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商山更夫,姓拜名东涛,字谦荣,号商山武夫,生于一九四八年十一月,老家在陕西商洛市商州区夜村镇会峪村。现居商洛市市区名人街。一九五五年九月至一九六七年十二月读书,毕业于商州中学高中班。一九六八年二月参军,先后随部队驻防陕西周至,宁夏石嘴山市,甘肃兰州,青海民和县,西宁市。在部队历任班长、排长、付政治指导员。一九七九年元月,调任陕西丹凤县武装部任政工科连职干事,一九八三年改任本部军事科营职参谋。一九八六年二月,任该部部长一九八六年六月三十日随武装部改制地方而转业。一九九零年九月,自考进陕西省省委党校党政干部大专班,一九九二年七月毕业,一九九二年十月,被分配到陕西商洛市文化局任付局长,二零零四年二月,任该局调研员,二零零八年六月从市文化局退休。在丹凤县武装部工作期间,曾兼任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副总指挥,县爱委会副主任。被豫、陕两省八县森林防火联委会授予模范个人;陕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授予先进工作者。曾任丹凤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多年。二零零零年被聘为陕西省群众文化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同年十二月被陕西省文化厅授予陕西省社会文化工作先进工作者。在野战部队期间创作的小戏《路》,获兰州军区艺术创作二等奖。在武装部政工科期间撰写的《征途第一步》和《一颗火热的心》在兰州军区人武干部职工先进代表大会上两个典型得以认可。文化工作中撰写的《月在商洛圆,你我共婵娟》登载在《当代戏剧》二零零三年五月“迎接第八届中国戏剧节专刊”上。党校学习期间撰写的社会调查报告《农民负担太重问题亟待解决》获一等奖,党校毕业时撰写的毕业论文《社会主义与民族心态》获优秀论文奖。在商洛市纪念老干部退休制度建立三十周年征文活动中,撰写的《诗作五首》获优秀奖。诗《柞水溶洞》曾刊于三秦都市报,《冬月静夜》等十六首诗,曾刊于《商山诗坛》。

作者 商山更夫

助理 陈恩芳

校对 喻小燕

全家照

和贾平凹(中)陈福民合影

和郭京夫,为郭的《八里情仇》
签名售书

作者夫妇于2013.12.8日至2014年5月24日,历时4个月另1天绣成(其中外出22天)

作者夫妇绣金陵十二钗

《目 录》
我以我血艳红楼
——写在扉页的话 .........1
概述红楼......................3
红楼十二“说”
一红楼人物说 .............12
二红楼饮食说 .............21
三红楼医药说 .............34
四红楼服饰说 ...... ......52
五红楼戏剧说..............61
六红楼用品说 .............73
七红楼哲理说 .............84
八红楼地名说 .............89
九红楼花果说 .............90
十红楼建筑说 .............92
十一红楼方言说 ..........93
十二红楼“殊”语说 ....95

红楼十二“和”
一 茶文化和茶经 .........99
二 灯谜和诗谜 ............115
三 俗语和歇后语 ........119
四“隐喻”和“谐意”..124
五 用词和现代语 ........127
六“宝玉”和“金锁”..128
七 私塾和道观 ...........129
八 诗社和戏班子 ........133
九 邸报和荐书 ...........135
十 大观园和省亲别墅 ..137
十一 书房和静室 ........141
十二 祠堂和牌坊 ........143

红楼二十四“与”
一 甄士隐与贾雨村 .....148
二 士隐与封肃 ............151
三 宝玉与黛玉 ............152
四 宝玉与袭人 ............153
五 贾宝玉与甄宝玉 .....163
六 宝玉与晴雯 ...........169
七 贾琏与贾珍 ...........172
八 凤姐与贾瑞 ...........175
九 王凤姐与尤二姐 ....178
十 凤姐与贾芸 ...........182
十一惜春与尼姑 .........185
十二 薛宝钗与
“冷香丸” ...............188
十三 贾赦与鸳鸯 .......189
十四 巧姐与王仁 .......194
十五 王夫人与女人 ....196
十六 贾探春与赵姨娘..199
十七 薛蟠与金桂 ........205
十八 焦大与贾府 ...... .212
十九 秦可卿与贾珍 ....213
二十 贾迎春与孙绍祖 ..215
二一 秦钟与智能儿 .....219
二二 赵姨娘与马道婆 ..220
二三 贾宝玉与柳五儿 ..222
二四 贾政与李十儿 .....224

红楼拾遗(红海钩沉)
一 曹雪芹的创作观 .....226
二 红楼梦章回
曲目之妙 ...................226
三 红楼人物序 ...........228
四 隐向后人露真情 ....228
五 石头的来龙去脉 ....229
六 怀才何须去补天 ....230
七 士隐梦中识宝玉 ....231
八 雨村闲游智通寺 ....232
九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232
十 黛玉初次见宝玉 ....233
十一 饮茶之方异同 ....235
十二 刘姥姥三进荣国府 ..236
十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237
十四 帝王巡幸之耗 ....239
十五 贾琏眼中的王熙凤 ..240
十六 看似无意实有因 ..240
十七 贾芹赴任水月庵 ..241
十八 群芳艳聚大观园 ..243
十九 奴才之间 ............244
二十 元妃赐物有玄机 ..246
二一 收礼不待客 ........247
二二 花开万朵各有所爱 ..248
二三 凤姐放贷............250
二四宝玉设坛 ............251
二五 重物不要命的石呆子 ..252
二六 黛玉论诗词 .......253
二七 贾府里的改革家 ..254
二八 司棋闹厨房 .......255
二九 荣国府中的正义人 ..256
三十 尤三姐的恋爱观 ..258
三一 贾府的奴才不好当 ..259
三二 贾母的八十寿诞 ..261
三三 抄捡大观园 .......262
三四 陪房陪嫁两回事 ..264
三五 锦衣军查抄宁国府 ..265
三六 从老太妃薨逝说起 ..267
三七 红楼生字释(音意) ..268
三八 古今地名对照 ...290
三九 古文言文中
部分字的含意 ...........292
四十 红楼古文言文译 ..292
<一>警幻仙姑赋 ........293
<二>王熙凤路过大观园 ..294
<三>《南华经》外篇
《胠(区)箧(切)》..294
<四>探春写信致宝玉 ..295
<五>妙玉续诗 ...........296
<六>芙蓉女儿诔 ........297
<七>宝钗写信给黛玉 ..301
<八>宝玉再次祭晴雯 ..302
<九>周琼致书贾政 .....302

红楼版本...................304
红楼成语.......... .306
编后 .........................413

编后语:岁月如梭,时光如金。转眼间,当年的帅小伙拜东涛老战友已经是73岁的老人了,多年来,他笔耕不辍,写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书写了对党和国家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群众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历时三年,四易其稿,满腔热情的撰写了这部28万字的《我以我血艳红楼》的文学巨箸,这是我们全体同仁值得庆贺的一件大喜事。在全国上下以多种形式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幸福时刻,拜东涛战友的这部巨著隆重面世,就是以实际行动向党的生日献礼。由于种种原因,本书篇幅较大,加之本人初任编辑,水平有限,只能分期按章节推发连载,望各位读者根据自己喜好阅读和分享,如有不当,敬请各位读者和文作者见谅,并请注意查阅下期连载002[写在扉页的话、概述红楼]连编内容,🙏🙏🙏。


编者简介:笔名汉上沙,原名陈大清,出生于一九五八年十一月,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人,中共党员,一九七六年入伍,服役于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工兵第十四团,一九八O年退役。乡镇正科级公务员退休,现为汉中百利原盛财税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居住地陕西汉中。饮酒花树下,诗自成两行。

编审简介:张富贵,男,汉族,1955年8月8日出生,甘肃省泾川县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先后从事教育、军旅、公安和青海石油党群、职业技能鉴定、人事服务等工作,退休后定居西安。作品见《中国培训》《中国石油》《青海石油报》等纸刊及网络平台。诗观:抒心志,言真情,以诗歌为载体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