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丽的新疆之旅
作者:杨剑横
朗诵:长明
编辑:黑马建雄
新疆,是个让我魂牵梦萦的地方。去年六月,受朋友之邀,我终于如愿以偿。
这一天,我和夫人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直飞伊犁,中途在乌鲁木齐转机。到达伊犁机场时已深夜,接机的朋友将我送至宾馆下榻。
由于旅途疲惫,一觉醒来已经是上午十点半了。这里与内地约两个小时的时差。内地上午上班一般都八点,下班十二点,而这里是上午十点上班,下午两点下班,依此顺推。
在新疆晚上十点还能看见太阳。这对于我们内地人来说,感到十分新鲜。
早餐后,我们驱车前往果子沟和赛里木湖去看看伊梨的美景。
这条通往赛里木湖的公路,穿越霍尔果斯口岸,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边界近在眼前。汽车沿着公路,行进在高山与河谷之中,放眼望去成群的牛羊,悠闲自在地啃食着青草,
果子沟大桥,横跨在大山之间,雄伟壮观。在这大山深处能有如此独特宏伟的工程,着实令人震撼。更让人大开眼界的是沿途秀美的风光,碧绿的水,蔚蓝的天,白云朵朵,还有白雪皑皑的群山真是蔚为壮观。
不到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就到达了一个美丽的地方——赛里木湖。一眼望去,湖水清澈,浩瀚无垠。漫步湖边,从雪山飘来的淅淅沥沥的小雨和从高山上裹挟过来的冷风打在身上,似乎加剧了一丝寒冷,不禁瑟瑟发抖。同行的朋友怕我们冻着赶紧把他们自己的外衣脱下来披在我们的身上,一股浓浓的暧流涌上心头。第一次看到高山之上的湖泊这么浩淼,令人惊叹不已。据朋友介绍,赛里木湖是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也是一个美丽的神话。湖的四周雪山环抱,脚下绿草茵茵,远处烟波浩淼,使人陶醉其中。我们由衷地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人间仙境。
由于时间关系,第二天要返回乌鲁木齐。午餐后,伊梨的朋友开车把我们送到机场,依依惜别。下机后,姨妹夫妇早早的就等候在那里,热情地为我们开车带我们前往他的米泉新家。晚上与亲朋好友一起大快朵颐吃烤羊肉,喝伊梨老窖,拉家常,其乐融融!
第二天,妹夫开车送我们去吐鲁番。途经达板城,它是古丝绸之路的一颗璀璨明珠。位于天山北麓的喀拉塔格山脚下,北依天山主峰——博格达峰。此刻,我想起了著名音乐家王洛宾先生和他的《达板城的姑娘》,这首优美的动人的新疆民歌,这是1938年王洛宾先生在兰州整理维吾尔族民歌谱曲时重新填的词,也是中国现代第一首用汉语译配的维吾尔族民歌,唱遍了大江南北。
驻足葡萄沟,布依鲁河从山涧流过,沟谷狭长平缓,沟谷两岸,悬崖对峙,崖壁陡峭,河水清澈,孕育了串串珍珠般璀璨饱满圆润的葡萄,香甜可口。由于这里日照充分,昼夜温差大,有“早穿皮袄午披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自然习俗。在这里各种水果和粮食豆蔬都具有一种特殊的口感,诱人嘴馋。沿沟而上,河水潺潺,犹如迎宾曲,欢迎天下来客。
沿途,风沙中所有的脆弱娇美的植物都令人感慨万千。 在干燥缺水的环境中,只有沙枣树能顽强抵抗恶劣自然条件,玩强地活下来,还能长成树,并能开花结果,实属奇迹。沙枣树的叶子与树干均能储存水份,它的叶片长满了细小的鳞片,而树干上布满了长短不一的针刺,这都是因为为了保存水份,不让火热的阳光灼干水份而形成的。在田林路渠边,沙枣成行,既能挡风防沙,又可以成为劳动的人们纳凉避暑之地,茶余饭后,当地的居民能闻到花香还可以在这里小憩,甜蜜的沙枣也给孩童们带来无比的乐趣,留下美好的记忆。
因地理因素新疆历来少雨,气候干燥,特别是南疆,室内干燥一年四季都得加湿。但仿佛又是一个绝佳的天然干燥加工厂,收割的粮食等作物不用翻晒自然烘干。
火焰山,名不虚传,来到这里扑面而来的是一阵阵滚滚的热浪。这里白天的地表温度达摄氏七十度左右,但生活在这儿人比孙猴子还耐高温,仿佛是八卦炉中炼就似的,少女们也同铁扇公主似的,虽手拿大扇却无法熄灭这灼热的火焰。长年累月,炽热的火焰把土地与高山烧红,融入一体,形成了坚硬的红土岩。
虽然这个地方酷热难耐,眼前偶尔窜出的几片红柳,令人眼前一亮。戈壁上,荒漠沟渠,红柳随处生长,它不怕风沙虫害,在缺少水和营养的环境下顽强生长。一团团一簇簇的红柳迎风摇曳,盛开着紫色的花朵,与恶劣的环境抗衡,它的不屈与顽强比江南的睡莲更美丽更动人。
一路上,更多更美的风景扑面而来,由其是金色的胡杨,枯萎凋谢而不死,仍然昂首挺胸展示着独特的魅力与气质。胡杨的美让我震撼和忧伤,尤其是它枯死之后而又展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顽强生命力,彰显着对生的渴望。茫茫大漠中的胡杨,是一种圣物的化身,是一种昂扬的力量,也是西域人灵魂的图腾。几千年来,它们生生不息,传承着一种深邃的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
姨妹夫还给我们介绍了最常见的覆盖着沙丘的植物“地梭梭”。它们有蓬松柔软的技,灰色的叶子,从根到梢头,分辨不出哪是技哪是叶,亦无花香亦无果,所以很少有人怜惜和赞美它。但是这极不起眼的植物,对于新疆人来说,有着极大的价值与作用,它们不仅防风防沙,守林护田,确保良田不被沙漠吞噬。尤其是劳动的人们在野外垒锅做饭时,可以就地取材,把它们作为柴火。地梭梭轻柔干脆,燃烧起来噼啪作响,犹如伴奏的旋律优美动听。这里除了在沙漠造防沙林,耕地周边也有防护林,市内也遍种花木,所以在这里付出的代价比内地大得多。冬天,靠积雪以滋养,无雪期每晚必须人工放水浇灌。盐碱地都有排灌渠,借水淹排碱保障收成。一旦水源问题得到解决,新疆就成了一座绝美的大粮仓。
虽然疲惫,但一路上的景色却让我们流连忘返。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又驱车去往新疆著名的天山天池。时值六月中旬,这里的美景又让我们惊叹不已。一进天山,雪松林立,山顶还能观赏到皑皑白雪真是令人称奇!如果是冬天造访这里,一定会看到从天而降的雪片如鹅毛,似梨花,宛若人间童话。如果能在高山雪野中徒步、滑雪、堆雪人、打雪仗、塑雪雕,该多美呀!可惜这雾淞、雾霭、冰桂、冰晶、冰雕的画面,只能在心里面幻想了。而眼前碧清的湖水,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更加迷人!真不知道,这个被称为“王母娘娘的洗脚盆”还蕴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与传说呢?
三天的新疆之行,令人终身难忘。新疆的美虽不如江南温婉而秀雅,但她的广博、豪放、粗犷、富饶,与魅力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上!

作者简介:杨剑横,四川绵阳,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协会员,《青年文学家杂志》理事,中国新写实主义诗社理事长,主要诗歌作品、文学评论等,散见《人民日报》、《中华辞赋》、《星星》诗刊、《绿风》、《中华风》、《诗领地》、《山东文学》、《北方文学》、《文学界》、《传奇与传记》文学、《剑南文学》、《作家天地》、《北极光》、《四川诗歌》、《江苏诗歌》、《鸭绿江文学》、《作家报》、《北疆文艺报》、《中国中医药报》、《西南商报》、《扬子江晚报》、《河南科技有诗歌、诗词、赋、散文,入选国内外多种期刊及大典,获全国奖多项。


编辑黑马建雄简介:网络资深时评人,原名赵志刚,四川成都人,籍贯绵阳。国际现代华文诗歌研究会、陕西汉唐文学艺术社常务理事。中国诗歌学会、中外散文诗学会、四川省作家协会、四川省诗歌学会、成都市作家协会、成都市摄影家协会会员。2019.3月份出版《空樽》诗集一本。
《东方文学诗刊》、《蜀国风》文学、《蜀国风诗刊》主编,《国际联合报社》执行主编、《词坛诗海》编委。写过近万首诗歌。作品500余首发表于国家、核心、省市一级纸刊,作品零星散见《诗刊》、《文化研究》、《中国文艺家》、《精神文明》、《新国风》、《星星》、《绿风》、《鸭绿江》、《凉山文学》、《椰城》、《常青藤》美国、《澳门月刊》、《香港诗人》、《当代教育》、《贵州诗人》、《诗风》、《四川人文》、《作家报》、《北疆文艺》、《西南商报》、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网。
2015年荣获中国网络写手百强榜64位。(主要是写时评文章)
2017年荣获中国诗歌网中国诗坛实力诗人称号。
2018年九子岩诗歌大赛诗歌奖,2020年张家界第四届国际诗歌节优秀奖。
2018.1-10.作品收录《中国先锋作家诗人》、《九子岩.诗歌》精品录、《新诗百年纪念典藏》、《世界最美爱情诗》等国家级正规书号书籍。
黑马建雄跨越过祖国六百多万公里的大好河山,心胸开阔、阅历丰富。原(中华网、搜狐、环球、等)资深版主、所写原创文章网络点击率3个多亿。开办过西南区域第一家东方雄狮军事网站,影响遍及60多个国家。
微信号:heimajianxiong
投稿邮箱:527908554@qq.com
东方文学·诗刊(都市头条)简介:
东方文学·诗刊主要以朗诵诗歌、散文、短小说的平台。平台上重点收录省一级作协会员以上的作品。以专业的朗诵艺术向世界各地推广高质量的诗歌朗诵作品。
平台有著名作家、诗人:铁凝、吉狄马加、莫言、叶延滨、黄亚洲、杨牧、商震、李少君、王山、峭岩、大卫、阿来、伍耀辉(彝族)、龚学敏、梁平、李自国、彭惊宇、绿岛、李云、胡弦、舒婷、简明、雷平阳、曹纪祖、牛放、吴传玖、喻子涵、贾平凹、李丛、马新潮、毕飞宇、田湘、唐成茂、毕福堂、桑恒昌、张新泉、叶文福、阿紫、牧之、洪烛、夏寒、察哥兰草、安海茵、龚学明、吴琪拉达(彝族)、阿蕾(彝族)、俄尼·牧莎斯加(彝族)、雨田、杨然、周占林、宋协龙、刘家魁、邓太忠、刘剑、陈思同、齐冬平、石厉、彭桐、江雪涛、熊游坤、王国平、杨剑鹰、非马(美国)、姚园(美国)、林静(美国)、邓瑛(德国)、郑南川(加拿大)、陈峰(法国)、恒虹(香港)、沙浪(香港)、秀石(香港)、绿蒂(台湾)等三百海内外名家诗歌、朗诵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