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 爱 如 山
一一一献给亲爱的父亲


父爱这个厚重的字眼,
岂止是文字尽能彰显!
从小到大的记忆,
串起后可长如星河点点;
那温馨如初的每个抚慰引领,
犹如山间溪流涓涓,
四季绵延不断。
听母亲说,襁褓中的我
父亲只要有时间,
就会抱着我,
用他那温暖的手将我烘托。
因为在父亲的眼里,
总怕湿透的尿布,
会浸伤儿子娇嫩的肌肤。
骑大马,掫高高,
忘情的我,
偶尔会将尿撒的父亲一头一脸。
父亲抹一把脸,
哈哈一笑,点着我的小额头,
说上一声你个“坏蛋蛋”,
算是对小儿“放肆”的“责难”。

六十年代末,
年轻的父亲被下放“五七干校”,
磨难时艰中仍不忘把我和妈妈挂牵。
时令之季,
豌豆角、小甜瓜、苹果挑梨,大红枣,
新鲜的果蔬时常会捎带于家,
享了口福,解了馋,
“嘴角的余香”至今常泛。
上学后,
父亲的爱似阳光雨露,
时刻把幼年的我沐浴滋润。
手把手辅导,让我的作文在班上引以为傲;
喜涂善画,看到特长明显的我,
剪贴画册不厌其烦,
从此,红旗杂志的封页,
画满了儿时的憧憬,
也描绘了未来世界的炫烂;
学写隶书,父亲提供的汉魏碑贴,
使我有模可范。
“蚕头燕尾,燕不双飞”的规律得以铭嵌,
那一刻,隶书的兴趣与功底便牢牢打起。
每周到近郊学农劳动,
一毛零钱加二两粮票,
父亲这小小的“恩典”,
换来的是我和小伙伴们
回家路上的一碗“兰州高担”。

一九七九年,风华正当年,
我有幸成为军中一员,
临行前,父亲在身后托举背包,
千叮咛万嘱咐,深情的目光里希冀充满。
那目光的深切至今依然!
紧张的军校生活,
父亲的家书,
是我唯一的期盼,
字里行间父爱写满,
时不时还会有“奖金”闪现。
无声的鼓励,殷殷的嘱托,
伴随我军校学业圆满。
一路走来,收获满满,
至今受用不断!
今天耄耋之年的父亲,
总盼着儿女常回家看看。
到家时问寒嘘暖,并备下可口的便饭;
临别前叮咛不断,还要把包包装满。
这就是我似水流年的父爱,
始终巍峨如山!
愿老革命的父亲,
神康体健、幸福长远,
因为儿孙们离不了这山一般厚重的情感……

作者简介: 森严,男,甘肃白银平川区人,国家机关公务员,一个酷爱文学艺术的业余”选手”。从业四十余年来,无论在部队,还是在地方,业余喜欢舞文弄墨,喜欢书法摄影,其书法与摄影作品多次在行业举办的各类比赛中获奖。近两年开始学写诗歌与散文,诗作以自由体见长,很多作品被自媒体文学刊物登载,个别散文亦被地方纸质刊物刊用,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
作为一名生长在兰州的平川人,家乡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浓浓的乡土气息,始终吸引着他,影响着他。

中华诗歌联合会中原文学社编辑部
本期编辑:追梦天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