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日读了键山秀三郎的《扫除道》一书,书中讲到:扫除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心境,甚至可以提升一个公司的盈利,改善一个城市的治安等等,这令我颇为震动,乃录读书笔记如下:
前言
作者在前言中写道,二战以后的日本,经济迅速复苏,而很多人却丧失了精神上的从容和充裕,这使得社会上频频出现父母虐待子女、歹徒滥杀无辜、政界财界舞弊、教育出现危机等等丑闻。作者认为,因为没有了精神上的从容和充裕,人们就难免倾向于追求一时利益的生活方式,就会只关心眼前事务,而丧失对未来的梦想和展望。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恢复人们内心丰富的精神世界,作者便在自己创办的企业里,进行了四五十年之久的扫除实践,并将这种扫除实践在全日本乃至其他国家推广开来。通过扫除实践,作者发现:特别是在安定颓废的人心方面,扫除活动具有无与伦比的显著效果;平和的人多了,犯罪的事件就会少下来。总之,扫除实践中蕴含着一种强大的力量。
作者在创业之初,因为不懂管理,就用扫除这种行为来影响员工。最初的十年,基本只有作者一个人干;十年过后,有一两个员工参加进来;二十年之后,除了公司里的员工,一些公司之外的人都愿意参加进来;三十年之后,日本全国都设立了“扫除学习会”,并且影响到了巴西、中国、美国等很多国家;四十年之后,扫除运动已扩展到了包括维护治安对策的多个社会领域。作者创建的YELLOW HAT公司也因扫除实践成长为日本的一家知名企业。
案例
作者在书中列了很多因进行扫除实践而带来改变的案例。在此撷取一二。
HEIKOPAC公司
HEIKOPAC公司是一家生产纸袋和包装纸的企业,创立于1963年。1996年,40岁的铃木键夫从父亲手中接过社长位子,一上任,铃木键夫便面临一个巨大的考验:一是招不到员工,即使招到也很快离职;二是车间里脏乱不堪,老板和员工内心都很颓废,产品不良率很高,公司效益非常差。
铃木在面临崩溃时看到了作者关于扫除实践的录像,并深深为之震撼,于是首先自己一个人开始扫除车间。三个月后,有几个员工加入了进来,之后,铃木决定让全体员工集体参加扫除研修学习,这引爆了一场地震,已经安逸惯了的员工们猛烈反对这个决定,而且在很短的时间内离职了很多人。而铃木坚持自己的决定,并逐渐招聘到和自己同频的人,渐渐的,公司的风气开始发生变化,车间变得一尘不染,员工们过去颓废的精神状态一扫而空,公司效益也越来越好了。
而变化最大的便是铃木社长本人,他通过扫除实践,从过去一味责备员工,变成与员工同理同心、一同精进,并逐渐获得了员工的认同和尊敬,成为大家心中“高尚的人”。
广岛县立安西高中
2001年时,该校的问题严重到要靠警察之力来维持教学正常开展:学生们上下学都要靠警察保护;校园内一片荒芜,整个操场都长满了野草,校园里到处都是垃圾,厕所里更是臭不可闻;学生们散漫成性,老师完全没有办法管束,女生浓妆艳抹,男生奇装异服,迟到早退是常态,退学率更是居高不下,而且存在很严重的校园欺凌。
2001年12月份,学校引入了“扫除学习会”,学校领导本以为能够来参加的学生会非常少,结果活动当天竟然来了二百八十多人,实在是令人意外。活动开始时,学生们还连声抱怨,渐渐的便融入其中了。后来学校又举行了两次“扫除学习会”,结果是学校迅速变干净了,校风也发生了变化,上下学不用再让警察护送了,学生们没有了乱穿衣服的行为,在文化厅和广岛县联合举办的“2002年度学校厕所美化运动”中,居然被评为了模范学校。这一切的变化实在令人感叹。
镰田建设公司
该公司的总经理镰田善政在为本书写的序中写了因为在公司中推行扫除实践而发生的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偷盗未遂。鹿儿岛县有个臭名远播的盗贼被抓起来了,这个小偷长期作案,是个撬保险柜的高手,在被抓之前从未失手。警察在带着他到各个失窃现场指认时,路过镰田建设公司,小偷突然嘟囔道:“其实我也想进这家公司偷,但是这家公司太整洁有序了,直觉告诉我有危险。”镰田说:“邪恶滋生于肮脏之所。打扫得很干净的地方,自然会散发出一种正气。我们公司因为扫除彻底,让小偷望而生畏,因此躲过了一劫。”
第二个故事是33亿日元的合同。2017年8月7日,镰田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山口县柏原株式会社的会长代理,他说道:“前几天,我们公司柏原会长的车经过贵公司门前时,被贵公司的气象所吸引,会长说,看外观,就知道这是一家很棒的公司,我们要与这样的公司合作。”就这样,镰田建设公司拿到了33亿日元的订单,占他们全年销售额的五分之一。
作者说过一句话:“百术不如一清”,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不要去乱找对策,先把自己周围清扫干净,“扫除中蕴含着神奇的力量。”
为什么要进行厕所扫除
可以成为谦虚的人
一个傲慢的人,无论他多么有才也不能给别人带来幸福,所以为人的第一要务是谦虚。而实现谦虚可靠的最佳捷径就是清扫厕所。
“如果我放下自己,我的心里就有你;如果你放下自己,你的心里就有我。”
最让人高兴的是,一旦有了谦虚的生活态度,就将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可以成为有心人
世上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差异在于是否做无用功。要杜绝无用功,成为一个有心人至关重要,有心人是不会做无用功的,而最能激发人的“有心”潜质的便是打扫厕所。
培养感动之心
人总能被那些放低身段,使出浑身解数拼命努力的形象所感动,特别是大家都不愿意干的扫厕所,更是最好的实践。
要通过一种活法感动自己和周围人,就要全力以赴并放低身段拼命努力。
萌生感恩之心
人不是因为幸福才感恩,是因为感恩才幸福。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过打扫厕所,可以让人成为能感恩细小事务,具有丰富感受性的人。
一个不能感恩细小事务的人,往往会人为放大小的痛苦和烦恼;反过来,能够感恩细小事务的人,却可以人为地缩小大的痛苦和烦恼。
磨砺心性
人的心是无法取出来打磨的,所以只能打磨眼前的事物。特别是大家都不愿意干的厕所清扫,它能让我们的心灵变得美丽。
当我们把一间很脏的厕所打扫干净了,我们的心情会变得舒畅,心灵会变得纯净。而当人的心灵变纯净了,就能看清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
结语
破窗理论
如果建筑物的一扇窗户的玻璃破了得不到修理,那么从这座建筑物开始,其病态气氛就会向周围传播,成为引发严重犯罪的诱因,最后导致整条街道都陷入颓败之中。
扫除明心
扫除道,其实是扫心地之道。扫除,实为明心。只有内在觉醒过来,即心地光明,才能真正看到个人与家庭、社会及天地自然万物是一个整体。只有从涵养个人内在心性、品德开始,进而践行尊敬他人、动物、植物等周围环境之可持续发展的道德生活方式,我们才能创造出自利利他的伟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