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连岭“红军树”立碑揭碑仪式在万宁北大镇举行
2021年6月20日上午,中共万宁市北大镇委、万宁市红色文化研究会共同在北大镇红星村委会争来坡村举行六连岭“红军树”立碑揭碑仪式。
揭碑仪式上,万宁市红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林少明介绍了“红军树”的历史根源和为其树碑立传的缘故。“红军树”位于六连岭革命根据地西麓革命老区万宁市北大镇红星村委会争来坡村前,是一棵约有三百多年树龄的大榕树,树高参天,枝繁叶茂,浓荫盖地。当地村民亲切称呼这棵大榕树为“红军树”,因为该树见证和承载了党领导六连岭革命根据地军民坚持武装斗争23年红旗不倒的历史。“红军树”不远处的六连岭石狗咀山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的宿营地,建有红军医院、列宁学校、军械厂、红军操场等。也是抗日战争时期广东省琼崖游击队独立第一总队第三支队的驻地。由于“红军树"处于六连岭西麓进山必经之路边,大树下便成为我根据地军民路过歇脚休息和进行革命活动的好地方。独立第一总队副总队长庄田、参谋长李振亚都曾在树下研究敌情指挥作战。第三支队支队长符哥洛,政委陈武英、莫逊(后任)带队出征时曾在树下做战斗动员和布置战斗任务。中共万宁地方组织领导人肖焕辉、陈乃石、陈克丘、周训堂、林和平等曾在树下召开会议和群众集合,开展各项革命工作。许多进步群众挑米带盐来到树下,卖给山上的革命队伍,逐渐形成了红色贸易交易散地小市场。解放战争时期的1946年5月,第三支队第三大队一个连由大队长李贤祥带领,在“红军树”附近的槟榔园设伏,歼灭了进山围剿我军的国民党46军188师一个加强排,大获全胜。1950年,“红军树”历经23年的战火硝烟洗礼,终于迎来了琼崖革命胜利的曙光。海南解放后,争来坡村民有感于“红军树”曾为革命军民挡风遮雨的功劳,视“红军树”为珍贵革命物件,自发筹款筑石固土修建台阶,方便人们瞻仰,几十年如一日精心呵护。
今年5月,为了永远铭记党创建六连岭革命根据地的光辉业绩,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传承红色基因,教育人们不忘历史,砥砺前行,万宁市红色文化研究会在北大镇委、镇政府和争来坡村民的大力支持下,出资对“红军树”原有保护设施进行修缮,并选择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为“红军树”雕刻碑文,树碑立传,以昭后人。
走进六连岭追寻父辈当年的战斗足迹,亲临其境感悟父辈“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思想境界,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是琼崖革命后代庄祝胜(开国中将庄田儿子)、符国能(符哥洛儿子),陈春阳和姐姐陈超平(陈武英儿女),肖明明(肖焕辉儿子)、陈菁菁(陈乃石女儿)、周国雄和妹妹周爰媛(周训堂儿女),林少青、林少明(林和平儿子)等众人的共同心愿。今天,他们特意从海口、琼中、琼海等市县赶来,汇聚在六连岭“红军树”下,与万宁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符海宁、北大镇委副书记陈开、万宁市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许文雅、红星村委会党支部书记李基锋、争来坡村民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共同为“红军树”揭碑。
揭碑仪式结束后,万宁市红色文化研究会召开了座谈会。大家纷纷表示,要进一步爱护好保护好“红军树”,充分发挥其滋养红色精神的作用,使之成为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爰国主义教育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物件和生动教材,向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激发人们爰党爰国爱社会主义热情,坚定“四个自信”,凝心聚力,加快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
(何书典 林少明 撰文 陈照英 供图 2021年6月20日)
图:枝繁叶茂的“红军树"。

图:开国中将庄田儿子庄祝胜(左一)、林和平儿子林少明(左二)、北大镇委副书记陈开(右一)、万宁市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许文雅(右二)为“红军树”碑揭幕。

图:参加“红军树”立碑揭碑仪式的争来坡村民代表。

图:参加“红军树”立碑揭碑仪式的部分人员在“红军树”下合影留念。

图:座谈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