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位作家作品之赏析
荷 月
今天来参加五位作家作品研讨会,向五位作家学习已经是第四次了。按照女士优先的习惯,我先向荣根妹老师学习。
一、荣根妹老师的作品《不待风吹》
荣根妹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美女,她的身份特多,既是一名公务员、还是一名资深的播音员、记者、主持人,又是一名瑜伽爱好者、还是一名作家。她有着那么多的头衔,我只得丢卒保车,谈谈她的美文。记得几年前,我在网上阅读过她的一篇关于猫的故事,她的观察是那么的细致,感情是那么的细腻,那种女性的善良、温柔在字里行间里得以具体的体现。以后我又多次参加她主持的各种研讨会,她的语言有着极强的表现力、穿透力以及感染力,她在《西藏生死书》研讨会上的感悟,极有哲理性。我在花漾城购到她的《不待风吹》这本书后,花了一天一夜时间读毕,虽然描写的都是家长里短、百姓间的小故事,但确实让人嘘叹不已,因为她的文笔优美,语言功底雄厚,令我不得不敬佩。另外,荣根妹作为区文化局领导公务繁忙,作为一名女性,还有操持那么多的家务,能利用业余时间写出那么多的美文,的确难能可贵。
二、张秀荣老师的作品《七里河水潺潺流》
秀荣姐姐,是一位美女,她爱好广泛,不仅是一名美食家,还是一名游泳爱好者、一名钢琴爱好者,歌唱的也十分动听,她的盘发成了清江浦作协女士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当然她的美文十分拿手。记得读过一篇她在医院做护士的故事,让我印象特深,那天晚上她值班,打针时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她把一个责任心极强、医务工作者的心理活动描写的淋漓尽致,那令人紧张、扣人心弦的场景始终留在我的脑海里。我看了这篇美文,随即就把它转发给了我那做医生的儿子和几位做护士的朋友,因为医生责任重大,人命关天,来不得半点的差错。另外,秀荣姐姐的另一篇佳作,她和他的先生浪漫的罗曼史描写地极为传神,既幽默又风趣,把人间的烟火描绘的惟妙惟肖。她的美文许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三、陈亚林老师的作品《沿河拾蚌》
亚林姐姐的美文早就拜读,因为在淮网文学上基本上是每天一篇。亚林姐姐是我淮中校友,比我高一届,她家和我家都住在里运河南岸的水门桥边,仅是一条淮海南路相隔。她的妹妹曾与我同过事,她的哥哥、先生以及她的女儿都是医学大咖,我的孩子也是医学博士,自然我们有着许多共同的话题。亚林姐姐《沿河拾蚌》里讲的故事,我都比较熟悉。她还是一名知青,我对她的一段“知青岁月”尤为感兴趣,她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对知青的生活描写的活灵活现。最为欣赏的是夜深人静时,一头大水牛误闯她们宿舍的故事,既让作者受到惊吓、又让人们啼笑皆非;还有那《秋收历险记》,她坐在草堆边休息,一把鉄叉只差一点儿就落到她的头上,描写的十分惊险!还有那《牛殇》、《煤油灯的故事》,就如一幅幅油画浮现在我的眼前。如果您想了解知青的历史和知青的芳华,那就请读一读亚林姐的《沿河拾蚌》惟妙惟肖的精彩故事吧!
四、胥广福老师的《褒贬于艺》
认识作家胥广福还是在2010年,那时他是淮海商报的编辑部主任,我写了一篇3000多字的报告文学,题目是《上帝给他关闭了一扇门,又为他打开了一扇窗》,描写了一名下岗工人如何自强不息做一名推拿师的故事。胥主任看了以后,十分欣赏,便打电话给我,决定采用。就这样我与胥主任结缘了。胥广福既是一名公务员,还是一名资深的书法家、文艺评论家、还是一名字画藏品鉴赏家。我曾经聆听他在淮安市图书馆举办的红色绘画讲座,他的绘画真让我惊羡不已。俗话说:画家凭借绘画说话,作家要以作品为本。《褒贬于艺》里的213篇作品,从一定的高度发出了艺术要坚守底线的良知呐喊,他的每篇千字文,短小精悍,语言犀利,用心血来写肝胆,表现了一名画家、作家、艺术家热爱生活、直面人生的情怀,也把他那作为作家深埋于心灵的责任感,酣畅淋漓的表达出来。他那关爱平民生活、追求艺术的高尚情操,不得不令我学习和赞赏。
五、胥全迎老师的作品《忆清江》
我与胥全迎老师、申卫华老师认识近四十年了,既是淮中校友,又是大学同学,还是真挚的文友,他们都是令我十分敬佩的好长兄。
因为有着共同的学习经历,有着共同的文学爱好,我很荣幸地被胥全迎老师邀请,为其《忆清江》这部书的初稿审核,在审稿中,我又一次得到了学习与提高。
俗话说:文学来源于生活。胥老师,当过营业员,了解市民的生活;当过兵,深知生死之搏击;当过企业的主要领导,深谙人间之冷暖;当过宣传处长,洞悉宣传之魅力。他丰富的阅历,为他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给他的作品《忆清江》增添了无限的趣味。可以说他是“清江通”。胥老师从2013年开始写作,先从老清江的企业,然后逐渐扩大到老清江的人文风貌,得到老清江市人、特别是清江市老工人的喜爱与称赞。当那些曾经辉煌过的一百多个企业逝去的时候,《忆清江》一书给清江浦人留下了无尽的回忆与遐想。
(一)读过胥老师的作品,感觉胥老师非常地勤奋。他做过的事,看过的景点,迅速留下笔墨痕迹,甚至放弃休息,也一定要完成,绝不拖泥带水。举个例子吧,记得我们同学一起到东北旅行,同学们都已休息了,只见他一个人坐在火车的走廊凳子上,在微弱的灯光下,将一天的旅行记迅速写好并发到同学群、朋友圈。同学们都戏称他为“快枪手”、“活电脑”,不愧为搞宣传的大咖。
(二)从作品的主题看,胥老师的作品很阳光,满满的正能量。字里行间饱含着对党、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用著名诗人赵恺老师的话说:羊羊有草是他的笔名,他是一棵实实在在的巴根草,这棵巴根草,紧紧地缠绕在大地骨骼上。
(三)从艺术手法上看,《忆清江》这部书基本上采用的是白描的手法,平铺直叙,实实在在,没有虚头巴脑的东西,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欣赏,也符合他的身份,因为他还是淮安市历史文化文史委的特邀委员。在祝贺胥老师《忆清江》出版的同时,更期待《忆清江》续版早日面世。
综上所述,拜读、欣赏了五位作家的作品,受益匪浅。我将以他们为榜样,拜他们为师,学习——学习——再学习!
2021.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