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征明77岁所写书法,有沉稳雅致之气,比唐伯虎略胜一筹!
南乔江火
要说到江南四大才子很多人会想到唐伯虎,他的一些轶事被传为佳话,在后世之中名气很大,虽然他的名气大,但是在书法造诣上他却逊色于文征明。
唐伯虎在很小的时候已经有了一定的名气,被称为才子,而当时的文征明到了40多岁才刚刚以书法闻名,两个人在才情上相差很多。
唐伯虎在书法上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30岁以前,这时候他与文人雅士相互交流,也体现出了他非同一般的创造力。书法从赵子昂入手,用笔飘逸流畅,这个时期的唐伯虎意气风发,在他的书法上也有所体现。
30岁至36岁这一阶段,可以说是唐伯虎书法发展的第二个时期。从她这个年龄段的说法来看受到了颜真卿的影响,追求一种肥壮浑厚之感。
唐伯虎在37岁到45岁之间也可以说是他的创作巅峰时期,因为这一段时间唐伯虎相当落魄,所以他也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书画之中,在安静的环境下进行书法和绘画的创作。
这个时候他又重新学起赵子昂,但是与第一个阶段的书风相比,这个时期笔法更有力度,布局更加生动。
唐伯虎的书法到了第四个阶段的时候,已经炉火纯青了,达到了潇洒流畅,心随意动,意在笔先的艺术境界。
但是后人在评价他书法的时候,认为有着不足之处,尤其是和文征明相比,更缺了几分沉稳和气韵。这也许和唐伯虎的性格有关,唐伯虎虽然晚年落魄,但是他仍然恃才傲物,心气很高,依旧做出潇洒不羁的样子。
文征明稳重很多,因为文征明自知愚笨,在才情上不如其他几位才子,比如和祝枝山、徐祯卿、唐伯虎相比,文征明算是四个人之中最笨的一个了。
然而,单论其书法成就却是文征明最高,文征明受到李应祯的影响,学习古人不拘泥于古人。一生练习书法从未间断,既使90高龄仍然在练习小楷书法。
如果说其他三位才子在书画上的成就有一定的天赋,但是文徵明在书画上的成就却是他勤奋换来的。
不论是他临摹王羲之的书法,还是临摹赵子昂的书法,都临摹几百遍数千遍,他的书法更注重内涵气韵。在笔法上遵循魏晋名家,笔画纵横舒展,但是不失沉稳之气。
从这幅书法可以看出文征明在77岁的高龄仍然能做到流畅雅致,一气呵成,这没有几十年的功力是达不到的。
文征明也为我们学习书法做出了典范,关于文征明幼年愚笨的记载有很多,但是从他书法道路上可以看出,学习书法没有什么捷径,唯有苦练多学,方能有所收获。