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昂的草书你见过吗?盖的章比字还多,看出珍贵来了
元代书法家赵子昂,之所以能问鼎元代书坛,凭借的是一手精妙的楷书和行书。圆润潇洒,遒美华丽,都是我们形容赵子昂行书的常用词。楷书和行书比较常见,可是赵子昂的草书你见过吗?今天我们就来领略一下赵子昂草书的风采,有趣的是,盖的章比字还多,看出珍贵来了。
首先,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一下赵子昂一贯的书风。上面两张图分别是赵子昂的楷书和行书片段,一张取自《胆巴碑》,一张来自行书尺牍。这两个片段基本上能代表赵子昂的整体书风。同时也可以看出,赵子昂无论写楷书还是行书,用笔都是非常的精到,并且笔势连绵,体现出了过人的驾驭能力。喜欢赵子昂的书法爱好者请注意,要想写出这种流畅感,是需要一定的熟练度作为基础的。没有这点作为保障,一切都是空谈。
赵子昂的楷书和行书我们已经都看了,那么他的草书到底是什么样子呢?大家别着急,上图就是赵子昂草书的一个片面,整体看去我们可以发现,这是一幅赵子昂用草书写成的尺牍,全篇洋洋洒洒,一气呵成,虽是草书写成,但用笔同样精到遒美,没有半点草率之感。如果和他的行书比较起来的话,显得更加流畅自然,浓淡粗细,大有无意于佳乃佳的意思。
从用笔细节上看,这篇草书同样值得我们品味,厚重处不呆板,轻灵处显笔力,穿插搭配的恰到好处,字里行间有点王羲之尺牍的气韵。都说书法以用笔为上,看了这篇赵子昂的草书,才真正地感受到了什么是用笔的高手。
这篇草书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盖的章比字好像还要多一些。凡是空白处能盖的地方,几乎都留下了大小不一的章。这些章到底是谁盖的,小编没去认真的考究过,我想大多都是后世的收藏家后期盖在上面的。通过这一点我们也能看出,后世对赵子昂这篇草书的重视。
在取法学习王羲之的书法家当中,赵子昂算是比较成功的一位,也可以说是最后一位。作为书法爱好者,能有幸看到赵子昂的草书风采,不光要停留在欣赏的层面上,还要多加琢磨多去思考,如果在其中能有所得的话,那自然是再妙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