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召开五年来,面对世情国情深刻变化,在以国家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辉煌成就,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的重大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展现新的壮丽前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了坚实基础。 1.经济始终运行在合理区间,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1)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2013-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2%,高于同期世界2.5%和发展中经济体4%的平均增长水平。经济增量逐年递增。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4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接近16万亿元,为2012年的1.36倍。 (2)就业物价形势稳定。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显效,创业带动就业作用突出,就业形势保持稳定,成为经济运行中的突出亮点。城镇新增就业连续四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年均上涨2.0%。 (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稳步提高。2016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3980元,比2012年增长29%,年均实际增长6.6%。2012-2016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GNI)由5940美元提高到8260美元,远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4)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折合11.2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4.9%,比2012年提高3.4个百分点,稳居世界第二位。 (5)区域发展格局优化重塑。“三大战略”实施进展顺利。“一带一路”建设积极进展,区域开放开发步伐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序推进,雄安新区启动设立;长江经济带发展取得成效,生态环保和经济辐射力增强。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四大板块”统筹推进。中西部地区后发优势继续发挥,主要发展指标增速明显快于全国。 2.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新动能新产业茁壮成长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人心,各地区各部门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新旧动能有序转换。 (1)科技创新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大,研发投入快速增加。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涌现,带动了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 (2)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蔚然成风。随着商事制度改革和“放管服”改革的持续深化,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不断显现。28个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全面推进。 (3)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互联网+”行动计划深入推进。网络购物快速增长,带动了快递业务迅猛扩张。 3.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稳,“四梁八柱”性改革框架基本确立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以“三去一降一补”为重点任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 (2)放管服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有效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3)关键领域改革向纵深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国企改革不断深化,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步伐加快。 4.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呈现新格局 进出口贸易由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2016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24.3万亿元,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保持在11%以上。 (1)双向投资达到新水平。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规模均创历史新高,双向投资基本平衡。2013-2016年,我国累计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4894亿美元,年均增长3.1%。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86.1%。 (2)全方位开放取得新进展。2016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6.3万亿元,占我国贸易总额比重达25.7%。截至2016年末,我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建立初具规模的境外经贸合作区56个,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 (3)全球经济治理话语权提升。我国深入参与全球治理进程,在全球经济制度建设中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略。 5.民生事业持续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 (1)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比2012年增加7311元,年均实际增长7.4%。 (2)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111元,比2012年增加4255元。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发展享受型消费占比明显上升。 (3)精准扶贫成效卓著。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入实施,扶贫工作机制和模式不断创新,金融扶贫、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教育扶贫等成效明显,脱贫攻坚战取得新胜利。2016年农村贫困人口4335万人,比2012年减少5564万人,平均每年减贫近1400万人。 (4)社会保障覆盖面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基本医保总体实现全覆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