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雪花膏》
十几岁那年伏天,高温酷暑,炎热难耐,心神浮躁,突发奇想,与几个“发小”想出了一个招数———自己熬制“雪肤蓝润滑糕”。
我们小哥几个,先行进行了“科研攻关”,确定了“润滑膏”的主要成分,配料、熬制方法、时间地点、组织分工等。想在村子里落个“窗户台上挂喇叭———名声在外。也想给男女老幼们生产出“免费美容霜”,开办一个“美容公司”。
大家推荐便义哥做“董事长”,张二做配料师,柴方当分装师,其他人当“打杂工”,地点选在西河沟。我出铁锅,他拿石灰,小顺子准备白面,张二就地取用“鹅卵石”动手安上了锅,众人拾柴点火焰,不多会儿工夫,青烟袅袅,清水滚烫,热气扑面,具备了一切条件。
只见“配料师”先加入石灰,然后倒上白面,用铲子搅拌了几下,还没等回过神来,石灰就已“碎骨粉身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了。本就滚烫沸腾的水,加上生石灰自身散发的高热量,锅里的沸点拔高了好多,直向四周漫溢……。
大家开始时聚在铁锅周边象看“西洋景”地看石灰分化过程,随着火焰温度升高和生石灰“发怒咆哮”,大家自觉不自觉地一面纷纷向后退,一面惊讶神奇地看着这些化学反应,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要用欢呼雀跃,一蹦三尺来形容,真是恰如其分啊。
在制作师的调理下,又加入碱面、味精、料酒、苏打、八角等辅料,小红还把“指甲草花”、月季、太阳花、野菊等投入锅中……。这些“次生要素”下锅后,只见“风起云涌”,浮沫四起,如同“瀑布投潭”溅起的浪花,伴着“哧哧啦啦”的响动,锅里的石灰溢出锅外被火焰烧着了,火焰乘势进到了锅里燃着了膏体,顿时间成了一个“火球”。调剂师见状,顿时惊慌的手忙脚乱,焦头烂额;大家更是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只能任凭火球自生自灭。
约摸一袋烟工夫,火焰的“怒气”发完了,高热远去,尘埃落定,半锅“四不象”的膏体在余温里“冒着泡”,时不时地发出“咕咕嘟嘟”的声音,似乎是在埋怨我们说:“淘气的孩子们,看你们弄了一锅啥雪花膏哇。气味刺鼻异常,形像难以形容,卖给谁去呀,哈哈哈”。
……这次以失败而告终的“制膏”过程,是伙伴们以后成为各类人才的一次特殊的实践活动。
山里布衣
编辑:超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