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红楼梦》是一座文化宝库。按照白先勇的观点,当之无愧的属于世界第一名,这是无可争议的。我们有责任面向全世界推介!文化发展到极致都是统一的认识,实践证明,《红楼梦》给人类带来的审美愉悦和唯美情操是高度一致的感受与共鸣。为之,我们努力开凿一个“窗口”,通过我们的工作提供一个平台,精心制作、精心打造这个《红楼梦》组诗系列,面向全世界的高端文化层次展示并广泛推介!现已刊发至第四十组诗,我们努力刊发至一百组诗,二千余首!通过“《红楼梦》组诗系列”,我们企图让全世界认识《红楼梦》、熟悉《红楼梦》、感知《红楼梦》,热爱《红楼梦》,从《红楼梦》中得到审美愉悦和唯美唯情的人类至深层面的启迪和感悟!我们企图在全世界引发一个“红学热”!弘扬古典精致文化,感受红楼深邃魅力,让《红楼梦》给全世界带来文化滋养与文化温润!历久弥新!
站长 冰心


灵河缘
缘来灌润半滴情,
却是放春千窟红。
一笔灵河山海债,
泪堪还尽埂峰青。

和《好了歌》
秦淮风月过荒唐,
黄土无情葬膏粱。
落叶西山秋解恨,
悼红轩里泪成行。
(膏:应仄,不合。)

第三回
3
宝黛初会
离恨天边晓露情,
千劫万世再曾经。
灌愁海里绛珠恨,
相见红尘雨又风。

第四回
4
李纨课子
何事孤席夜半残,
醒来叶雨助秋寒。
课儿中举蒹葭诵,
梦断红楼洒泪衫。

第五回
5
千红一窟
人间风月债难偿,
歌散曲终宿孽长。
堪怨红楼儿女梦,
芙蓉有泪付斜阳!


第六回
6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总是叩门祈告难。
无意善心时碳雪,
助人渡过死生关!

第七回
7
冷香丸
薛家有女总临窗,
春放巫山采药光。
愁灌冷香丸里去,
万千心事放心上。


第八回
8
枫露茶
枫露茗轻气味香,
茶泼绿女怨红妆。
慰藉旧主伤生命,
茜雪深情债怎偿!
(红楼故事:因枫露茶事件茜雪被贾宝玉致屈赶走。后贾府获罪抄家,一干人等拘于狱神庙,茜雪不计前嫌,为接济、搭救旧主贾宝玉付以性命为代价!贾宝玉欠血债于茜雪!曹雪芹惯以谐音名之 ----- “茜雪”乃“欠血”是也。有感于此,为茜雪赋壮文一篇,立此存照!天下共观!余与天下人共哭不尽耳!亦再哭可也!呜呼!呜呼哀哉!)


第九回
9
贾政恨
似海侯门看子孙,
铁肠揉断怎平心。
膏粱自古无科举,
家富失教木朽根。

第十回
10
和《好事终》
画栋雕梁好事终。
试看红楼春意暖,
幻情收起挂白绫。

第十一回
11
会芳园
假山荫后意频频,
红叶枝头不是春。
曲径宛如天上路,
多行一步玉楼人!

第十二回
12
风月宝鉴
宝鉴风月命逍遥,
行过回头冢树高。
绿水青山春任好,
正情炼就自钟敲!

第十三回
13
又和《好事终》
芰荷出水总流风,
春尽雕梁好事终。
大厦千红何灿烂,
天香楼上挂白绫!

第十四回
14
可卿大殡
少妇天香风月情,
侯门敕造挂白绫。
公孙擅礼无羞处,
敢把荒唐做正经。

第十五回
15
二丫头
野草蓬花胜海棠,
别时不见暗心伤。
蘅芜苑里香丸冷,
湘馆竹酸翠叶凉。

第十六回
16
鹡鸰香串珠
江南梅雨泪纷纷,
一卷诗书记忆深。
珠串鹡鸰经手过,
把玩何种臭男人!

第十七回
17
怡红院
蕉棠红绿晚凉天,
飞絮梨花我有缘。
试看巫山新雨后,
亦难如月亦难圆。

第十八回
18
元妃省亲
皇家妃子省娘门,
爹跪亲人俱是臣。
已在高楼居险处,
苍天看惯满浮云。

第十九回
19
花袭人
闺阁难再此人贤,
轻雨朝来晚绛轩。
莫怨优伶福自有,
大红巾子系成缘。


第二十回
20
麝月篦头
王孙麝月篦头簪,
绣幕香帘雨过山。
闺内花开常有事,
千红万艳绛云轩。
书讯
我第八本诗集《灵河放春》己付梓,著名诗人、古诗词专家高怀柱先生为本书作序一篇,已在本平合刊出;今又由复旦大学副教授、博土生导师孙涛先生再为本书作序一篇,再次刊发,以飨读者。
《灵河放春》序
孙涛
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凡夫不可语诗。
(一)
诗歌是高贵的。
钱穆曾说过:“诗是讲我们心里东西的,若心里龌龊,怎能作出干净的诗,心里卑鄙,怎能作出光明的诗。所以学诗便会使人走上人生另一境界去”。
诗歌是人类思想的精华,是光明的顶端,是精神皇冠上的明珠。诗歌带来的技巧之美、韵律之美、语言之美、意境之美,在潜移默化中升华着人们的审美和思考的境界。千百年来,不知让多少人沉醉于其中而不能自拔。
红藕青莲、兰舟波影、疏雨芭蕉、溪边惊鸿、山抹微云、飞絮濛濛、草色烟光、落红满径、小桥流水、似火江花,这些悠长清新的意境;
海内知己、天涯比邻、巫山沧海、长亭芳草、渔舟唱晚、倚窗闲花、高楼远望、壮怀激烈、悲愤难当、孤寂怀古,这些熠熠生辉的思维!
每一个词都可以展开一幅抑或浓妆艳抹、抑或浅墨深远、抑或大开大合、抑或低吟浅唱的画卷。五千年来的传承生长,五千年来的精华洗练,我们的诗歌,才是中国人最值得珍惜的压箱底。
(二)
诗歌是相通的。
时间和空间,往往是隔绝交流最好的途径。面对这些牢不可破的客观规律,人们往往有力不从心的无力感。但诗歌可以协助人们撕开帷幕,千年前的慨叹成为耳语。
苏东坡在《行香子》中说:“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王维在《辛夷坞》中说:“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透过寥寥十几个字,可以看到相差几百年、隔绝几千里的两个诗人有着类似的心境,这种宝贵的情感以诗歌为连接载体,发出相差百年的共鸣。或许,这些诗人就是我们的老朋友吧。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几百年的时光仿佛是微不足道的雨雾,透过朦胧,仍可看到老朋友们蹉跎拈花的枯瘦背影,和怀才不遇又采菊归隐的复杂情怀。这些永恒的诗句,让我们即使在不同的维度里,也可以清晰地知道、看到和感受到:在遥远的洪荒里,曾有这样一个生命,丰满而落寞、盛开又安静地存在过。
(三)
诗歌是隽永的。
裴迪在《辋川集二十首·宫槐陌》中说:“门前宫槐陌,是向欹湖道。秋来山雨多,落叶无人扫。”一句“落叶无人扫”勾勒出诗人落寞孤寂的心境。看似不经意的遣词,实则踌躇良久落笔。隽永的仿佛只有朱自清说的“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才勉强能作为注脚。
诗言志,诗如其人。诗人将自己的灵魂,如鲛人泣珠般包裹、凝结、打磨成一句句诗。只有经历过盛世的繁华、繁华的崩塌,还经历过乱世的纷扰,才可能磨砺出温润如玉般隽永的诗歌,将世间坚硬冰冷的磐石包容其中。
(四)
诗歌是永恒的。
陶渊明说:“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面对无数的世间纷乱、白云苍狗,诗歌仿佛一位冷峻的剑客,他始终是清醒的。仿佛时间和空间,在诗歌面前只剩下苍白的数字。在这个维度上,诗歌是孤芳自赏的,诗歌是顾影自怜的,诗歌是桀骜不驯的,诗歌的永恒性、孤独性、和排他性,诗歌的空灵意境,诗歌的无尚热情,注定使诗歌是超然于俗物。
而诗歌的任性与刚烈,诗歌的优柔与婉约,诗歌的深刻与清贵,诗歌这些独特的品质,使其可以永远流传于时间中,不会随着氧化而褪色,反而历久弥新,愈发熠熠生辉。
是为序。
孙涛
2021年端午于复旦大学

个人简介
孙春红,男,1963年11月出生,山东省聊城莘县人,工作单位,莘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读书《红楼梦》40余年,创作“题红诗”千余首,出版诗集十本。
2020年被官方评为“聊城市优秀诗人”。 本人告白,所有诗作,如有转载,请联系作者。微信13336229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