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宗焕庭

我出生在松花支流嫩江河畔一个小县城的贫农家庭。我家解放后分到了房子和田地。哥哥是木匠,抗美援朝时当了汽车兵,牺牲在朝鲜战场。母亲让我去区政府领取遗物,我拿回了一双大头鞋。由于父亲是家里唯一劳动力,每年春耕和秋收时,区政府都会派家里有车马的“民夫”来帮助春耕和秋收。在我读小学五年级时,父亲因病去世。那时大姐已经结婚,母亲带着六个孩子,没有劳动力。父亲临终时对我母亲说:“你把四个大的送给江东二舅家,找口饭吃;你带着两个小的嫁人吧。”母亲说:“不,我要带着孩子们一起生活,我找区政府,国家是不会让我们饿死的。”父亲去世后,区政府每月发给我们救济金,春冬换季时还给换装钱。而且我们兄弟姐妹都能上学读书,我还成了我家祖祖辈辈第一个大学生。母亲教给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在大学期间,我可以申请二等助学金,但是我申请了三等,因为我知道,国家的钱能少拿就少拿点。后来学校看我的确困难,给我改发二等助学金。大学毕业后,我到军队农场锻炼。种水稻,腰很疼;挑百八十斤重的秧苗,泥水没过膝盖。一年后,我被分配到总参二部,又到野战部队锻炼。挖防坦克壕,手握钢钎,大锤砸下去,手指震得疼痛难忍,夜晚在睡梦中惊醒……我的出身和经历,使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心里早就埋下了要成为共产党员的种子。
总参二部的老同志都是党员,我写了入党申请书,组织上派一位老同志作为我的入党介绍人。我经常学习党章,领会党的性质、组织原则、思想原则,党的宗旨和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我学习了《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到部队后又学习了第五卷。毛主席的很多话,我都牢记在心,并在实践中应用。我知道,入党不能为升官发财,而是要为党的事业而奋斗终身。入党前和在发展会上,入党介绍人一定要指出发展对象的缺点不足和希望,这将使新党员受益终生。部队机关要求比较严,培养、考验时间长,但我终于在总参二部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后来,我转业到团中央旅游部(中青旅)。我努力工作,为了写一本能规范全系统导游工作的《陪同手册》,我有时竟然忘记了是否吃过午饭。我还多年担任党支部书记,在担任三个处组成的联合党支部书记时,曾被评为团中央直属机关先进党支部。我先后作为支部书记和入党介绍人发展了六名党员。

几十年来,我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经常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发挥正能量,退休后曾被单位评为最美家庭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