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秘籍重归,千秋离恨随风去;
好歌再唱,一代风华伴月升。
上回说到:倦客吟诵完一段曲子后,是哭倒了桃花惹急了拈花叟,倒是小二还算把持得住,先拉住拈花叟道:师伯莫急,待会先生自会说出原委,又止住桃花道:少掌门先莫悲伤,且容先生说完原委……拈花叟也觉不好意思,放开倦客老着脸说道:“一时情急失态,还望不要介意则个。”
倦客适才听了小二的几句话,更觉坠入五里雾中。原来这拈花叟同他们果然是一家子;那看是娇憨可爱的桃花竟然是拈花派的掌门?一时竟然不知如何是好。忙说道:“各位有何事询问,倦客定会如实相告,我等还是坐下说话吧。”
还未容众人说话,已然止住悲声的桃花先开口问道:“我那师祖是何时去世,又是如何去世的?”见倦客一脸惊诧,即刻补充道:’如果师祖没有去世,是绝不会将此本门秘籍说与外人知晓,更不会交与一个男子的……
倦客正色答道:“不错。贵师祖确实在弥留之际,将贵派的秘籍托付给我,还要我一定要寻到贵派的传人,验证方法就是适才贵帮主的一段曲子,此外还必须知晓和识得贵创派人唐老前辈的这一阕钗头凤。今日得以完璧归赵,也算了却倦客心中多年来的一桩心事。不过尊祖已经年过百岁,是无极而终,倦客已尊遗命,代为将骨灰撒入长江,尊祖乃金陵人士,其骨殖可藉此回归故里。”
倦客说到这里不料拈花叟突然问道,我祖师是男是女?倦客答道“贵祖师当然是男,尊翁何有此问?”
桃花答道:“是男就更对了,那是我派祖师伯。当年元兵入川时,我祖西蜀子和琴痴女被乱军冲散,撤退时忙乱之中拿错了秘籍,西蜀子祖师拿到的是拈花谱,而琴痴女祖师拿到的却是撷芳谱,至此由于手上虽有秘籍却因心法不同而无法继续练功,使我派在江湖上多年来未能重新振作起来。”
随后又对倦客说道,“好不容易我和十三听说有人在川南设馆,而功夫酷似当年剑南派,就一路寻了去,结果却是拈花师伯,他原本是撷芳派的传人,但与师门失散多年,我们相聚后,由师伯提议,从此消除原来的阴阳之分,尽两派之长重振剑南派。但是由于我手上只有拈花派的心法而没有拈花谱,有撷芳谱但又无其心法。师伯虽是撷芳派传人,但失散时尚自年幼,心法未曾学全。虽说是两派融合而且握有【撷芳谱】但在修为上仍然难有大的突破。所以就广遣本们弟子,周游江湖寻找线索。幸而上天不负,让先生送上门来,请受小女子一派,说罢就拜了下去,”
倦客连连说道:“使不得、使不得,掌门折煞倦客了!”慌忙从怀中掏出一个红绸包裹递到拈花叟手上,谁知拈花叟却避而不接,转而指向十三,十三接过马上交到桃花手上。打开一看是两本册子。一本用娟秀的字体所书【拈花秘籍】,一本正是放翁力透纸背的行草所写【撷芳心法】四个字,桃花忍不住又掉下眼泪,令一旁的倦客感叹唏嘘!辗转三圈得七律一首,遂向众人贺到:
秘籍重归,千秋离恨随风去;
好歌再唱,一代风华待月昇。
不如我们欢宴重开,倦客还有一律相赠。开口吟道:
结庐剑阁自悠悠,
胡马西风送怨愁。
秘籍双分它日恨,
和声齐唱故园秋。
好花从此开新色,
古调随心寄远畴。
千里奇缘谁与信,
华阴一醉写梦稠。
小二拍手道好极好极,秘籍重归,我们应该高兴才是。随即动手撤去了桌上的残杯剩菜,须臾间就托出一个掌盘,里边是三荤两素的佐酒佳品:三荤是樟茶仔鸭、酱牛肉、熏桂鱼;两素是:郫县豆瓣拌豆腐干花生米加大葱节,还有一盘卤豆筋。另外一坛陈年花雕,未等开坛,香气已是透壁而出。
众人重新入座,却一定要推倦客上座,倦客连忙推辞道:“岂敢僭越?还是掌门上座。”此时的桃花那里还有一点调皮女孩的神气?只见一脸英气,灼灼逼人,正襟敛衽,端坐于主位。小二不容分说说将倦客推到上座,拈花叟同小二打横坐下。小二提壶斟酒后,桃花站起来缓缓说道:“
思净远尘埃,君心若镜台。
还珠恩不忘,但饮眼前杯。
大德不言报,与先生同饮杯酒,小女子不胜酒力先饮半杯为敬!”
言毕掩面饮了半杯酒。
倦客赶紧起身谢道:“掌门言重了,区区小事何须挂齿,何况倦客受贵门中恩惠不小哩,掌门万不可如此耿耿于怀……”未容倦客把话说完,桃花轻轻一笑又恢复了几分初见时的神态,对倦客说道: “先生忘了我们之间的约定否?今后却不可以再叫桃花为掌门的了。”倦客本也是个洒脱之人,即刻答道:“既是如此那倦客就僭越了。也端起酒杯随口吟到:
白发远红埃,清心落砚台。
新诗酬小友,可否尽余杯?”
此后是拈花叟和小二相继敬酒,其乐融融。酒过三巡,桃花推说不胜酒力起身离席,小二也随之而去。倦客心知桃花急于一睹秘籍内容,此人之常情,便装作不知道说:“小友请便。”接下来剩下倦客同拈花叟二人,此时倦客本想将当年在香溪的那段奇遇,源源本本说给拈花叟知道,但看他那几分似醉非醉的的模样,一时不知从何说起,而且此事说来话长,还不如以后再说。
(倦客按:各位看官,关于当年倦客的香溪旧事,且容倦客暂且按下不表,此事牵扯的人事太多,各位往后自然会明白其究竟。还是先听倦客同拈花叟之间的故事吧。
正在此时,拈花叟端起酒杯说道:“其实我注意兄台久矣。常见你在浣花溪畔上下寻觅,你是否失落了什么要紧物事在那里?”正所谓酒后吐真言,倦客本来有些谨慎,但此时却长叹一声答道:“先生有所不知,倦客确实在那里失落了一宗很要紧的物事。”拈花叟又追问道:“不知什么东西令倦兄如此难以忘怀?”倦客索性干了杯中的酒,动情地说道(却是一阕虞美人):
年时曾访清溪路,遗落诗无数。今来正是艳阳秋,犹记去年花事引人愁。 芙蓉依旧开如故,朵朵无从数。抬头兀自觅残篇,却在雁飞不见暮云间。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