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袁照:能说办了老百姓满意的教育吗?
原创 柳袁照
办教育为了什么?办教育是因为老百姓有需求。没有需求,这个教育就办不了,更不要说办得好。
有一句话,叫做“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的概念与“老百姓”的概念一样吗?我查了一下,所谓“人民”,指作为社会基本成员主体的劳动群众,而所谓“老百姓”,战国之前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之后指百姓平民。原来一个是现代表述,一个是传统表述,意思差不多。在当下一些严肃、正规的场合与公文中,一般使用“人民”这个概念,“人民”之后紧接着的是“群众”。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即老百姓满意的教育,有没有一个标准?
老百姓中有多少比例的人满意了,就是“人民群众”满意了?80%以上的人满意了就是满意了?教育是涉及千家万户的事,确切地说是属于家家户户的事。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当下每个家庭的头等大事。假如对教育有20%的人民群众不满意,这个教育还叫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实际情况是只要1%的人民群众不满意,这个地方的教育就很糟糕了。比如某个区域有100万中小学生,1%就是一万个中小学生,一个中小学生的教育不被满意,涉及到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至少六个人,这样这个区域至少有七万人不满意,七万人一起嚷嚷,这个地方的教育还安宁吗?
当下,全国许多地方都在“中考”。“中考”属于地方行为,所以看上去没有高考那样地被大家所关注。其实,中考家长的压力,超乎寻常。当下的政策:义务教育后的分流,普职比保持在5:5左右。这意味着初中毕业生要有50%左右的初中毕业生,不能进入普通高中,而要进入职业类学校。我们的国情,职业类教育不被家长认可,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希望孩子进入普高读书,实在没有办法,才让孩子接受中等职业类学校。特别是在发达地区与城市,这个矛盾尤为突出。尽管有些地区,普职比已经到了6:4,甚至普高比例更高,可是矛盾依然突出。临界点上的学生,家长与孩子本人都想努力一把,上普高。临界点总是水涨船高,普高是60%,60%是临界点;提高到了65%,65%是临界点;提高到了70%,70%是临界点。
人民群众要读普通高中,为何不满足他们?占初三毕业生中的30、40%的家长与学生的诉求得不到满足,是办成了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问题比较复杂,有社会需求与老百姓需求不一致的问题,有政府计划与老百姓个体想法不一致的问题,有社会风尚的问题,有就业机制不配套的问题,等等,不能全怪教育。
教育怎么办呢?好像无可奈何,靠教育人士去说服家长,做不到的。原因:有多少教育界人士,特别是有一定地位的教育界人士的子女是读职高的?公务员子女更是少数。底层人士的子女要上一个社会层次,不读书怎么上?不读普高,能读大学吗?(职业大学是可以的),不读大学,能找到一个好工作吗?当下没有高学历、高学力,能轻易创业成功吗?没有高学历、高学力能进入比较一个比较高的阶层吗?这是一个实际问题。
我曾有一个建议,普及普高,普、职分流放到高中后,所有孩子都能接受普通高中教育,整体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素养。其次,大力发展综合高中,综合高中姓普,不姓职,到了高二、高三给学生重新选择的机会,灵活分流,对一部分学生增加适合的、学生有兴趣的、可以选择的职业教育课程。或许能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孩子们也能接受。教育结构要重新调整与定义。
教育改革,不能总是小动作,小打小闹,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要真心实意替人民群众着想,自己都不愿意的事情,动员老百姓去做,是没有说服力的。到时候了,我们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吧。
2021年6月18日

柳袁照个人简介:
柳袁照,诗人,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语文特级教师。特级校长。苏州市首届教坛新秀、苏州市十杰校长。曾在农村、城市的普通中学任教师;曾任苏州市教育局办公室主任、政策法规处处长、教育综合改革办公室主任;曾在百年名校苏州十中校长;苏州市振华双语实验学校校长;曾任三届江苏省政协委员,曾为上海市、福建省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评审专家。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兼职教授。苏州市教育管理学会会长兼秘书长。苏州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生导师。教育部领航班导师。曾任北大教育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副总裁、北大培文学校总校长。现任北京新学道教育集团总校长、兼任教育研究院院长。
2008年第1期《人民教育》以《“最中国”的学校》为题,盛赞了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园的文化建设。该篇报道入选为“《人民教育》创刊60年报道过的33件最有影响力的事件之一”。“最中国的学校”不仅成为苏州十中引以为豪的标志性美誉,而且成为一大批有中国特色、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的学校的办学追求。同时,作为“诗性教育”的倡导者和践行者,柳袁照提出了“质朴大气,真水无香,倾听天籁”的十中精神和办学理念,表达了在功利之风日盛的社会中,学校教育对神圣理想的坚守。
先后出版《旧雨来今雨亦来》《感恩蔡元培》《图像的独白》《我在最中国的学校》《在这个园子里,遇见你》《老什物》《教育是什么》《学校是美的》《教育是美的》《学校应该是一个有诗意的地方》《读书是美的》等散文、教育随笔10余部,以及《柳袁照诗选》、《星星降临》、《流连》、《走入荒原,越发美丽》4部诗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