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攒了打工钱回村办婚事,发现村里早没了大操大办的风气,宴席上每人一碗杂烩菜,烟不超过10元,酒不超过30元,一场婚礼没花多少钱,还办得喜庆又热闹。”近日,谈起村里的新风尚,洛宁县罗岭乡讲理村村民金利国高兴地说。
讲理村因“讲理”而远近闻名。2015年该村建成“讲理堂”,由村干部用“讲理”的形式调解处理村民矛盾,不少问题因此被化解于萌芽,邻里关系越来越和谐。为把“讲理”的好传统发扬下去,讲理村严格管理、监督村干部,在村党支部开展“纠‘四风’树新风”活动,对党员干部进行纪法教育、警示教育,促使村干部切实转变作风,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2017年,讲理村建成“乡村大食堂”,村里的党员干部家庭带头推行“一碗饭办一场大事”,红白事都由村红白理事会在村大食堂统一操办,吃大锅菜,用平价烟酒,得到了村民们的积极响应。与此同时,该村党支部在“讲理堂”旁建设家风家训馆,大力宣传好家风、好家训,村里先后涌现出了优秀老党员温栓定、致富标兵宁振武等一批先进典型,评选出“好儿媳”“好公婆”26人、十星级文明户78户,成了远近闻名的文明村。
“党员干部带头转作风,给群众办实事,使讲理村的新风正气越来越浓。 如今,村民们积极发展特色产业、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乡村也富起来了、美起来了、活起来了。”该村党支部书记金相超自豪地说。(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