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父亲节,回家看望父母。为他们买了心仪的衣服,二位老人都高兴地穿上了新衣。我看到他们高兴,我自己心里也很欣慰。
人老了,就盼着子女能来探望。这不,母亲看我回来,居然跑出去给我买了水果回来,父亲则急匆匆跑到厨房为我切菜做饭,还不让我帮忙。
中午吃着快八十岁老父亲亲手做的饭,感觉自己好幸福。父母在,家就在,心就有归属,就安定,而不是漂泊无依。
父亲在我小时候就是一个符号,对他几乎没有印象,这缘于父亲在外地工作。但是每年冬天吃到的橘子和红薯,听奶奶告诉我说是父亲托单位出差的车辆给带过来的。穿的好看的衣裤则是父亲因为公伤辗转在全国各大城市治病时为我购买寄回来的,让我小时候可没少得到厂里同龄孩子的艳羡和很多大人的夸赞,让我小小的虚荣心得到了很大的满足,也让我从小对漂亮的服饰充满热爱,养成了我非常爱臭美的个性。
上小学后,父亲才调回宁夏工作,我也才和父亲有了近距离接触。每次放假,奶奶都逼迫我去父母那里,对于我来说我是极不情愿的,因为父母对于我来说是陌生的,我无法对着他们喊出“爸爸”“妈妈”的称呼,都是省略称呼,直接说话。父亲发现了端倪,在我又一次直接问他事情的时候,他非常严肃地问我:“你在和谁说话?”让我瞬间僵在那里,我心里明白自己不对,但是我又无法喊出“爸爸”二个字,我就那样和父亲对视着,最后我逼不得已地轻轻喊出了“爸”这个字眼,父亲说:“大声点,我没听到。”“爸”我又喊了一声,比第一次顺溜了很多,父亲依然说:“再大声点。”这次我没有犹豫地大声喊了一声“爸”。我听到了父亲激动的应答声,看到了父亲激动的泛着红光的表情,那一刻我似乎也是如释重负,从此以后因为我的一声“爸”,我融入了这个对于我来说陌生的家庭。
小学一年级我获得的第一张“三好”学生的奖状,父亲恭恭敬敬地贴到了墙上,那面墙从此以后就成了父亲最爱观看和伫立于前的地方。我的每一次成绩对于他来说都是一种对他最好的奖赏和安慰。
不知道从啥时候开始,我成了父亲心里的依靠。做手术弟弟们签字了都不行,非要我也签字他才听话地做手术。家里有啥事,父亲都喜欢听我的意见和建议。如果我几天忘了打电话回去,他的电话就过来了,虽然是简短的几句平常话,但是能听到我的声音他是高兴的。每次回去看望他后回家,他都计算着时间,感觉我快到家了,他的电话就过来了,问我“到家没有”,我说“到了”,他就说“安全到家就好”。虽然是最最平常的话语,但是每次都能让我感觉到一个父亲满满地爱女心情。
纸短情长,写不尽对父亲的爱意,笔锋迟钝,诉不完对父亲的感恩。唯有在父母有生之年能让他们活的快乐就是极好的事情!
写于2021年6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