河北唐山)
凌波翠盖,羞红菡萏妍。
芙蓉冉冉舞翩跹。
浅依绿柳曳,月色就成绝世缘。
朦胧不可言。
蛙鸣十里远,锦鲤噏动香鲜。
执念九穹天。
拒染淤泥尘,花凤仙。
6.赏荷午餐
文/李海龙(甘肃庆阳)
时逢正午,荷花傲挺阳。
蜻蜓点水赏风光。
热蒸暑气盛,不尽恋情色味长。
田园饭菜香。
人情世故实,唯恐又到清场,
落得遇忧伤。
撞响串风铃,轻乐芳。
7.夏日风光好
文/周福祥(四川)
依依翠柳,湖边暗影摇。
芙蓉出水映龙桥。
绝尘似玉洁,碧韵惠芳逸逸飘。
新藤节节高。
青蛙笑咪咪,月下恋侣逍遥。
对对唱民谣。
自在又悠然,君子遨。
8.五月莲花
文/在水一方
溪边五月,伊人采藕莲。
青青绿叶水涓涓。
瑟风又向晚,叠翠柳丝又岸悬。
清风草野欢,花盈袖手涧,
水上叶面肥鲜。把酒问青天。
对月唤金星,鸿雁还。
9.端午晨吟
文/意林新尉
林间律动,霞光映女神。
轻歌曼妙秀红尘。
晓风咏百媚,冉冉日升袖舞新。
花红五月晨。
端阳品粽意,玉笛一曲逍魂。
剑舞乐游人。
盛世慰英魂,强国民。
10.绿塘馨
文/草鸣
风轻绿动,时催雅伞开。
蜻蜓点水避尘埃。
浪招翠鸟喜,迅猛蓦然美味来。
新尖稚嫩乖。
泥中劲节迈,热赛竞展情怀。
焕发自身才。
待看艳姿娇,天艺裁。
11.乌海湖
文/古月示一口田
来乌海市,沿河有个湖。
前头岸泊客游舻。
堰边鸟展翅,绕到坝南看鳜鲈。
荷花艳媚姝。
莲肥藕自壮,叶柄互衬相扶。
水面叶平蒲。
绿色碧波俘,湖鸟凫。
12.睡莲
文/任公子
浮生艳冶,缘铺绿紫妆。
花期错落沁幽香。
性情独别致,露透蕊羞夜寝藏。
争春出水忙。
心慵引鲤戏,洁雅喜沐精阳。
意懒卧迷郎。
逸境惜卿贞,萦圣光。
13.端午节吟
文/徐宜华(湖北)
青天瞎眼,良臣陷水疆。
丹心报国却遭殃。
佞奸贼子喜,地暗宇昏二楚亡。
英魂浩气昂。三湘玉竹泪,
四海怨恨回肠,岁岁忆端阳。
艾叶挂门楣,蒲剑霜。
14.咏荷
文/卢桂华(榆树)
青枝绿叶,红花驻水乡。
蜻蜓玉蝶送情长。
燕飞恋嫩蕊,出自水中锦绣裳。
弯舟醉影旁。
温柔现俊雅,婧女最爱清香。
影动引鸳鸯。
柳岸聚人流,飞目光。
15.咏荷
文/芳草云歌
花开蝶恋,红衣照水鲜。
飞云舞罢月明圆。
引来翰墨客,曲赋百吟并蒂莲。
风生若奏弦。
凌波漫采浪,冉冉意付香篇。
越女影娇妍。
似见六郎容,迷则天。
16.咏荷
文/周留成
何驱酷暑,郊游赏芰荷。
横塘秀立舞婆婆。
艳花映翠盖。粉面碧裙似玉娥。
风吹泛滟波,泥中藕白净。
对唱一曲清歌。
并蒂胜雕磨,倩影落瑶池,情意多。
17.荷莲
文/李明雅(河南省)
蛙鸣鲤跃,池塘锦伞圆。
千張绿叶水中联。
壮根置泥处,举径直通共美莲。
娇红洁白镌,容居翠碧绣,
着意学习高研。
蝶舞鸟生缠,一阵爽风来,芳泽天。
18.浮荷水上骄
文/丁明祥(湖北汉川)
浮荷嫩绿,青涟小浪平。
圆珠滚动烂银凝。
柳丝拂叶面,细雨淅浇剔透晶。
青蛙俯卧鸣。鸳鸯缠绕戏,
最喜与睡莲莹,更有笔狰狞。
戳破母衣襟,言宇庭。
19.咏荷
文/罗宝田(湖南隆回)
朝阳湿露,荷塘碧叶圆。
层层叠叠与天连。
放眸满眼绿,点点蕾花绽放妍。
闲游柳岸前。塘蛙擂鼓闹,
紫燕弄舞蝶翩跹。柳树伏鸣蝉。
此景实迷人,忘却还。
20.湘江楚水寒
文/郑欣声(安徽芜湖)
端阳昭月,湘江楚水寒,
棕情艾草浊醪端。
缅怀屈子品,击楫竞舟鼓点喧。
诗章化气干,江天痛日月。
橘颂楚调啼残。远志笃行坚。
一跃海云涛,朝哲先。
21.回乡仲夏咏
文/流水声(山西)
回乡仲夏,金光麦浪追。
田间铁马昼宵驰。
看丰硕满载,笑语尽欢弄倩姿。
扶贫富庶黎。攻坚理雾浊,
众岳黛秀柔眉。锦鲤跃青枝。
菡萏绽霞飞,香咏诗。
22.京师郊外农家喜
文/张伟
京师夏雨,新荷水面铺,
灵光剔透滚连珠。
晚风伏地走,顿挫几蛙又唱徐。
娇儿喊小姑,饥疲满口号,
鼻索味散香鲈。“巷外酒先沽。
喜庆爹心欢,正一壶。”
23.老店
文/林慕清(上海)
清风夏夜,游人惬意来,
霓虹耀眼郁香开。
暖歌处处有,老店酒香透满怀。
红颜倩影裁。娇羞唤小二,
但见客影悠哉。莫道近尘埃,
皓月总相离,明镜台。
24.红荷晓雾
文/红尘芥子
红荷晓雾,轻纱笼凤钗,
娇腮粉面镜屏开。
软风吹水畔,似遇女神入梦来。
罗裙翠色裁,鹅黄傍绿鬓,
愈显绰约安排。玉韵避尘霾,
皓腕污泥中,香入怀。
25.清荷写韵篇
文/柏淑萍
薰风粉蕊,荷塘柳影观。
仙姿叠句笔香宣。
晚风景更秀,碧水荡波夏曲欢。
清荷写韵篇。娇羞粉色卉,
陌上绿叶红颜。玉露落花间。
景鲤扰荷仙,谁负缘。
26.雨后古城
文/周育新(江西)
时逢夏雨,坪蕉走水珠。
康城古邑上河图。
石街地面净,翠竹拽摇倒映湖。
游人老少呼,楼台傩戏舞。
顾客叙旧茶炉。小店酒先沽。
相聚友心欢,来一壶。
27.夏日赏荷
文/倚松
晨曦灿烂,塘波动软苔。
荷花竞自向阳开。
立身赏景色,满把画图揽入怀。
人间锦绣裁。青山傍绿水,
四季妙景轮回。不必厌尘埃。
喜见小舟轻,双女钗。
1.端午之殇
千年的日夜 似一滴雄黄酒
滴在汨罗江的波涛里
我缓缓的 插着艾草而来
嘴角噙着微笑 和诗意
龙舟声中想起的
是无限哀伤的记忆
纪念一个人的故去
也昭示一种文化的兴起
诗句
来自于楚辞瑰丽
我在江边
看那暮天火烧云的颜色 如泣
2.五月
带着四月的温婉清润 走进五月的葱茏
布谷鸟歌唱的余音 在山野间盘旋
秧苗已插 阳光正好 万物骤然明朗
褪去春天的潮湿氤氲
听虫鸣与蛙声 在水彩笔的案头煮字
温暖,是这个季节的花香麦香
就像在驿站 斟一壶酒 泡一杯茶
人与自然与哲学对话
一朵云托着我的憧憬 诗与远方
蝶舞 蜂飞 蜻蜓款款
窗外的风抚弄着绿植叶片和紫荆花
情不自禁的摇摆似千千阕歌
芬芳了今宵的满天繁星和弯弯的月亮
3.端午之殇
文/段其林(安徽舒城)
菖蒲青青 艾草馨香
五月 一首九歌立于门外
一位峨冠博带 撩拢长髥的屈子
让楚辞再醉一万年
剥开粽叶 剥开
千年历史 千年情愫
声声叹息 从遥远的时空飘来
行吟于山水间
流云 坚风 尽是满眼孤独与哀怨
那些浸透血液的文字
跌入五月的江水
惊醒了一个铁血民族
喂养着芸芸众生
焰霞 在西边散去
冷月 从东方升起 凝望满天星辰
此时 独想一杆青竹
撑起一江清韵
溯源而上 以水鸟凌空的姿势
将枯叶喊绿
将你的名字从汩罗江 衔起
4.五月
五月的日
怎么也灼不热
丽空的气息
却把摇曳的枝丛
燃的姹紫嫣红
五月的风
怎么也吹不熄
枝头的彩灯
却将遍地的
馨香播送
五月的容颜叫欣荣
五月的步履最轻盈
五月的心扉任纵放
五月的声音是鸟鸣
总之我说
五月最与情
5.端午之殇
一曲离骚赋断肠
千人竞技在汩罗江上
是因为一代群英枭雄
辛酸柔肠奔放
也许没有甜言蜜语的谎言
却只有悲伤凄凉的景象
一只糯米棕子的清香
代表着对汨罗江的一种乞盼
还有那怜悯的期望
一句默默的代价
值得千年之后一句颂扬
一声壮举 化为力量
滚滚江水泣血浆
呼唤那沉睡的迷航
一言惊世骇俗的雷鸣
一道闪电的明亮
把那天地照亮
不再有凄凉与悲伤
6.五月
文/山水亦朦胧
五月
寄封信给屈原
端午来临
荷已满塘
月才初挂
折好一封信笺
邮寄到远古的汩罗江畔
那里有心系苍生的老者
满腔抱负无果的先人
信中写道
万民康泰 安居乐业
炎黄的子子孙孙
在为民族的复兴
努力着 前进着
那同时邮去的可口
花样众多的食品
是一部分的表达
7.端午祭屈原
文/李建明
积压的情感
在端午的这天
终于迸发
人们划着龙船 包好粽子
对江遥祭
心中的念想
两千多年的时光
丝毫未能冲淡
你的身影
两千多年的追溯
你的魂魄
早已融进
华夏民族的骨髓里
一种文化 一种精神
在华夏大地
传唱
也许
你没有想到
那毅然绝然的舍身
本是告别
却得永生
8.端午之殇·湘累
文/雅云斋
古老的汨罗江依旧流淌
把离骚把九歌依次哼唱
楚灵均怀奇志意气风发
与怀王殿堂上国事共商
联齐国抗暴秦各国效仿
行新政荐贤能整肃奸党
秦张仪行贿赂收买官宦
造谣言惑怀王将他流放
楚怀王信谗言困死秦地
襄王立仍媚秦国土沦丧
哀郢都发天问屈原呵壁
众君臣难唤醒自甘衰亡
写离骚作九歌流徙沅湘
遇渔夫道实情楚被秦亡
满腹恨无处泄悲从心起
一步步到汨罗怀沙沉江
9.端午之殇
今日端午邀挚友
为悼屈原再举杯
粽子包好无心煮
凉糕摊开食无味
艾草泡水洗余灾
雄黄洒地趋蛇怪
打开电视看新闻
全观南方龙舟赛
南北端午不一样
喜庆心情都相同
民富家和人人喜
国强大众乐融融
10.端午之殇·湘累
11.端午之殇
文/邹恒(广东)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到了
正是:端午山村好.榴花忽已繁.棕包分两髻.艾束著花冠
它是动人景致的传统民俗:
五月榴花娇艳烘.翠柳带雨垂垂荣.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端午节无论是纪念
楚大夫屈原投江殉身报国
还是感念东汉孝女曹娥投江殉父孝心可嘉
它都饱含至真至诚的家国情怀
都是华夏儿女共同的精神原乡
12.端午之殇
文/彭广文(长春)
楚水呜咽
岁岁端阳
屈原以身殉国
史垂滔滔汨罗江
忧国忧民的壮士
诗歌浩气徜徉
天问百条解惑
离骚一曲荡漾
山河万里祭祀
庶民弃粽上香
龙舟飞驰吊唁
悲歌云宇回荡
艾叶蒲箭驱魔除鬼
复兴大梦倏起苍黄
屈子乐道今日华夏
民富国盛强
13.端午之殇
年年端阳
今又端阳
重忆屈原为国殇
一片丹心忠报国
愤慨激昂壮烈投江
一江春水 从古至今东流去
总见粽子悼念贤良
惊涛骇浪千帆竞起
护送屈原远航
千年旧事 引來多少精忠报国
悲歌曲曲诉尽凄凉
千古帝王无不为己
百年之间换了沧桑
一艘红船迎风斗浪
给世界东方 带来曙光
忆古抚今 弹起旧曲
端午之殇
14.端午之殇
创新的新生儿
常常被扼杀在襁褓中
顽固不化维持原判
不会把财产分配
更不会救济你的弱
屈原的改革
被流放驱逐
以身投江保清白
赢得老百姓的爱戴
建庙立祠供奉足矣
历史后人编撰的才公正
国失栋梁之才
老百姓失去好官
国之殇百姓之不幸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15.五月
日出江花红似火 五月江水绿如蓝
如是忆江南
站在五月的渡口 和四月的泥泞挥挥手
以梦为马 以诗歌苦作楫舟渡过此岸6过好五月每一天
劈柴以烟火 喂马为草原
关心粮食 关心国家发展 关心热血英儿
致敬英雄致敬庶民致敬做出特别贡献的杰出
致敬默默奉献的普通劳动者
五月的花 姹紫嫣红
五月的歌 低沉高亢
哀恸 怀念 深情 激扬
吟哦红五月
轻拈五月花
仰望五月天
16.端午之殇·屈原
文/张维清(武汉)
西风吹远他悲凉 凄苦的心绪
一个华丽的转身 抱紧江水取暖
在离骚 九歌里痛哭
在楚辞里放歌
八百里路和云 还有谁能读懂他的忧思和悲怆
没那个纤夫 能把流水拉回头 告诉屈子的水乡
也没那滴流水能洗清屈原的冤屈
那条游走于艾草 菖蒲间的鱼 是他的化身吗
尝到粽子 五月飘香的味道
龙舟共济 穿越风雨 锣鼓喧天 喉咙喊破
能叫醒屈子的灵魂吗
去了异国他乡 并没有沉迷和颓废
陪着石头 泥沙和故人
与龙王饮酒高歌 悲泪成河
一支彻夜难眠的江水 除了呼唤流放 就是追寻
一粒粒跪在江边的沙子 除了沉默 祈祷 就是荒芜里装满悲痛
端午 深深地怀念一个人
汨罗江 把一个人的名字 写在江面上
17.端午之殇
文/青石
时逢端阳
面对悠悠汨罗江
心中泛起了历史的忧伤
离骚 天问 九章
千百年来 总在绞断正义的柔肠
那个理念 代代相传
那股热血 依然流淌
我们的身躯 披着千年的阳光
端午的忧伤
屈子的精神 永远不会消亡
家国情怀 从来未曾走样
化作神奇的力量
我坚信
明天的太阳照耀明天的海浪
一艘巨轮 向着东方
永远不会迷失方向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