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文学中国》杂志社三审后,2021年第5期总第5期确定录用。
请其他平台不要盗稿件,本刊刊号ISSN 2710-4893,如有盗稿,将收到侵权通知书!投稿:17738013139(手机微信同号)。
姊妹花开香草原,英雄精神永流传
——记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和玉荣
文/赵秀坡(河南)
“姐姐,你在哪儿?”
“玉荣,我在这边,看好咱们的羊……”
1964年2月9日,农历腊月26,下午。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的草原上,狂风裹挟着鹅毛般的雪花肆意飞舞,天地混沌一片。风雪中,两个小姑娘正奔前走后地驱赶着数百只羊,她们不时互相呼应着,但怒号的狂风很快淹没了她们的呼喊声。
这两个小姑娘是姐妹俩,分别是新宝力格公社那仁格日勒生产大队蒙古族社员吴添喜的二女儿和三女儿。姐姐叫龙梅,11岁,扎着两条长长的马尾辫,聪明伶俐;妹妹叫玉荣,9岁,一头乌黑的短发,乖巧可爱。 姐妹俩生活在这广袤的乌兰察布大草原上,她们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热爱这里的牛马群羊,热爱这里勤劳纯朴的人民。大草原也培植了她们吃苦耐劳、坚韧顽强的性格,一如草原入冬的荒草,看似柔弱,实则坚强,因为它们的根已深深地扎在这片沃土之中。平时一有时间,龙梅和玉荣就帮助阿爸阿妈放羊、剪羊毛、挤羊奶……当然,两人最喜欢放羊啦,她们喜欢与羊儿在一起玩耍嬉戏,她们喜欢数一只又一只的羊儿,她们喜欢那种“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感觉。所以,她们家负责放养的公社的三百八十四只羊,无论大小,个个吃得胖乎乎、白生生的。
阿爸经常教育她俩一定要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羊儿。每次放羊回来,她俩就守在羊圈口,目不转睛地数着一只只羊儿入圈。她们根据每只羊的不同特征分别给羊儿起了一个名字,如有一只小羊羔眼珠子是黑色的,她们就叫它“小黑眼睛”。
2月9日早晨,冬日的阳光冷冷地洒在草原上,这是草原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温度已经降到零下三十多摄氏度。临近春节,家家户户忙着打扫房舍,置办年货,一派热闹祥和的景象。
本来阿爸要出去放羊,可刚才有邻居喊他去帮忙粉刷房子,阿妈要照顾才五个月大的小妹妹,放牧公社羊群的任务自然就落到了姐妹俩身上。
打开羊圈,羊儿成群结队地欢快地涌了出来,姐妹俩赶着羊群高高兴兴地出去了。“今天天气不好,不要去太远的地方。”阿妈在后面特意叮嘱了一句,毕竟羊儿多,姐妹俩年纪小,她有些放心不下,“这是公社的羊,384只,一只也不能少!”“放心吧,一只也少不了!”姐妹俩大声应答。
唱着欢快的歌谣,姐妹俩赶着可爱的羊宝宝来到了村子附近的芨芨滩。芨芨草是草原上最常见也是牛羊一年四季都喜欢吃的一种饲草,春夏季节,芨芨草的嫩茎叶给草原上的牲畜提供了丰富的“美食”。它生命力很顽强,在霜冻之后,枯草还能为牛羊所食。尤其是进入冬季,在牧草缺乏的情况下,芨芨草便是主要饲草了。以前这里芨芨草茂盛无比,是放羊的绝佳场所,可经过牲畜长期的啃噬,现在只剩下光秃秃的芨芨草梗在风中摇曳。羊儿低着头费劲地寻觅着为数不多的草叶,不时抬起脖子“咩咩”地叫着,仿佛在抗议这里的草不好吃。看到这种景象,妹妹玉荣皱起了眉头,“马上要过年了,咱们再找个地方放羊吧,让它们吃个饱,也过个肥年!”“好嘞!”姐姐龙梅爽快地答应了,“咱们不能让公社的羊儿受委屈。”说走就走,她俩赶着羊群向草原深处走去。
不知不觉中,她们赶着羊群来到了一片枯草丰茂、地势平缓的高坡,高坡向阴的一面还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她们就把羊儿赶到了向阳积雪较少的一面放牧。
羊儿像一朵朵白云在草原上流动着,它们快乐而贪婪地吃着草。看着这“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喜人景象,龙梅和玉荣也高兴地放声歌唱:“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呼吸着百花芳香,我们多么幸福,白鸽在头上飞翔。谁给我金色的童年?谁抚育我们成长?少先队员都知道,是毛主席和共产党……”
在广袤的草原上,姐妹俩有时驱赶离群的羊儿,有时寻找树上的野果子,有时躺在草儿上面看白云,有时你追我跑,尽情地嬉戏玩耍。羊儿也敞开了肚皮尽情地吃草,不时还惬意地抬头长叫。不知不觉,到了中午,放眼看去,羊儿一个个都吃得肚子溜圆,而龙梅和玉荣的肚子却开始“咕噜噜”地抗议起来了。这时,她们望望头顶明晃晃的大太阳,才知道时近中午,该赶羊群回家了。
突然,一大簇乌云飘来,遮蔽住了太阳。须臾,天空像变魔术似的,乌云越聚越多,越来越低,像铅块一样压了下来。同时,“呼呼”的风声如闷雷滚动从远处传来。一股令人恐怖的气氛笼罩了整个草原,羊儿纷纷停止了吃草,恐慌地叫着。
“不好!”一种不祥的征兆涌上龙梅的心头,她想起阿爸曾经给她讲过暴风雪来临前就是这样的情景。“玉荣,赶快赶羊回家!”话音刚落,狂风就呼啸而至,更令人可怕的是风中还夹杂着大片大片的雪花。
龙梅和玉荣急忙把“咩咩”乱叫的羊儿向羊群归拢,并试图赶它们朝着家的方向回去。但是,可怜的羊儿被这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弄得蒙头转向,受到惊吓的它们像没头的苍蝇一样,四散乱跑,后来风势太大,它们又都顺着西北风往东南方向涌动。可那样的话,只会南辕北辙,离家越来越远。
龙梅和玉荣奋力挥舞着羊杈聚拢着羊群,可是两人在猛烈的暴风雪和数百只羊群面前显得太渺小了,羊群还是如潮水一样,汹涌向前。
“快回去叫阿爸!”龙梅冲着玉荣喊,因为阿爸之前给她们嘱咐过,遇到特殊情况随时喊他来帮忙。
玉荣顶着狂风向家跑去,风雪使她几乎睁不开眼睛,每跑一步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跑了一会儿,玉荣一回头,看见姐姐龙梅在羊群里左跑右拦,羊儿没有一只回头的,眼看就要失控。“羊群如果走散会被冻死的,我得帮助姐姐。”想到这里,玉荣干脆又跑了回来,和姐姐一起聚拢羊群。
“你怎么又回来啦?”龙梅扯着嗓门问她,“不是让你喊阿爸来吗?”
“这里离家太远了!我怕把阿爸喊来后找不到你,我要和你一起赶羊回家!”玉荣大声回答。
“好,你去那边。有什么情况就大声喊我!”
这时候,她们离家也就四五里地的路程,姐妹俩如果放弃羊群跑回家是完全有可能的。毕竟,遇到这样恶劣的天气,即使是大人也难以保证羊群不会走失。再者,草原上之前也发生过暴风雪中牧民和牲畜被冻死的事件。但是,这时候,姐妹俩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是公社的羊,一只也不能少!”
老天爷似乎故意和她俩作对,风雪愈来愈烈,没有一点儿停歇的意思。羊群依旧顺着西北风向东南方向跑,龙梅和玉荣一左一右,防止羊群向两边跑散。茫茫大草原上,鹅毛大雪很快覆盖了她们的脚印和羊群的蹄印,姐妹俩显得那么弱小,那么无助。从吃过早饭到现在,已经好几个小时了,龙梅和玉荣没有喝一口水,没有吃一口饭,只是随着羊群奔跑、呼喊。她俩多想停下来找个地方躲避一下风雪啊,但一想起阿妈的话,“这是集体的羊,一只也不能少。”两人就又有了力量,一直紧紧伴随着羊群。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话说下午暴风雪来临时,阿爸吴添喜见天气突变,唯恐姐妹俩放羊还没回来,就急忙赶回家。看到空荡荡的羊圈,他的心顿时揪在了一起。容不得迟疑,吴添喜连忙赶到公社寻求支援。顿时,小姐妹的安危牵动了草原上所有人们的心。公社领导立即通过广播召集人们去寻找龙梅和玉荣,所有的成年男子纷纷或骑马,或骑骆驼,冲进茫茫雪原里。
“龙梅!”
“玉荣!”
……
草原上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呼喊声。
“姐妹俩肯定是为了保护羊群而放弃回家的。”吴添喜太了解自己的两个女儿了。记得去年夏天的一天,姐妹俩放羊回来,吴添喜发现少了一只小羊羔。他就用严肃的口气说:“这是公社的羊,这是集体的财产,一只也不能少!怎么丢的你们就怎么找回来!”那次,龙梅和玉荣出去找了好几个小时,直至天黑才把小羊羔安然无恙地找了回来。从那以后,姐妹俩再也没有丢失过一只羊。
吴添喜为什么把羊儿看得像宝贝一样呢?原来,他们一家是1960年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从辽宁来到内蒙古的,初到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时,全家七口人就全靠吴添喜自己打零工维持生活,甚是艰难。直到1962年,公社将384只羊交给吴添喜一家包放,他们的日子才逐渐好转起来。所以,两年多来,一家人总是像照顾孩子一样呵护着这384只羊,从没丢失过一只。吴添喜经常嘱咐龙梅和玉荣说:“你们要向雷锋叔叔学习,照顾好公社的羊群。不管遇到什么情况,羊儿一只也不能少!”
雷锋,这个名字,龙梅和玉荣并不陌生。1963年3月5日,伟大领袖毛泽东在全国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后,阿爸经常给她们讲雷锋叔叔的故事,讲什么是雷锋精神。雷锋叔叔的光辉形象深深地在姐妹俩心中打下了烙印,她们以雷锋叔叔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就连放羊时,也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
茫茫草原,风雪交加。吴添喜和社员们骑着马冒着严寒苦苦寻找着,这时,天色暗了下来,给寻找又增加了难度。但是,他们始终没有放弃,他们坚信,一定能找到姐妹俩和羊群!
终于,他们看到了一处朦胧的灯光。吴添喜心头一亮,快马加鞭赶过去。原来这是白鄂博矿区的一处养猪场,遗憾的是,主人并没有看到姐妹俩和羊群。吴添喜只好又去其它地方寻找了。
事实上,在这之前,龙梅和玉荣也曾经路过这个养猪场,也看见过这处灯光。当时,龙梅让玉荣去这户人家找人帮忙。可玉荣和刚开始回家叫阿爸一样,怕回来找不到姐姐和羊群,始终没去。就这样,吴添喜错过了找到姐妹俩的一个好机会。
天愈加黑暗。夜里的气温降到了零下四十度,用泼水成冰来形容一点儿也不夸张。借着地上反射的微弱的雪光,姐妹俩跟着羊群仍在呼啸的风雪中坚持着。寒冷、饥饿、疲劳,甚至还有恐惧,一齐袭向11岁的龙梅和9岁的玉荣。昨夜,她俩还在温暖的炉火旁,在阿爸阿妈的陪护下做着香甜的梦。现在,阿爸阿妈还有众多人们一定在焦急地寻找着她们。“阿爸、阿妈,请放心,我们都很好,羊儿一只也不少!”龙梅默默念叨着。羊儿似乎也被她俩的执著所感动,默默地浩浩荡荡地向前走着。
龙梅不时大声向妹妹喊道:“玉荣!”玉荣也大声回应:“姐姐!”漫漫长夜里,茫茫草原上,风雪交加中,小姐妹俩就这样互相呼应着,坚持着。
“玉荣!”
龙梅照例喊着妹妹的名字,可是,这一次她没有听到妹妹的回音。
“玉荣!”龙梅又大声喊道。
还是没有回应。
龙梅心里慌了,她穿过羊群来到妹妹那一边,却没有看到人。
“糟了!妹妹遇到危险了!”龙梅急忙往回赶,她边跑边喊着妹妹的名字。
刚没跑几步,龙梅就听到喊“姐姐”的声音,循声找去,来到了一个雪坑前——玉荣深深地陷在里面。原来,由于天黑雪深,玉荣一不小跌进了一个雪坑里,厚厚的积雪几乎要把她淹没。玉荣两手想攀着雪坑边缘爬上去,可一抓一把雪,根本就用不上力气。龙梅赶紧趴在雪坑旁,把手中的羊杈递了下去。玉荣双手紧紧攥住羊杈,小脚不停地踢腾,龙梅奋力一点儿一点儿往上拉。经过一番拉扯,玉荣终于被救了上来。顾不得喘口气,姐妹俩就又继续追赶羊群了。
走着走着,龙梅突然被绊倒了。定睛一看,原来是姐妹俩最喜爱的小羊羔——小黑眼睛,它已经奄奄一息了。姐妹俩见证了这只小羊羔的出生、成长,尤其是那双黑亮亮的大眼睛特别惹人喜爱。她们心里难受极了,不舍得丢下“小黑眼镜”,就轮流抱着它跟着羊群走。可是,“小黑眼睛”的身体逐渐变得僵硬冰冷,像一块大石头似的,压得胳膊酸疼。姐妹俩本来就已经疲惫不堪,实在抱不动它了。于是,就找了一个有标记的小坡,把“小黑眼睛”安放在了那里。
风还在刮,雪还在下,温度也越来越低。饥了渴了,姐妹俩就胡乱抓一把雪塞进嘴里。可那样能填饱肚子吗?放在嘴里都是冰凉冰凉的。这时,她们翻过了一座缓坡,风雪不再那么猛烈。姐妹俩饥肠辘辘,每走一步都十分沉重。玉荣有气无力地说:“姐姐,咱们就在这歇歇吧!”龙梅也累得精疲力竭,就和玉荣把羊群聚拢在一起,然后姐妹俩偎依在一起。这时,龙梅从兜里掏出一块糖剥开填进玉荣的嘴里。原来,早上离开家时,妈妈特意给她俩几块糖。上午放羊时,玉荣的糖已经吃完了,龙梅还剩下一块。她舍不得吃,就给了妹妹。玉荣在几十年后深情地回忆说:“这是我吃过的最甜的一块糖!”
姐姐太累了,挨着玉荣就睡着了,玉荣边吃着糖块边望着羊群。突然,她发现有几只羊离开了羊群。玉荣看看熟睡中的姐姐,想让姐姐多睡会儿,自己跑过去拦那几只离群的羊了。不料,刚跑过去,后面的羊儿纷纷跟着全跑了。玉荣着急地大喊:“姐姐!姐姐!”可在暴风雪中酣睡中的龙梅哪能听得见妹妹的呼喊啊!为了不让羊群走失,玉荣只好一个人拦截羊群,她想把羊群赶回到姐姐睡觉的地方,但风雪太大了,羊儿没有一只回头的,玉荣只好随着羊群离姐姐越来越远。
不知什么时候,凛冽的寒风把龙梅吹醒了。她揉揉眼睛,发现妹妹和羊群都不见了,她脑子霎时间一片空白。“这可怎么办?羊群没了,妹妹也没了!”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样刷刷地流了下来。她边哭边大声呼喊着妹妹的名字向前追去。一直跑了足足有二里地,龙梅才隐隐约约听见妹妹回应的声音。她欣喜若狂,循着声音跑过去,终于找到了妹妹和羊群,姐妹俩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
走过了风雪肆虐的漫漫长夜,天已经亮了,风雪也小了下来。姐妹俩不知不觉中已经伴随羊群来到了白云鄂博矿区附近。这里,距离家足有一百里地。突然间,龙梅发现玉荣的靴子竟然都没了!两只脚变成了大冰坨子!她含着泪花心疼地问玉荣:“妹妹,你的靴子呢?”玉荣这时候才发现脚上裹着的是冰坨,自己的靴子不知道啥时候跑掉了。龙梅想脱下自己的靴子给妹妹穿上,可怎么也脱不掉,原来她的脚和靴子已经冻为一体了。
龙梅心疼妹妹玉荣,不忍心让她再走下去了。她看见附近有一块儿大石头可以避风,她吃力地背起玉荣朝大石头走去,把妹妹放在了大石头背风的一面后。玉荣看了看她,说:“姐姐,我太困了,想睡会儿。”说完,就合上了眼睛。
龙梅看见妹妹睡着了,就又继续追赶羊群。忽然,她听到远处响起了火车的声音,原来,这里是白云鄂博车站附近。龙梅为了不让羊群穿越铁轨,就急忙跑过去,把羊群阻止在了铁轨旁边的洼地里。
这时候,牧民哈斯朝禄和他的儿子正好从此路过,他发现了几乎被冻成雪人的龙梅。龙梅看见哈斯朝禄父子俩,心头一喜。她顾不得让哈斯朝禄照顾自己,急忙说:“我妹妹玉荣还在那边,你们赶快救救她吧!”哈斯朝禄让儿子看着羊群,然后把龙梅带到火车站扳道房,让工人悉心照顾龙梅。他紧接着去邮局打电话叫救护车,又跑到矿区找更多的工作人员帮忙寻找玉荣。数十名矿区工人顺着羊群来的方向仔细地寻觅,终于在那块大石头旁边找到了被大雪覆盖的玉荣。可怜的玉荣只露出个小脑袋,脸色黑青,气息微弱。掸去身上的雪,双脚上的冰坨子更是让人看了揪心,在场的人们都情不自禁地留下了热泪。
在矿山医院,医护人员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医疗设备紧张抢救着姐妹俩。渐渐地,凝结在她们身上的冰层开始脱落,龙梅和玉荣神志也恢复了清醒,她们终于从鬼门关逃过了一劫。可是,玉荣由于冻伤太严重,又进入了休克状态。医生们经过持续紧张抢救,到了夜里十点,终于使玉荣安全脱险。
龙梅苏醒后的第一句话是:“这是在哪儿?……我的羊群呢?”目睹此景,在场的人们都热泪盈眶,他们觉得用“英雄”二字称呼姐妹俩一点儿也不夸张。
后来,由于长时间的冻害,龙梅失去了左脚拇指,玉荣右腿膝关节以下和左腿踝关节以下做了截肢手术。384只羊儿,只有三只被冻死,其余的都安然无恙。
1964年3月1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长篇通讯《暴风雪中一昼夜》;后来,《人民日报》又以《最鲜艳的花朵》为题,报道了龙梅和玉荣的感人事迹。共青团中央在1964年3月20日写信表扬了姐妹俩的高尚行为。时任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的乌兰夫亲笔题词写道:“龙梅、玉荣小姊妹,是牧区人民在毛泽东思想教育下,成长起来的革命接班人。我区各族青少年努力学习她们的模范行为和高尚品质!”同时,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授予姐妹俩“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光荣称号。她们的动人事迹被拍成电影、话剧、京剧,绘制成连环画,还被编入小学课本,教育和激励了全国无数少年儿童。
龙梅、玉荣出院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回到家乡读书。龙梅16岁时被部队特招入伍,后来又到包头医专、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学习,1977年入党,1982年调入包头市东河区工作。其后历任中共包头市东河区委统战部副部长、东河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东河区政协主席等职务。龙梅的丈夫张平,是包头市军分区的一位军医。二人育有一子一女。
玉荣1974年初中毕业后,被保送到内蒙古师范学院政史系,同年入党。1976年毕业后分配到乌兰察布盟任教育处副处长兼乌兰察布盟民族中学校长。1980年,玉荣在中央民族学院进修后,任共青团乌兰察布盟盟委副书记。1988年调任自治区残联副主席、执行理事会副理事长。其后历任自治区政协办公厅副主任、自治区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自治区政协副秘书长(正厅级)。玉荣的爱人叫朝克,曾在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工作,二人有两个女儿。
龙梅和玉荣现在均已退休。
2008年,龙梅和玉荣光荣地成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
2009年,姐妹俩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2019年,她们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
2019年11月10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主办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北疆英模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在乌海市举行,龙梅和玉荣姐妹俩作为英模代表分别发言。龙梅在报告中说:“其实,当时我和妹妹的想法特别简单,我们心里想的就是:只要羊群在就好,人在羊就在。信念是最有力的武器!漫漫雪夜里,我和妹妹正是靠着这样一种信念的支撑,最终战胜了寒冷、饥饿、疲乏与恐惧。 勇敢顽强、直面困难是蒙古民族的传统,向雷锋学习,国家和集体利益至上是我们的信念,正是这些精神力量让我和妹妹抵御了饥饿寒冷,战胜了暴风雪,最终保护了集体的羊群。可以说,这些纯洁的情感,就是我和妹妹的初心之源。”
妹妹玉荣在报告结尾说到:“我们姐妹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但榜样的力量却是无穷的!无论时光如何流逝,我们身上所承载的时代精神将走出草原、走向永远!今后,我想,只要我们还能动、还能出来走,还能说话,就会继续讲述50多年前我们与暴风雪搏斗的故事,继续让‘草原英雄小姐妹’的精神代代相传!”
那一夜的风雪,使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和玉荣成为了全国人民记忆深处的时代楷模。她们是草原的女儿,是时代的航标,是共和国的英雄!
【作者简介】赵秀坡,1977年出生,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蒲公英小学语文教师,市级优秀教师,郑州市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儿童文学会会员。辅导学生分别在《中国校园文学》、《小学生作文选刊》等全国20多省市100多家报刊发表、获奖600余篇作品,多次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在《语言文字报》、《精神文明报》、《意林•图解作文》、少年作家》《羊城晚报》《甘肃工人报》《贺州日报》等报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散文等100余篇,主编或参编《作文高考必备》、《倍速学习法•六年级下册语文》、《最新五年小考满分作文》等一百余本中小学阅读、作文辅导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