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宫春-中国空间站开启
——神舟12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送宇航员入天问核心舱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
2021年6月17日,注定是中国航天辉煌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光辉节日。
综合新华社与央视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点火发射,约573秒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当天消息,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于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15时54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三舱(船)组合体,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这是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后,首次与载人飞船进行的交会对接。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当天晚上消息,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航天员乘组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按程序完成各项准备后,先后开启节点舱舱门、核心舱舱门,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安家梦,终于2021年6月17日18时48分得以历史性、里程碑式的实现!后续,航天员乘组将按计划开展相关工作。

今天,“当我面向茫茫宇宙,极目璀璨的银河,环绕光艳夺目的天宫,我期待亿万国人随同我们一起体验‘我心飞翔’。”2021年6月17日凌晨,在甘肃酒泉航天城问天阁里,三位“帅哥”庄严敬礼。通向宇宙的红毯徐徐展开,时隔五年,中国航天员重返太空。

苍穹之上,“天和”“天舟”组合体静待“神舟”的到来。这座宏伟的“天宫”,是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未来三个月的“家”。这三人将成为中国载人航天进入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后的首批太空访客。而英雄的两次出舱,将在中国航天的历史上书写新的一笔。

众所周知,国人的发展计划,多是“三步走”,载人航天也不能免俗。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太空行走,从短期停留到中期驻留……先后突破掌握了天地往返、太空出舱、交会对接等关键技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用一个个坚实的足印,把奇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有记者写到:抬头仰望着满天星河,那时陪伴我们的那颗,这里的故事是否还记得——
“5、4、3、2、1……点火!”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员杨利伟肩负着数亿华人的梦想,首次大步迈向仰望了几千年的浩瀚太空。“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了。”飞天之年,他38岁。
2005年10月12日,费俊龙和聂海胜踏雪出征,神舟六号首次实现多人多天任务执行,航天员顺利开展穿舱活动。当时的聂海胜还不知道,他还会随神舟十号、神舟十二号,第二次、第三次飞向太空。

三年后的2008年9月25日,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人驾乘神舟七号飞船再次出征。9月27日,翟志刚执行了首次空间出舱活动任务。鲜艳的五星红旗,第一次飘扬在浩瀚太空。
时间又过去四年。2012年6月16日,景海鹏、刘旺和我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驾乘神舟九号飞船升空,并与天宫一号成功实现手控交会对接。航天员刘旺打出了一个完美的“太空十环”。

2013年6月11日,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驾乘神舟十号飞船环游太空。王亚平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第一次实施了太空授课。
上一次“问天”,是2016年10月17日。景海鹏和陈冬驾乘神舟十一号飞船,执行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任务。中国自信刷新出的中国高度,让一次次飞天壮举,成为了中华民族最伟大的记忆。

今天2021年6月17日,包括国人在内的全世界人民在电视、电脑、手机等多媒上看到了来自中国新华社、央视网的火箭与载人飞船点火发射、火箭与载人飞船准点成功分离、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将3名宇航员成功送入太空、载人飞船神舟12号准时准点与在轨天和号空间核心舱精准成功对接、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前后仅仅不到12小时的实况转播,见证了中国航天史翻开了崭新一页。笔者特赋《月宫春》为评为纪。
箭舟升空气宏恢。
载仙九九飞。
长征天路闪金辉。
扶摇星屋回。
极目苍穹开驿站,
巡游宇宙梦馨帷。
千古中华仰望,
党旗心意随。
——2021年6月18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新上海诗社副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