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一,电影和我

文/屈军强

七一,
一个光辉的日子
《开天辟地》日升月恒
我在银幕上寻找
云龙风虎的感应
四海晏然的太平
天纵,日新

南湖边的红船
《井冈山》的红旗
《南昌起义》的枪声
万邦咸宁,万物殷富
美梦从此飞腾
初心从此铸就
种玉,铸人

《大渡河》畔
《万水千山》
《我的长征》艰苦卓越
点燃《延河战火》
飞越《太行山上》
《中华儿女》前赴后继
劲节,贞心

我看到了《大决战》的画卷
我听到了《战上海》的炮声
《风雨下钟山》气势浩荡
《英雄儿女》名扬《上甘岭》
《开国大典》扬眉吐气
《建党伟业》千秋讴歌
刺虎,斩蛟

和平,繁荣,画面
《东方巨响》《声震长空》
《横空出世》《铁血柔情》
全景《国庆纪事》
特写《肝胆相照》
《英雄无语》

党旗,党章,党員
人中之龙,万里之望
《毛泽东》《周恩来》
《邓小平》《刘少奇》
干国之器,飞声腾实
音像定格于历史
霁月,风光

我在寻找,寻找一个人
他在《解放大西北》的硝烟中
他在《雷场相思树》的梦境里
他在《惊涛骇浪》的阵地上
他们的名子叫"党员"
他们的称号是"英雄"
爱国,忘家

我在寻找,寻找一个人
他是好战士《张思德》
他是好书记《焦裕禄》
他是好警官《任长霞》
龙章凤姿,人生楷模
《雷锋》精神在接踵回映
守信,结民

每当七一
我常常关注五彩银幕
寻找信仰、力量和魅力
把蒙太奇中的故事宣扬
把长镜头里的人物效仿
因为我是党員
溢美,传神

胶片在拉长
情境在拓展
人物在出彩
为成功事立者,点赞
为轩轩霞举者,喝彩
不忘初心,励志前行
人圣,国桢

心心相印
情情相扣
《走近毛泽东》
《冲出亚马逊》
《真心》《郑培民》
唱响《高天厚土》
为梦,励志

七一,电影和我
八一,电影和我
十一,电影和我
形象,精神,传承
依旧在每秒24画格中
推出片名《党恩如山》
厚德,载福

节气中的夏至

文/何俊峰

春归谷雨,夏至未至,微风不燥,春雨不凉,河生百谷,细雨辞春,春已阑珊,满城飞絮,杜鹃夜啼。池中新禾,田中新苗,万物萌芽,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节气。暖风拂面,大自然蓄满了生长的力量,空气中早已散落淡淡的青草香。风扑在脸上,是温柔的,雨落在地上,是清甜的。阳刚正好,微风不燥,青草嫩芽,正是蓬勃生长的时候。春日的雨,初夏的风,都是少年的梦。雨水生百谷,美好始如初,满地落花知春迟。

倚窗听风雨,正是花开时,最喜欢倚窗听雨。细雨如织,轻轻敲打着长窗,风与雨似乎始终缠绵着,缱绻着,千百年来,亦是如此。一朵水花轻轻溅起,一朵流云随风而动,手中的茶烟袅袅升起,岁月在时光中一分为二,一半是年轮,斑驳着光阴,一半是韶华,正逢花开。生活中往往嘈杂居多,恰逢着烟雨,独喜欢倚窗听雨、读书品茶,让凡俗的生活在细碎的光阴中,也能幽静的开出一朵花来。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守住最后的一丝温柔,待到春暖花开时,又是一树繁盛,一场花事。人间希望在,未来亦可期或许正是人间蓬勃的希望和向上的生命力在召唤,不忍辜负每一颗执着向上的心。岁月漫长,光阴斑斓,收回偶尔的戾气,以春风满面的的姿态,以夏日从容的步伐,跨过流年,踏过荆棘,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场遇见,不辜负岁月长河中的每一次花开。愿一切美好都如期而至,喜欢的都拥有,失去的都释怀。

如梦令·心之归宿

文/康俊英(吉林德惠)

所爱夏天知否,舞动梦边纤柳。驿路有桃花,长忆那年回首。依旧。依旧。你是心之归宿。

今夜 我与清风为伴

文/李亚红

风 抓起一头乌发,放手
张扬无所畏惧
一起杂乱无章启程
人 不闻不问
享受一场随心所欲
夜沉下心,不为繁华所累
人从灯火里窜出来
狂欢夜的千疮百孔,宁静沦陷
风与我面面相觑
迟迟不肯离去
我在黑夜,唯风而动
裙裾飘飘洒洒
影子拖长了月光里的守护
清风扯着裙角,不肯松手
今夜,我与清风为伴
风左右安抚,别样亲和
人在清欢里追了一程
燥火掉了一地,松懈昂起头
清风吐露了闲情逸致
月光里灼灼其华
我披着亮白与风独舞
清风在耳畔轻轻说道
我的世界,黑天与白天混为一谈
对着长空一声软叹
风一只手托走了是与非
另一只手圫着我,哼唱摇篮曲
今夜,我饮下满杯风凉
静静地对着夜,没有说话
一双无形大手抚过额头
我知道,那是母亲从天堂伸出的手
抚摸她的孩子
抚摸念念不忘的牵扯

父亲节偶感

文/姚骏骊

父亲
并不只是为
果腹衣食
拼命劳作的
劳动者

而是
那个沉默寡言
多干少说
远离喧嚣
寻觅清静
把读书
修身
传承文化
作为
使命
并
终身践行的
创造者

2017年6月18日作于尚书居

父亲节畅想

文/鸿翔

把普通的一天献给父亲,这必尽是一个美好的时辰,就像一座山,献给父亲,一条河献给母亲一样,那是多么的庄严而神圣!
生活就是平凡的一滴水,更是一枚平常不过的树叶,父亲也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用勤劳和汗水默默的耕耘一生。
1934那是一个世乱时艰的年代,旷世饥瑾的民国18年,使陕西三百多万人死于灾荒疫乱,虽然已过五年,富庶的关中大平原还在灾难的深渊。西府人靠耿直与艰韧走出困境,一个弱小的生命倔强的诞生。
祖上只有七分坟地耕种,曾祖父巧木公输于八方,祖父靠人力弹花维持家境,三祖父参加西安事变,泪洒中条山,曾祖父绰号“老黄牛”,艰辛操持家业,置地捐资助学,父亲早年启蒙于扶风小学,初中求学于杨陵西北农学院附中,曾考取眉县林校。
西府解放的枪声两次响起,匪患战乱从来未断。祖父英年早逝,四兄弟尚小,小叔子跪乳于羊。父亲写一手好字,从给社员开始教书识字,到后来做了小学先生,认真敬业,背着有腿疾的学生上下学,多次评为模范教师。后来因家庭成分,而回家务农。参加过轰轰烈烈的农村劳动,大炼钢铁,带领学生火石山背矿石,冯家山修水库,拉着架子车,修筑73米大坝。年年冬季往来于野河山砍柴,几十年为生产队做豆腐,七十年代为南阳街道机关打胡基60摞。上山下川,东奔西走。而他又错过了落实政策的大好时机,一辈子做了一个纯粹的农民。
88岁的父亲依然健康的行走,生活的艰难,以使他步履蹒跚。他是那个时代最有学问的人,因为教书放弃了一切可能的机会。也因为性格秉直,走出了他自己所坚持的一生。成败无所谓,荣辱已不惊,沧桑身边过,健康老寿星。
父亲生于忧患,苦于艰难,写龙飞凤舞之书法,做煮浆成乳之豆腐,饲养猪牛鸡羊,往来于野河山的沟沟坎坎,种菜务瓜,烹饪美食,来回穿梭于黄土地。他是周原普通农民,挚爱人生,深爱泥土,在几十年交爱国粮的岁月,人扛肩挑,晒干扬净,把最好的麦子玉米奉献给国家。他笃信吃亏是福,相信好人自有好报。
有天地方有万物,有父母才有儿女,我把今天现给父亲,让日月星辰点亮他的一生,让朝霞与黄昏祝福他的晚年快乐幸福!
年年有此日,岁岁好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