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国 微 信 诗 歌 学 会
安 徽 分 会
(第 15 期 总第 015 期)
本期诗人:陈荣来 易海明 王永珍 马云 苍山淋雨 沈章宝 汪安平 倪雯
本期编辑:梁作成 校对:黄冬松
陈荣来的诗
作者简介:
陈荣来,安徽无为人,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多种纯文学期刊。曾获第五届郭小川诗歌奖、第六届全国十佳新锐诗人奖等若干奖项。出版诗集《绿色,开始一个劲地生长》。
记忆中的父亲
父亲好像没有农闲的时候
一年四季
总是种着庄稼
蓑衣和草帽
轮流挂在土墙上
父亲每天用双手丈量着
他的一亩三分地
东边几斤,西边几两
收获的前几天
父亲背着手
在地头走动,来来回回
偶尔与熟人打声招呼,点支烟
几声咳嗽
破布撕碎般的声音
篱笆
儿时,父母白天下田干活
把我关在篱笆院子里
我就一个人玩
用树枝和贝壳玩过家家
父亲离开人世那年,篱笆墙倒了
母亲说,你已经是大人了
在母亲心慌和迷茫中
我把篱笆墙修整得结结实实
从此,她把自己关进篱笆里
数着细碎的光阴
日出日落
呼唤着我的名字
背起行囊那天
母亲站在篱笆墙边目送她的儿子
我不敢回头,生怕一回头
篱笆倒塌,砸疼了妈妈的影子
易海明的诗
易海明,某淮北师范大学校报主编,教授,出版诗集《要不然我们换张脸吧》。
要感谢母亲
酱油泡饭好吃
再拌点猪油
就有点鲍鱼捞饭的味道了
六零年代
不是一个饥荒的年代
有观音土
有人肉
母亲说
最好的蔬菜就是芹菜
吃吐了
还继续吃
我能在那会出生
她的奶水一滴一滴的
让我饱得打嗝
王永珍的诗
王永珍,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省散文笔会会员,有作品见《清明》《新安晚报》《齐鲁文学》及十余种微信平台,某财政局财务工作者。
红色江山永流传
在我的心上
有一把镰刀
她曾呼啸着割断捆在我们民族身上的一道道枷锁
有一把锤子
她曾呐喊着砸碎了那个灾难深重的旧世界
那一页历史
几经几代人相传
如今在我的心里成了最美的图案
是那群革命的先烈
在血与火中
义无反顾
拯救起一个个呻吟的灵魂
忘不了北方的青纱帐南方的甘蔗林
忘不了雪山草地茫茫戈壁滩
忘不了太行山狼牙山
忘不了遵义和延安
忘不了瓦窑堡西柏坡
忘不了杨家岭彻夜的灯光
更忘不了那声浓重的湖南口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这声音响彻大江南北
横贯三山五岳
忘不了戈壁滩升起的蘑菇云
忘不了那颗卫星传来的东方红
忘不了1978年的春风万里
忘不了“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忘不了十八大绘制蓝图
擘画未来
十九大上那声嘹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
世界听到了
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呼唤
世界看到了
自信担当的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稳健
走在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我骄傲
我是中国人
我是新时代的建设者
红色江山在我们手中永流传
马云的诗
马云,回族,一名乡村中学教师。上海《咬文嚼字》杂志社金卡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省诗歌学会会员,省散文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诗潮》《作家天地》《中文自修》《世界日报》《语文报》《长江诗歌报》等刊物,出版有《林中有只鸟在叫》《气象树下》两本诗集,曾获得马鞍山市政府的“太白文艺奖”。
爸爸与雯雯
1
爸爸将一朵花
递给雯雯
你闻闻,你闻闻
爸爸不说香
他想听听雯雯会怎么说
雯雯闻了又闻
什么也没有说
只是——
闻一次笑一次
2
爸爸快看呀
蝴蝶蝴蝶
几片花瓣从枝头落下来
纷纷扬扬着
爸爸正要纠正雯雯
却忍住了
3
爸爸爸爸
我最喜欢这些小树了
为什么呀
因为她们和雯雯一样
都是女孩子
为什么呢
你看小树们的头上
都戴着好看的花儿呢
4
雯雯
你在干什么呢
嘘——
小声点,爸爸
蜜蜂正在和那些小花说话呢
哦——
她们说什么了
她们说的是悄悄话
5
爸爸
我能变成一只蜜蜂吗
雯雯为什么要变成蜜蜂呢
因为——
雯雯喜欢她们穿的花衣衫
还想——还想——
还想——
能像她们一样
钻进花儿的里面嗡嗡嗡嗡呢
6
雯雯一直站在那棵树下
爸爸不喊她
因为爸爸知道
雯雯一定又在等一阵风了
等那阵风跑过来
把一片花瓣戴在她的头上呢
苍山淋雨的诗
苍山淋雨,70后,居马鞍山,习字画,偶写小诗。大学时代负责过文学社团,现为京、马两家公司董事。
长夜的弯刀
长夜的弯刀高悬
收割头顶一茬又一茬的麦子
我们终将越来越像父亲
一个人的平川上劳作不息
此时他的麦子早已全无
只有河水青春的纹路
冬天到来前,请务必梳洗干净
成为一个旷野可以收藏的标本
或许大雨只留下贫瘠的泥土
或许风霜早已在沟壑蔓延
请也像父亲那样
从不放下锄头和犁铧
沈章宝的诗
沈章宝,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芜湖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有多篇诗歌发表,出版诗集《在路上》。
对父亲的记忆(外一首)
昨夜,没有睡好
院子里的月光如水
轻轻的风吹过
宛如父亲在远方的呼唤
每一片叶子的抖动
就像一句询问
现在的我已经不再稚嫩
一如当年一样的你
只是窗外的空地上
我还没有学会你种地的模样
依然长着一些野草
和藏在草丛中的童年
月光依旧潺潺
灯火依旧朦胧
流逝的只是我的黑发也被霜露染白
没有改变的是我常常想你的心
许多年了
我一直有个心愿
哪天有空把窗外的那块空地
也耕锄的像你梳理老家的田地一样
长满金黄的稻穗
住在远方的父亲
二十多年未与父亲见面了,父亲一辈子没有看过彩色电视。也没有见过手机,更不知道什么是微信。那个时候的父亲只有写在纸上的心思,今天是父亲曾经在世的生日,面对墙壁淡淡的黑白微笑,我只能用干涩的文字,与父亲说说,略表思念。 ------题记
那个下午
父亲背着我们的目光
静静地
一个人去了天堂
没有只言片语的话别
两袖清风
带着折磨他的病魔
留下了最后的党费
和无尽的伤痛
给我们
读过私塾的父亲
让我们沿着他的笔画
认识了自己的姓氏
瘦弱的身躯
撑起一片广袤的天空
给我们自由的展翅
憨厚的个性
塑造了一代人的坚强
燃一把火
把思念全部融化
洒满整个天空
每一半飘落的语言
记录着岁月的冷暖
发往天堂的微信
字字句句浸染着无限的泪水
静静地躺在苦涩的心间
点一支蜡烛
一支烟
留一个小时
陪你一起静静地听心跳的声音
细数曾经拥有的光阴
天堂里也很拥挤
一个人的日子很清淡
你和家的距离
只在咫尺
这个下午只有你我
汪安平的诗
汪安平,安徽无为人,现居江苏泰州,1996年毕业于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
水车
水车在老家
遗忘的角落
缓缓老去
与多年后回乡的我
无言久久对视
泪滴在手上
慌乱发颤
蜃楼当年车水的镜头
一滴汗一滴水
父亲和我抬来水车
在酷夏
给水稻输血
此刻在天国的父亲
是否也如我
魂牵水车
煤油灯
煤油灯擦了又擦
是泪眸照亮灯下
写作业的儿时玩伴
记忆里的美好
始终没有暗淡
鞭炮上的乡村过年
没有你我她
如今大家
不知南北西东
角落里废弃的煤油灯
等我们回家
一一重拾
倪雯的诗
倪雯:安徽巢湖人。曾为多家媒体的编辑、记者,中国微信诗歌学会安徽分会发起人、秘书长。
想念父亲
爸!太久没有喊一声了
您还好吗?女儿不好女儿不孝
女儿想您 越来越像您
但女儿不想成为您那样的
女儿正经历
正在过往您的年轮
只是,您这位投身中国的建设者没有福气好好享受改革开放成果
当下,新冠肆虐全球
中国正在世界舞台 发生百年未有之大变
我的有生之年会看见
我的每一个当下
正在经历您那个贫瘠时代所无法想象的美好
爸,我们终会相见
我会手舞足蹈 向您描绘您所不知道的事情
在遥远的某时刻
在并不遥远的某时刻
END
中国微信诗歌学会安徽分会
顾问: 王寒山 朱鹤年 孤城 李商雨
会长: 黄 平
副会长:孙启泉 李劲松 方华 苏东山(常务)
秘书长:倪 雯
副秘书长:纪良发 梁作成 王恩斌
编辑部 主任:黄冬松
编辑部 副主任:苏东山 朱先贵
外联部 部长:李远波
外联部 副部长:张承斌 端琼
投稿邮箱:1793174454@qq.com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