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斗英雄高树美
作者/ 高至浩
高树美(1914-1978),临沭县小河崖村人。1944年参军,历任战士、副班长、班长、排长等职。
参军后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参加了临沂战役、四平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大小战斗上百次。在郯城战役时,奉命赴李庄执行侦察任务,化装成农民,夜间潜入敌人据点抓舌头,战友们抓住舌头后先行撤离,高树美负责断后掩护,临行时,他发现了据点内值班用的一挺轻机枪,顺手扛在肩上,机智巧妙地撤离敌据点。他扛着机枪刚出据点,被敌军巡逻哨兵发现,立即遭到敌军的射击和追赶,他一边躲避,一边回头开枪,敌人追得紧,高树美跑得快,被敌人追至马陵山,到达我军驻地附近,跑得大口吐血,浑身衣服被汗水湿透,累得倒在地上,被战友发现后救回驻地。新战士夺回敌人的轻机枪,震动全团,受到指战员好评,上级为高树美荣记一等功一次。
不久,高树美被提拔为班长,在部队任轻机枪射手、后担任马克沁重枪机射手,他对机枪情有独钟,射击时既准又稳,300米的距离百发百中,成为连队的神枪手,被提拔为副排长。淮海战役时,他坚守重机枪阵地,与战友一起,配合大部队作战,为冲锋的战友扫除障碍,打出的子弹无数,重机枪跟前堆满得满地弹壳。打扫战场时,仅子弹壳装了好几麻袋,可见战争的惨烈。淮海战役结束后,他被上级荣记三等功一次,被提拔为排长。
在战争年代,高树美不怕牺牲,英勇顽强,浴血奋战,冲锋在前,有时为了按时到达指定战斗位置,脚上磨出了血泡,他忍住疼痛,坚持德军,一天行军一百多里,不叫苦,不叫累。在枪林弹雨中南征北战,多次负伤,多次立功受奖,被所在部队评为战斗英雄,获得奖章十余枚。受到上级好评,于1952年,带着身体内没有取出来的4块弹片光荣退役。回乡后在本村务农。踏踏实实,无怨无悔,于1978年去世。享年64岁。
作者简介:高至浩,1951年9月5日生,中共党员,临沭县临沭镇兴隆街人,初中毕业, 1972年12月参军,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工程兵建筑第一0二团特务连通信排战士、副班长、班长、通讯技术教练等职。1974年8月奉中央军委命令,受兰州军区派遣,随部赴老挝参加援老抗美作战,援助老挝修筑战略公路。在高温环境下,架设通信线路,抢修线路故障,为保障通信畅通做出贡献,多次获得营连嘉奖。1974年入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5月回国并退伍,先后任泉埠公社社办企业多个单位会计、临沭县电业局合同工、临沭县兴隆商场电工等职。至今仍在上班,服务热情,随叫随到,深受村民欢迎。多次受到供电局领导表彰,先后六次获得省、市、县“先进电工”称号。

编辑简介:蓝馨小筑,本名王丽,女,生于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现居住于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八零后,国风社沂蒙分社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