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 友
文/章小兵(安徽)
正伏案看摄影报的手机店老板阿峰,手机清脆地响起来。来电是一个陌生号码。“你好,请问哪位?”“你好,我是许雷,一个摄影发烧友。”阿峰心里咯噔一下:“是那个许雷?”对方笑了:“可不,就是那个许雷。”
阿峰是小县城里卖手机的个体户,虽然平时酷爱摄影,大大小小得过不少奖,摄影作品多次登上《国家地理》和《中国摄影报》,但在这个小县城,他仍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个人,原本不太可能接到县委书记打来的电话。
见阿峰沉默不语,许雷笑呵呵地说:“这会儿你有没有时间?”阿峰不再犹豫,心想:管你是谁呢,总不能吃了我。“我有时间。”“那好,我们半个小时后,莲花峰前见。”
阿峰匆匆背起摄影包上了越野吉普,朝莲花峰开去。到了山前,跳下车,只见许雷穿一身迷彩服,背着相机靠在车门前。
阿峰吃惊地脱口而出:“真是你啊!”阿峰以前见许雷,都是在电视上,这样见面让他有些不适应。“闻名不如见面。”许雷跟阿峰握手:“其实我注意你很久了。”两人并肩而行,边聊边走,许雷只管说,阿峰只管听。
山南县工业不多,为推动旅游强县,举办过几次推介旅游的摄影展。每次展览,阿峰的照片都是亮点,得到无数专家好评。“那会儿我就想见你了。”许雷侃侃而谈,“上大学时我就酷爱摄影,后来从政,忙得连轴转,渐渐疏离了这个爱好。来到山南,这里好山好水,我又旧爱复苏,也想着用镜头把山南推出去。每次下乡都带着相机,一有机会就拍。
“有一次我到山里调研,看到悬崖峭壁上,一丛浅色的牡丹华丽地绽放着,一株古松从旁边横伸出一截枝条,山顶上还有一线山泉,落日映照,其美无比。我赶紧摁下快门,这张片子在全国风光摄影大赛上拿了奖。可过了一段时间,我再去那个地方,那丛牡丹不见了,古松也不在了。我问情况,下属支支吾吾。后来我才知道,为了保证我拍的照片成为孤品,他们派人把景观破坏了。
“我还听一些老干部反映,说我这个位置的前任同事,有的爱打乒乓球,结果全县不少科局干部,不管是不是真喜欢,随身提包中总带着一只球拍;有的爱好书法,县里头头脑脑的办公桌上,不是摆着《兰亭序》就是《伯远帖》。我真是怕了!”
“那为什么还约我?”阿峰忍不住问。
“呵呵,看过你好多作品,觉得是个真摄影人,可以一交。”
时间过得很快,晚霞退去,天色暗了下来。两个摄友准备回返,阿峰叫了声“许书记”,许雷马上说:“叫许哥就好。”阿峰点点头。
从此,只要有时间,许雷就约阿峰外出拍片。许雷想送照片参展,委托阿峰帮着起个别名。阿峰说:山南县山多,你就叫山人吧。几年时间,许雷的照片屡获奖项。很多人问阿峰:你推荐的这个山人是谁啊,把山南的山山水水都拍到骨髓里去了。阿峰总是淡淡一笑:我一个朋友。
一天,阿峰的妻子终于知道,经常与丈夫结伴拍片的就是县委书记,“儿子马上初中毕业,想去一中,要不要请许书记说句话?”“要么你打消这个主意,要么我和他断交!”阿峰说。
作者简介:章小兵,男,上个世纪60年代生人,大专毕业,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青阳县作协秘书长。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文学写作,主要文学形式是小说、散文、诗歌和报告文学,有数千篇各类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文艺报》《大公报》《中国青年报》《读者》《安徽文学》《羊城晚报》《扬子晚报》《新安晚报》等上百家报刊,作品获奖有近三百次。曾是《中国医药报》等报刊的记者和特约记者。
版权:文章版权为作者所有,文责自负,图片来自无版权网站,照片来自作者。
投稿方式:
扫码加社长纤云微信号直投:Xy18297918455
打赏:“都市头条"配乐版个人文章,税后赞赏高于10元,平台分配50%,作者分配50%,10元以下不发放,用于平台运营,无赞赏无稿费。
作者文章自发稿之日起,第10日准时微信发放赞赏稿费。
尘烟文学有声编委会
社长/总编:纤云
执行总编:大河
副社长:练立平
宣传部长:胡伟
顾问:月映菱
主编:吴霏
策划:樱子
编委:谢华 珍珠泪 孤辰 雪儿
纯文学微刊平台,感谢打赏,欢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