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吊桥流水
原创/独舞风铃
初夏傍晚,华灯初上,凉风习习,我独自漫步在吊桥,悠闲地看桥上人来人往,享受河风带来的清爽。
走累了,倚着桥栏,看流水自远方而来,从脚下流过,复又流向远方岸上。灯光映在河面上,随着水波起伏如撒了一层细碎的黄金,直晃人眼,让人想起岁月流金,更不由得落入俗套地想起孔圣人,也发一声感叹:逝者如斯!
桥的不远处,传来了悠扬的音乐,望着流水,听着音乐,整个身心放松了下来,静静地感受流水的状态流姿的声响,从桥上向下俯视,流水在平缓处默默地以不为人感觉的方式流淌,静如处子的流水不紧不慢有条不紊,细语呢喃,似在低声诉说一个悠远绵长的故事;河心石头突兀处,水流湍急起来,在灯光的映照下泛起粼粼波光,浪头一个接着一个前赴后继向前涌去,好比一个个在路上奔波的人,让人心生焦虑与不安。
拾级而下,我近距离地来到河边,听着淙淙的流水声,心渐渐平静如水,看这时候的流水温柔得如一个清纯的女子,静静的,柔柔弱弱的,很难想象变成洪水时的汹涌和无情,“人定胜天”这句话在滔滔洪水面前显得多么苍白无力,人几时能够胜过天呢?登上高山就征服了高山,游过江河就征服了江河,多么可笑而幼稚的思想啊!谁能说一只蚂蚁爬上大象的背脊就把大象征服了?九八年的特大洪水居然把扎兰屯大石桥冲毁了,真应了老子的话: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想到老子,就想得远了一些:老子崇尚水,水在老子的眼中近乎于道。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流水更是具有人性的,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这与管子竟有灵犀之通,管子亦有类似之言: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宝也。水对人的贡献不言而明,生物之初便是从这水中而来,人不也正是在水中孕育的吗?司马光也对水推崇有加,他说:是水也,有清明之性,温厚之德,常一之操,润泽之功。这简直就是为老子的上善若水作出的注脚。
水于人类如此重要,却有许多人不能善待水,浪费水污染水,实在让人痛惜了。“扑通”一声,一只青蛙从岸上突然跳入了水中,将我飘远的思绪拉了回来,遂用力把手中的一块石子弹出去,石子瞬间坠入河中。人的一生在岁月的长河中不也如石坠流水一样短暂吗?瞬间沉底,流水匆匆,时光匆匆,一切美好的或烦恼的也都将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唯一可以做的只有珍惜当下。
夜色渐浓,灯明如画,河流有声。在这美妙的意境里不由想起一段禅的公案:有一位和尚,每次坐禅都觉得有一只大蜘蛛跟自己捣乱,无论怎样也赶不走。师父就让他坐禅时拿一支笔,等蜘蛛来了就在它身上划个记号,看它来自何方。和尚照办了,在蜘蛛身上画了个圆圈,蜘蛛去后,他安然入定了。等和尚做完功课一看,每个圆圈都划在自己的肚皮上。
人生的许多困扰和烦恼,往往是缘于自己凡尘俗世的牵绊。好比雨打芭蕉,有人说雨打芭蕉点点愁,也有人说雨打芭蕉点点歌。其实雨和芭蕉都是无心之物,快乐由你,烦恼由你,快乐有快乐的理由,烦恼就一定有烦恼的缘故。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不论是乐山还是乐水,乐的对象都是默默无声,流水本无心,万物本无心,有心的只是人而已。想到这里,我心释然了。
夜已深,吊桥上已稀有人影,夜色变得迷离起来,而我的心却愈加清亮起来,我向吊桥流水挥了挥手,想必它也是有灵性的吧!告别了吊桥流水,踏着如水的夜色,迎着璀璨的路灯,我向家的方向走去……


作者简介
张国华,笔名:独舞风铃、 华子,一个在纯文学荒原上行走的独舞者,不喜喧哗闹市,只愿静居一隅,与自然万物和自己灵魂对话。执教英语多年,执着文学半生,一支粉笔于讲台,一支文笔于案旁。呼伦贝尔湛蓝的天空澄澈着尘心,辽阔的草原拓宽着心胸,纯真的孩子净化着俗心,于是,风铃成了一个在鸟语花香的世界里忘情舞蹈的独舞者,听花草悄语,与鱼虫对话,醉云山雾海,于舞步中奏响生命的华歌,用心香一瓣结诗文成册。愿广交天下文友,诚结四海文缘,共携书香之手,同泛墨海之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