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生在江苏长于海滨城市烟台的男孩,爹妈给他取名叫于远海,念完中学的他是一个帅小伙,二十岁那年,他当上了县里的电影放映员。1974年冬,他被特招入伍到了彩云之南。
风华正茂的于远海,入伍在滇西劲旅十一军三十二师。他在火热的军事训练中是名佼佼者,在军营文化活动中是个小状元。几年后他成长为团电影组组长,并带领电影组遂行部队参加了自卫还击作战。
由于他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参加昆明军区政治部文化站幻灯比赛,被上级机关看中选调到军区俱乐部。

△图为1985年春节,胡耀邦、杨尚昆视察云南部队时,于远海作为军区政治部俱乐部的干事(左一),负责领导人题词的准备和保障工作。

△原32师电影队长陈宝珠根据于远海在者阴山照片作素材的画作并题款“南疆前线雄风在,保家为国战边关"。
于远海历任原十一军三十二师九十四团电影放映员、师电影队广播员、九十五团电影组组长,昆明军区政治部俱乐部干事,烟台电视台主任,多次立功受奖,评为电视台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2013光荣退休。
2018年他不幸患病,坚强的他与病魔战斗了三年,我们的好战友于远海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6月17日在上海永远离开了亲人和战友……
他在生命的最后是这般的表达:我轻轻的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挥手,作别昔日的朋友……
远海战友,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战友们泣唱《送战友》为您送行!

《远方有一片海》
(晁俊森)
于远海(1953-2021),籍贯山东,1953年在江苏出生。1965年随父母的工作调动从江苏苏州到山东烟台。
1973年中学毕业后,以文艺、绘画特长被特别分配到山东乳山县电影公司工作,主要从事农村流动电影放映、幻灯制作、幻灯解说等业务,因基础扎实、虚心好学,很快就能独当一面,成为单位业务骨干。
1974年12月因文艺特长被十一军三十二师九十四团接兵干部特招入伍,到部队在九十四团任放映员,197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5年10月调师电影队任广播员,一篇稿子读下来,立刻让原广播员调走一年后的师部营区大院20个高音喇叭声线爆棚。
于远海的到来,不仅带来了专业水准的广播、幻灯绘制的经验和技术,还提升了大家艺术审美的品位,并且把手风琴、大提琴、二胡等乐器都能演奏得让宣传队乐手竖起大拇指。
1978年于远海随师电影队代表十一军参加昆明军区首届幻灯调演比赛,夺取了集体第一名,特别是比赛现场按组委会要求命题制作、现场解说的节目,于远海以语音标准、口齿清晰、音色浑厚悦耳、配乐浑然天成更是赢得一致好评。
1977年7月,因工作需要,于远海受命赴九十五团任电影组长。1979年1月率电影组随部队参加边境自卫还击作战,进入敌纵深20余公里,经受了战争烽火的严峻考验。
1980年5月参加军电影队幻灯《大理三月好风光》系列节目中《绿叶》的配音。在昆明评比时,总共有十一军、十四军、云南省军区、军区炮兵、军区后勤部等共5个大单位的节目参评,最后确定十一军、十四军的节目代表昆明军区参加全军首届幻灯汇演,文化部安排重新配音,文化工作站找来了国防话剧团的两位著名演员为《绿叶》重新录音,其中男演员后来调到某电影制片厂,是八十年代红极一时的老艺术家,但配好后,所有人反复看幻灯、听录音,都觉得还是我们原版更好、更有韵味,所以确定仍旧使用原版录音参加全军幻灯汇报表演。全军近20个大军区、军兵种、总部各大单位代表队参加汇报表演,十个最好的节目被评为“优秀奖”,我们的《大理三月好风光》不负众望名列其中,所有评委尤其对《绿叶》赞叹有加,除了主题深刻、绘画考究、特技精彩,于远海的配音配乐同样功不可没。
1980年9月以卓越的才华调昆明军区政治部俱乐部(国防剧院)任干事,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发光发热。
1984年4月奉命加入收复老山、者阴山作战昆明军区文化部前线服务队,负责采访和蕙集战利品工作,为战后举办作战展览、出版画册做准备。战后荣立三等功。
1985年全军整编,昆明军区撤销,于远海转业回到烟台。经人介绍,加入成立不久的烟台电视台经济频道做专题报道,他以敏锐新颖、严谨透彻的专业素养,以吃苦耐劳、能挑重担优秀的品格,以狠抓热点、破解疑难的优异成绩成为台里的骨干力量。后调创收重地广告中心,先后任副主任、主任。2004年3月电视台广告中心被评为烟台市广播电视系统先进集体,于远海本人被评为先进个人受到隆重表彰;2013年于远海光荣退休。
2018年,于远海体检时发现喉部有肿瘤,后去上海诊治,几次治疗对他身体伤害很大,面对别人的询问,他都说“当你已经面对的时候,最好就是坦然正视,不惊不惧。”表达了豁达泰然的精神境界。几年来的治疗中,他从来不与外人提起自己所经受的种种痛苦,从来不叹息自己的不幸,反而一再感谢医生护士为他所付出的辛劳,鼓励所在医院支援武汉抗疫的医护人员加油,在体力尚可的情况下继续发布他拍摄编辑的江南水乡、苏杭天堂的美景视频。
6月17日,他的微信朋友圈发布了他站在淹至脚踝的海水中深情回眸的一张照片,文字是“与病魔抗争了三年,我终于还是败给了他。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做别我昔日的朋友。”于远海以这样一种美丽而超然的形式告知所有的朋友:2021年6月17日于远海因病不幸逝世。
于远海同志的逝世,让所有认识他的战友都感到意外和震惊,都沉浸在久久的悲痛之中。

于远海同志的一生用正气浩然,光明磊落,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军队,忠诚于自己钟爱的事业这样的词汇来形容一点儿都不过分,经得住每个与他有过交往的人的检验。不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上,都能廉洁奉公、遵纪守法;都能秉公办事、坚持原则;都能刻苦钻研、精益求精;都能身先士卒、以身作则。曾经和于远海共事的战友都难忘他积极乐观、为人热情的性格,都肯定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品德,都敬重他维护大局、维护荣誉的政治立场。
△于远海在淮安周恩来总理纪念馆向总理雕像敬礼
△于远海在淮安周恩来总理纪念馆留影
我们悼念于远海同志,就要学习于远海同志的优秀品质和可贵人格,学习他的优良作风,永远记住我们在一起的那些难忘时光,记住于远海留给我们的宝贵的人生经验,记住以于远海为战友的自豪和光荣。当我们能够在心里为他留住那片海,他就永远不会消逝。
远海老战友,你在我们心中!


△于远海的影视作品网页
“相遇在战场,相识于重庆,相知于荧屏”
(艾宗升)
1984年4月30日,在收复者阴山战斗中,他和军区文化站领导在战地进行摄影。说来也巧,我当时负责者阴山战地摄像的任务,在战场拍摄时与时任军区文化站副站长的晁俊森(原32师电影队长)、于远海等几位相遇。因我原是95团的放映员广播员报道员选调到军司令部的。与他们相逢于枪林弹雨的战场,真是巧合。我们来不及说什么,只说各自保座就投入各自的拍摄。
直到2016年,原32师"三队"战友在重庆市聚会,我俩才重逢。得知他在烟台电视台工作,我在昆明电视台工作,从此就联系上了,也经常交流业务。
得知于远海战友因患癌症不幸去世的噩耗后,32师宣传科群、师电影队群、95团宣传群的战友纷纷发文互相转告,或作诗感叹或提供照片纪念战友兄弟于远海。
本人作为编者摘录截图汇集刊发,以此作为怀念远海老战友。一一编者
→《悼电影组长于远海》
(九十五团宣传股干事周建宏)
曾经一起赴战场,
军中往事未能忘。
惊闻于兄登仙界,
祝君安息在天堂!
→95团政治处干事王力:
△王力:于远海这张照片是在越南沙巴79年3月初在稻田坝上保卫股崔自强照的。
→沉痛悼念远海战友!老乡一路走好!天堂安息!——原三十二师篮球队 康建斌
→沉痛哀悼于远海战友,远海大哥一路走好!天堂没有病痛,愿远海大哥在天堂得到永生和幸福!
——原三十一师电影队 郑梅君
→32师电影队队长黄卫:
我真不敢相信于远海大哥就这么离开了他的亲人,离开了与他朝夕相处,共同战斗过的战友。可是这是真的。他走了!他这次真的走了。在高超的医术也没能留住他,他走了,去了另外一个天堂。愿于远海大哥在天堂,远离痛苦,一路走好!

→32师宣传队樊泽培:
沉痛悼念于远海战友。

→32师电影队孟一涛:
刚看到于远海大哥去世的噩耗!震惊和痛心的同时,也让我想起重庆、济南聚会,于大哥为我们拍摄制作的精美视频,成为了我对远海大哥永远的怀念,今天再看《32师电影队2016贺岁》和《相聚军旗下》 更显珍贵!愿于远海大哥一路走好!望家人节哀!

→军电影队李铭:
1982年初在云南扶仙湖,昆明军区举办的电影骨干学习班,我和于远海住在一起相谈十分投机,后期军总政治部举办全军篮球比赛,我制作的电子记分牌,当时需要购买很多,可控硅继电器放大三极管,等等,物品都是我到昆明于远海帮助我一起采购的,而且还邀请我到军区俱乐部那个电影院吃了一顿丰富的中餐,,,现在回忆起来是那么的温馨,亲切……
→94团电影组周少波:
《还是那片海》
1980年春节过后,我从94团特务连到政治处电影组报道的第一天就知道于远海这个名字了。此时,他已是昆明军区政治部的一名文化干事,他是从这个电影组走出去的一位名人,老兵们都以他为荣。后来在昆明军区俱乐部和他相遇,见识了他的才情,用广东人的话来形容,白白静静,斯斯文文。他嗓音混厚,散发出特别韵味让人过耳久久不忘。1984年末,我从老山战场下来,给他带去一些罐頭,从此,天各一方没了音信。2016年在战友群里偶遇了他,兴奋之余还想听听他的磁性声音,然而,他怎么也不发声,很让我纳闷,后来得知他许多故事,也知道他身患喉疾……。今天知道他已到天国远行,还是那片海,那里有海鸥的叫鸣声。





→王永康
刚一听到小于的消息还以为是病重,询问了晁(站长)才得知确切消息,恶讯传来很是悲伤,我们又失去了一位好同事,好战友。上次山东相聚情景历历在目,那些曰子我们总是怀念,没想到那次一別党队长和于远海相继离我们而去,但愿他们一路走好。相别总有相聚时,健在的战友好好活着,让他们永远活在我们的记忆中。
6月21日
△图文编辑:艾宗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