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往做贼
——遁魔
毕业次年,我在山区某中学教书。因为离家较远,就和大多是老师一样住校,周六下午回家,周日晚上返校。我们同宿舍三人,老家不是一个村,来去各讨方便。
那个冬天,我一如既往地按时到校,到了,要开门了,才发现忘记带钥匙了。没办法,我只能先和同事们凑合吃饭,等待二位舍友的到来。两个老兄中,其中一个“老寇”离家近些,周一上午没课,周日通常不返校;而另外一位“老朱”,确是闲的蛋疼的主儿,加上没有对象,向来不恋家,常常泡在学校里,周日必到的,我当然寄希望于他老人家了。
天很快黑了,晚自习也过了,学生和老师都要就寝了,可我亲爱的“战友”还没有影子。那时候又没有手机,他家里也没有电话,我根本无从知晓他的行踪。别的教师宿舍都满员,没有我的容身之地,几个同事就搞来工具帮我进屋。
锁子是不能破坏的,再说我们也不会弄,工程浩大不说,还得自家出钱复原。大家的法子是,卸掉一块玻璃,请瘦小的老师或者学生爬进去,从里边开门,然后我再从容“入住”。
说干就干,我拿电筒一边照着,另外两位麻利地撬下玻璃封条,小心翼翼地取下玻璃——狗窦大开,内外交通了。体育老师当仁不让,轻捷地蹿上窗台,就势抓紧窗户框,腿脚伸进“凌空的狗洞”,紧接着变换姿势,上臂支撑在窗台上,俯身然后翻身拧腰,“大侠”平稳落地。外边的几位,不待体育老师开门,就急着安装玻璃——天气冷啊,风大不说,屋子里没生火,洞口不能老敞着。
屋里的灯着了,体育老师的身影游移在玻璃上。门锁咯噔咯噔响了几下,传出好奇而不解的嘀咕声:
“哎?咋开不了?”
“跟你们屋的锁子一样不?向外手拨那个保险……”有人提醒。
“一样啊,可咋拨都开不了……这是……”体育老师还在捣鼓。
“行了,甭弄了,我知道了……”我恍然,“这老朱,一定是从外边加保险了。这小子,贼心眼儿多,锁门之后,还要把钥匙倒转半圈再拔出来,说这样里边也开不了……”
大伙立刻明白了,因为许多人知道这个“秘诀”,虽然谁都不常用。这种嵌入式的锁子,看上去无奇,可也独有小机关的,那就是,里边的防盗保险靠“拨钮”,拨钮到位之后,外边用钥匙也开不了;而外边锁门的高级技巧就是,钥匙倒转半圈拔出,这样,里边的人也打不开。这老朱哥们特别聪明,特能鼓捣玩意,加上向来谨小慎微,干什么都是一丝不苟的,这道保险,一定是他搞的。
“哈哈,完了,老许自个爬狗洞吧,出入就走窗户,啥时候老朱来了,你再光明正大出入吧……”同事打趣,确也是别无良策。在大家的帮助下,我从窗洞爬进屋里,接进去行李,帮体育老师出来,请他们封闭窗户。原本打算开门后从其他宿舍多弄点炭火,赶紧给室内升温,这一下不好弄了,我干脆作罢,草草和衣而睡。
次日,天还黑着,起床铃声响起,早操马上就要开始了,我迷迷瞪瞪起床,要开门去打水,门却开不了,这才想起来自己“身陷囹圄”了。没辙,还得“走贼道”,我上了窗台,撕掉窗缝裱糊的报纸,打开对开的窗户,跳出去。出去了,才发现没拿水桶和暖壶。我搬来一把椅子放在窗外,进去之后,又在里边窗前放一把椅子,以便“翻越”。我拎着暖壶出来,只打了点开水,勉强糊弄着盥洗完毕,赶紧“翻”出来上操。
天色放亮,又轮到吃饭了,我再一次“翻”进去拿餐具。接下来,我好几次走窗户,居然驾轻就熟了。第二节课下了,老朱还是影迹全无,我不禁暴躁,这小子把我害的不浅,我得好好收拾他,我就在门房等他。伴着预备铃响起,老朱推着自行车进门,一如既往的闲庭信步,吹着口哨不紧不慢向宿舍走去。我后边不远不近地尾随,看着他从容停好车子,慢悠悠转身去开门。
只见这老兄停顿下来,目光专注于窗户,向前走几步,仰手推高处的对开窗,窗户应声分开。他似乎迷糊了,向里边探看、环顾,继而低头,应该是又发现了玻璃条的变动,他原地不动打闷葫芦。
“开门吧,老哥,欣赏什么呢?”我早已按捺不住,现身出来。
“嗯?老茂,这是……”他还钉在那里,转头迷茫地看我。
“我弄的——好家伙,你可吧我折腾了个够……”
“没拿钥匙?老寇也没来?”这小子是明白人,“哈哈,让老弟受罪了!怎么样?机关管用吧,哪里来的哪里去……”他居然乐了,竟敢拿我逗闷子。
“气死我了,人家别人,啊,没拿钥匙都能这么进去开门,偏偏碰上个你。”我哭笑不得。
“甭生气兄弟,中午请你喝酒,给你买猪头肉……”老朱到来之后,立刻投入战斗,生火、扫地、按玻璃、糊窗户缝、擦玻璃……中午,老朱果然买来酒菜,我们在宿舍享用。
“点背啊,当了两天贼,还是笨贼。”有了吃喝的补偿,加上老兄勤快干活,我早消气了,美美地吃着喝着,“没拿钥匙怨我,让老兄破费了。可你这反锁的一招也太损了,往后可甭价了……”
“你受累了,小偷更受累,碰上我这样的,能把他气死,往后看你还忘带钥匙——我给你讲个笑话:一个人连续丢了好几辆自行车,就搞了一把夸张的结实的大锁,把自行车锁在栏杆上,还挂了个字牌,写着 ‘我让你偷’。那一天,他去骑车,发现字牌背面也写了几个字,‘我让你骑’,再看车身,多了一把锁子,把车子锁在栏杆上……哈哈,哈哈哈……”
我也乐了,是啊,我扪心自问,这哪里有老朱的过错啊。试想,锁子原本就是为了防小人的,制作者当然力求坚固的,他们煞费苦心的巧妙设计就是为了我们的安全保障,开发利用它的功能,正是我们使用者应该做的,要不,要锁子何用,而为了自己方便就忽略关键,势必给贼人提供方便,锁子真的就“防君子不防小人”了。

作者简介:许茂生,男,笔名遁魔、洗耳翁等。河北省涿鹿县人。县文化局工作。已出版多本作品集。张家口京畿民间文化研究会理事。涿鹿民俗文化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涿鹿收藏家协会理事。涿鹿秧歌角研究会理事。热心于推广和研究本土文化。文笔优雅细腻。非凡中国艺术社团特邀嘉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