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 裸局(18)
作者 彭太光
既然这样,他就同意了邓科长的意见,说他不会去说这件事了,就是有人找他,他什么也不知道就是。
有了这样一个答复,邓科长就放心了。
其实不放心的还是葛云丙。
他隐约感觉到,在江南市邮政公司,好像有很多双眼睛在盯着他的一举一动,有一双无形的手在向他伸来。
葛云丙想,一切还是来于罗洪天这里。
这样一个人就是喜欢没事找事。依着他是全国人大代表,是全国劳动模范,就想显示出他的重要性。就想把一些很简单的事搞大,搞出影响来。
好得他也只有两年就要退休了,就可以不要跟这样难缠的人打交道了。
现在在市公司其实很少提他了,目的就是想慢慢消除他的影响。
不要以为他罗洪天是江南市邮政公司说得上话的人,一把手还是他葛云丙,只有他葛云丙说的话才算数。
到这个时候,葛云丙埋怨崔总不该把罗洪天这样一个爱找是生非的人调到江南邮政来;更后悔不该在他手上树罗洪天为全国先进典型。
可埋怨也好后悔也好都没有用了,罗洪天已经是铁着心管上这样一些闲事了,他在江南市解决不了,还直接反映到省公司去了。
他还跟公司里面的人说,他手上有三封全国人大代表才有的三个直寄中央领导的信封,这样的信件发给中央领导是畅通无阻的。
葛云丙相信这是真的。这是人大授予全国人大代表的一种权利。
他跟人事科长说过,要人事科长做罗洪天的工作,要他不要搞投递工作了,要他休息算了。
可罗洪天不买账,不同意下来。罗洪天只要不下来,你就得在公开场合还得亮他这块金字招牌。
你越亮他,他越得意,他越得意,他就越管那些不该他管的事。
好像还经常跟袁副总联系,不知背后他们都在商量什么来着。好像袁副总也在跟罗洪天他们在谋划着什么,谋划什么呢?
罗洪天借职工拿给他的举报材料寄达省邮政公司纪委并被转批给江南市公司后,因葛云丙采取措施化解了一次危机。
马何反映四个装修营业厅超标结算的材料交给罗洪天,罗洪天把材料寄给省公司纪委,省公司纪委又将材料寄回到他葛云丙手上,葛云丙在做好马何的工作后,就在一次中层干部会上借题说开了此事。
这次中层以上干部会,一是传达学习集团公司总经理关于党的干部要做企业廉洁奉公的表率的讲话。二是关于季度经营工作分析。参加会议的有县公司班子、市公司各部门负责人和公司在家的领导。
葛云丙在袁副总组织大家学习了集团公司领导的讲话后,就着廉洁奉公的话题,用了半个小时谈了关于在新形势下领导做廉洁奉公表率的具体体现。
说,我葛云丙也是省公司选派到江南市邮政公司来工作的。
我到江南来,我要上对省公司党组和领导负责,下对江南市邮政的全体干部职工负责。
我们这些领导,包括班子成员,都是要对企业负责任的。
我们能搞腐败吗?我们会腐败吗?
我也是历经党几十年来考验过的企业领导,若经不住考验,就当不上领导,更别想到江南市公司来当一把手。
按照你们江南市公司干部职工的说法,省公司不应当派领导干部来,因为江南市公司就有领导就可以担任这一职务。
我到江南来,很多干部职工不服,认为上面派领导干部来,又不把江南有才能的同志用上去,是江南的不幸。
我也清楚,江南市公司还没有出过一把手。而你们都想江南出一把手!
省公司老是从外面派领导到江南来,江南的领导又没有被提拔到外面去,你们有些想法是正常的。
但不能因有这些想法就对派来到江南工作的我不信任,就说我在搞腐败。
有些工作不是我个人说了算。
我们是个中央省属企业,很多工作上的事不是我们班子能做得了主的。
就拿我们已经改造的几个邮储营业厅来说,我们不去改,仍按老规矩办,我们江南的邮储会有快的发展吗?那答案是肯定的:不可能会有快发展。
怎么办?我们就要找商机,寻出路,求支持。
找商机就是要找到真正能发展好江南市邮储业务的商机。寻出路就是要转变传统思维方式,找准市场切入点。求支持,就是争取到上级领导的同意。
我们这样做了,但有的领导干部和职工就不理解,说我是败家子,是浪费钱财。
现在的新营业厅怎么样,我想,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邮储余额是明显上去,效益是突飞猛进。
这种增长局势是以前这么多年都没有过的。
原来花的这些装修的钱看拟浪费了,实则一两个月就收回来了。那么以后就是净收入了,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有的同志就是想不通。
再说那几个营业厅装修的事,这都是上面打了招呼的。
我们企业做什么都难,上面领导也有关系要处理的。
这些关系找了省公司领导,省公司领导也不得不去按这些关系户的要求办。
这些装修队伍不是我葛某的,也不是省公司某领导安排的,这是上面领导要处理的关系的。
这样一些事,我本是不应当在会上说的,但今天是学习集团公司领导关于廉洁奉公的文件,我就不得不说。
不说心里不痛快,不说有的同志就以为我葛某在搞腐败。
因为有的同志把这样一些事反映到省公司纪委去了,省公司已转发到我这里了。省公司主要领导给我打电话,很不客气地说,省公司是给了江南公司很多倾斜政策的,你这个一把手是怎么跟干部职工们讲的,若不要省公司支持,你们就什么事都不要找省公司了。
我们可以什么事都不找省公司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今后不定期要搞建设,这些建设我们江南公司不可能不搞。按我的意见,其他几个邮储营业厅都得改造。
所以今天在会上吹吹风,那些喜欢无事生非的同志就不要再搞那些不必要的小动作了。
葛云丙这些话其实很多是说给袁副总听的。
在领导层里面,在科级干部领导里面,真正反对他葛云丙的可能也就是少数几个人。而这些人中,他认定袁副总是其中之一。
为何他认定袁副总是其中之一呢?这也是他到江南市邮政工作后他所感觉到的。
袁正良是江南市人。他是在江南市邮电局时期就是后备干部。
这个人很有工作能力,业务上又精,要他干什么工作都得心应手。
邮电分家的时候他还只是一名科级干部,在很多人都想方设法想挤进电信的时候,袁正良没有去挤。
袁正良是浙京省邮电学校毕业的,学的是通讯信息工程专业。
他在县邮电局当局长,市邮电局领导开始是把他安排在县电信局的。
可那个部队回来不是很懂电信的分管邮政业务的副局长晓得走上层路线,在最后的关健时刻,市邮电局的领导把他们两个换了一下,原本到电信的去了邮政在邮政的去了电信。
袁正良也没有去找市局的领导,他认为找了也是白找。
一个在电信,一个在邮政,还不就是俩兄弟,去争什么争?!
袁正良到邮政后,工作上硬是过得硬,邮政比电信都搞得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