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是故乡明
杨秀坤
2007年10月9日是我60岁生日,这天家乡的父老为我在沧州举办了一次个人画展,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董浩为我主持画展开幕式,画展规模、场面、展出效果令我终生难忘。今逢中秋,与旧友新朋释怀共享。

编完画展小册子,已近午夜。与往日一样冲洗完毕,上床就寝。夜静静的,月光从阳台窗户洒到床边。院子里竹林下的草丛中蟋蟀的叫声此起彼伏,那么清脆,那么悦耳,令我久久难以入眠,这声音把我带回阔别已久的故乡。
十一岁那年我与父母离开故乡,到了祖国的大东北齐齐哈尔。那时我还小,但在离开故乡的时候,心里也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那时火车的速度很慢,从老家到东北需要坐三天的时间。听妈妈说,这三天我很少说话,也不高兴,有时还默默落泪。长大后才明白,那是眷恋家乡的感情!
十年后的一天,我第一次回故乡。那时,我穿戴还不是西服革履,但已比较整洁。清晨天还没亮,火车进入泊头车站,我随下车的人群走出车站检票口。那时交通也不方便,我站在出站口前想:乘什么车回老家呢?这时一位农民模样的人向我走来,他以浓重的家乡话问我:“同志,坐二等么?”当时,我不懂什么叫“二等”,我以为,汽车是一等,可能毛驴车就是二等吧?我答应说坐。他让我跟着他来到一个墙角,他推过一辆自行车,原来这车的后坐就是我的座位。这就是“二等”,他就是“二等”的司机。我只好坐上他的“二等”向老家方向而去。
泊头离老家十五里地,昨夜又刚下过雨,路很不好走。车走的很慢,小路两旁是黑幽幽的庄稼地。因为天还没亮,也看不出是什么庄稼。不知是什么昆虫的声音,吱吱地从庄稼地传出,
加之雨后天凉,我的心一下子紧张起来。“司机”在前面说话了:“今天路真不好走,八角钱车费太少了,你给一块二吧。”我说行。就这样一块二角钱,我坐的二等把我送到了老家。这时天已大亮,早晨的阳光透过雾气,穿过树林,发出耀眼的光芒,我深深吸了一口家乡的空气。
老家变了,树不像我记忆里的那么高,路不象我记忆里的那么长,房子比我记忆里的矮了。村里的人用陌生的眼光看着我这位衣着整洁的年轻人。这时一位年长者认出了我是谁:“这不是杨家的铁良吗?铁良回来了!”消息很快传了出去,一下子村里人跑过来一大群,还有人在继续喊:“铁良回来了,铁良回来了!”整个村子热闹起来了。一位老奶奶深情地走到我面前,两手紧紧地抓住我的双臂,她睁大眼睛看着我,然后低下头抱住我哭了起来。我像久别的游子回到了母亲的怀抱,这是她高兴的泪水,她是我们杨家的老黑奶奶。我感到了多年前妈妈抱儿时的那种气息,那么熟悉的气息,我的眼泪也不由自主地掉了下来。老黑奶奶是我们村杨家最受尊重的长辈,要说起黑爷爷,村头村尾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故事可就太多了。在问长问短中不觉已到了吃午饭的时候,午饭安排在村西头的梨树下,一个小炕桌几个小板凳,好一个天然的餐厅。老黑奶奶在地里割了点韭菜,老黑爷爷让儿子买了一点猪肉,肉很少还没有半个窝头大。猪肉韭菜饺子杂面皮,再炒几个家常菜,简单而丰盛,大家围坐在一起吃饺子,聊家常,其乐融融。清风吹过,一阵阵的梨香飘下来与韭菜饺子的味道混在一起,多么美的午饭啊!
我不禁想起唐代孟浩然的诗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真正体会到了这种诗样的感觉。一头小猪跑过来,我伸手从树上摘下一只梨扔给它,小猪叨着梨跑向树后,大家都笑了。

又过了二十年,我第二次回故乡,那时的我已近四十岁了。时值九月,正是梨熟枣红的季节,到沧州,是傍晚时分,我找了个便宜的小店住下。在一个房间里住有八九人,空气特差,但热闹。相互间说话也比较随意。邻床的老乡问我:“爷们儿从哪里来?”我回答:“哈尔滨。”“噢,东北,东北好吗?”我说还可以。他又问我到沧州来做什么,我说是回老家。那人点点头又问:“你的父母还都在老家住?”我说家里没人了,亲属啊什么的也都没有了。“那你回来看什么?”那人有点不解。我高兴地告诉他我回家乡就是看看,看看人、看看树、看看地、看看路,我太想老家了!那人听了之后,举起大拇指对我高声说:“爷们儿,好样的!到了关外那么好,老家又没有亲人了,还惦记着回来看看咱们的穷老家,真是好样的!”这时,我的心激动不已。

第二天一早我迫不急待地赶回老家。老家是盛产梨和枣的地方。正是收获季节,梨树下、枣树下收获的人们在忙碌着装箱的、打包的。我来到一棵老枣树下,一位小媳妇蹲在树下捡枣,见我过来抬头问我做什么的,买梨吗?我说不买。她又问:“那你做什么?”我回答:“什么也不做,就是看看。”她不解的问:“你是哪里的?”我开玩笑地回答:“就是这儿的”,她更加不解。我知道,我已离家三十年了,人们对我已经陌生了。这时,树上有人说话了,是一位老太太。“这儿的,你抬起头来我看看?”我虽乡音未忘,但毕竟离家太久,40 岁以下的人是不会认识我的。老太太认真打量我,然后迟疑的猜:“你是东头杨家的良吧?”我笑着说:“您说对了。”一时间,老太太迅速地从树上下来,那速度令我吃惊,她紧紧地盯着我问起家里的事来,原来树下捡枣的人是她的儿媳妇,已怀孕了,所以老太太亲自上树打枣,儿媳在树下帮忙。说不完的家常话,唠不尽的家乡喀。走到谁家树下都是这样,渴了吃个梨,继续唠。一直到天黑。一股股热烈的乡情暖流不断地激荡着游子的心海。
“相见时难别亦难”,又到了离开老家回东北的时候了,乡亲们男女老少争相送别,送梨的、送枣的。打枣的老大娘深情地说:”铁良明年再回啊,我晒些最好的枣等着你!”邻居叔叔家的孩子骑过一辆小三轮拉着我穿过梨行、枣园,走上了去火车站的小路。
2004 年 9 月,《沧州籍画家作品展》在沧州市博物馆开幕了。很多在全国各地发展的沧州籍画家们应家乡之邀回到故乡。我也高兴地应邀并且携妻儿老小和八岁的外孙女一起回老家。踏上家乡的土地,走进家乡的梨园、枣林,一种怀旧的欣喜令我激动。让夫人和孩子们看一看他们的老家是什么样的,虽然我曾多次地给他们讲过老家的神奇而优美的故事,但这次才是他们身临其境,让他们体验一下自己动手从树上摘下一个梨或一个枣吃,是怎样的滋味……
在这次展览活动中,我结识了更多的家乡同行,与他们交流思乡之情,学他们的绘画长处,受益非浅。也是从那时起,我的家从哈尔滨迁到了北京,回老家要比以前方便多了。我也就经常回老家看看,除看看村前的树、看看村后的地、看看村头的路以外,更多的是看望画界的同行和家乡的朋友们。时光过得真快,我已经步入 60 岁的年龄。可喜的是这些年来,我一直坚持自己的爱好——画画。从东北的齐齐哈尔画到哈尔滨,又从哈尔滨画到北京,一画画了几十年。
现在的我已是两鬓斑白了,今年 10 月 9 日我刚好 60 周岁,偶然想起应该办次画展,我把我的想法悄悄地告诉朋友们,得到了朋友们的鼓励,于是我选出 60 幅作品,举办这次画展,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教。
2007 年 9 月於北京

都市头条因您而精彩!感恩相遇【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头条号】【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文学社】【共赏好诗词头条号】【河头店不忘初心文学社】老师们!【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编辑部】下设14个编辑窗口!如下:【向幸福出发文学社】【儒子叟国娇】【一片冰心在玉壶】【蓝天白云】【影子】【真心对你】【荷塘月色】【香】【乡愁】【姜海修】【品墨竹】【你安好我安心】【西门吹雪】【雪冰心】本团队下设26个专题!如下:【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编辑部】【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文学社】【河头店不忘初心文学社】【文学范耕净土】【中医中药益寿延年】【共赏好诗词】【美声主播乐园】【专注原创字画】【专注原创歌曲】【专注原创摄影作品】【专注原创对联作品】【唐风宋雨寄君情】【千里与君同】【同醉唐风宋雨中】【有缘千里来相会】【唐诗宋词知多少】【东风送情笛声悠】【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蓝天白云书屋】【都市茅棚】【温馨书苑】【月湖草堂】【闲庭竹韵】【真心诗苑】【月色荷塘】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感恩相遇【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编辑部】老师们!自2021.2.22日起本编辑部将免费为身边有团队精神的、有困难的、有利于大众的人和事做宣传!《用行动传递爱,用爱将心相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